低碳经济架构下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分析*1

2014-03-03 21:26张亚连
关键词:财政政策杠杆效应

张亚连,廖 高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引言

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强烈关注的热点问题。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概念最早在2003年由英国能源白皮书所提出。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在2009年6月召开的亚太经济论坛上,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提出,各国应积极采取以财政政策为重要手段的相关措施来促进和发展低碳经济。[1]45-57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其中包括了绿色财政预算、财政转移支付、改革税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制度创新等。[2]5-10如何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并引导全国上下发展低碳经济必然涉及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诸多环节。在微观决策过程中,企业所涉及到的财务费用和固定成本必然产生财务学上的杠杆效应,这种效应同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决策引导机制。充分利用财务管理学中关于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我国在全球化大潮中不落人后,而且可为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持。

二、低碳经济架构下财政政策与杠杆效应的内涵剖析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种类

财政政策是一种国家层面上的财政工作指导原则,具体政策内容涉及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分配、税收、财政投资与补贴、预算内外的资金收支等环节。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根据其作用和职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型、紧缩型和折中型三种,其中扩张型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使社会总需求得以增加,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果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则为一种折中型的财政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则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对总需求起减少和抑制作用。[3]39-44

(二)杠杆效应的三种类型

在财务管理学中,杠杆效应有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联合杠杆三种类型,它们分别对财务分析和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1.经营杠杆。经营杠杆(DOL,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的产生是由于对固定成本的利用。由于存在固定生产成本而造成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称为经营杠杆或营业杠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经营杠杆知识可以帮助预测销售收入的一个可能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影响。2.财务杠杆。财务杠杆(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的产生是由于对固定筹资成本的利用,如债务资本的固定利息、固定租金、优先股的固定股利等。由于这些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得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这种现象称为财务杠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财务经理可以预测息税前利润的一个可能变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3.联合杠杆。营业成本和固定财务成本的存在,使得每股收益变动率远远大于销售量变动率的现象叫做联合杠杆(DTL,Degree of Total Leverage)。实际上,联合杠杆就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

(三)杠杆效应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国家实施适当的补贴、投资及预算拨款等财政政策和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合将产生巨大的杠杆力量,有效利用合理的财政政策将为我国经济带来乐观的收益;相反,错误的财政政策可能摧毁企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经济。由此可见,财政政策的运用将对企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譬如,企业绿色经济的转型势必将增加其经营固定成本,从而要求增销量,占市场,求利润,发挥好企业有利的经营杠杆效应。另一方面,企业筹集资金往往需要贷款,而实施合理的财政政策正好能解决企业筹资难的问题,使财务杠杆效应保持理想水平,以避免难以负荷的财务风险发生,从而引导企业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39-42

三、低碳经济架构下财政政策的财务杠杆效应分析

低碳经济架构下,政府必然需要出台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采取合理的财政政策工具,从融资渠道中所产生的利息和经营利润两方面进行具体的杠杆作用分析,以改良和优化现有企业的产品生产、盈利模式及融资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考虑利息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杠杆影响

根据DFL系数计算公式,固定EBIT不变,以利息I为自变量。假设某企业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贷款投入新的绿色生产模式,向商业银行贷款,利息为I1;整个企业来说,该企业的贷款利息上升为I0+I1,DFL系数值上升,即财务杠杆对每股收益起的放大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基于政府财政政策,可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降低财务杠杆系数,以引导和扶持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1.政府可出台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返还,税收减免等来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如果该类企业向银行或融资机构贷款时,利息相对下降,不仅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且也引导了企业更新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所以,政府合理的财政政策实施,能起到政策引导的作用。

2.国家可以直接进行财政补贴。低碳科技的发展过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投入资金支持以促进低碳技术更好地推广和创新无疑是值得提倡的又一选择。例如,英国的“碳基金”形式。“碳基金”是介乎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一个独立运行的企业,既不受制于政府的权威,也不受制于企业的运营。“碳基金”每年获得一定数量的财政补贴用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资金的管理和运作,这一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发挥了有利的杠杆效应。

3.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明显,财政支持的力度也不一样。我国中西部地区是能耗大省和排放大省的集中营,节能减排任务很重,但因中西部地区财政压力较大,更加迫切地要求中央财政能给予更多的帮助。所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倾斜,推广节能减排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这一财政政策的实施,显然降低了财务杠杆系数,降低了融资风险,给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杠杆利益作用。

(二)考虑息税前利润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杠杆影响

根据DFL系数计算公式,固定I不变,以息税前利润EBIT为自变量。显然,为了降低财务风险,我们必须尽可能扩大利润,即通过增加企业收入或降低成本。前文已讨论了基于I降低成本的可行性,此处将以增加收入为前提,基于EBIT来讨论从增加收入即消费者购买偏好和购买力的角度,来分析以下各类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杠杆效应,从而为财政政策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对消费者进行补贴。其中,特别是对建筑业,机动车辆和家用电器等消耗大量高能耗资源的行业进行低碳产品的补贴。例如,2009年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细则”中对高效节能产品实施财政补贴,通过这三至四年的推广和落实,该项政策已经对节能减排,刺激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产生了良性的杠杆效益。

2.对低碳产品的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根据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模型,需求与价格存在反向关系。当政府宏观调控低碳产品的价格不至于太贵时,其需求会增加,这样让企业在低碳产品上增加收入,创造利润,杠杆利益突显。

(三)DFL计算的数学分析

为了分别衡量两个自变量EBIT和I变动对因变量DFL的影响程度,以下将对该公式求偏导数:

为了简化运算,分别令DFL=y,I=x,EBIT0=z,即y=z/(z-x),分别对x和z求导可得:

dy/dx=x′*(z-x)-x*(z-x)′/(z-x)2=x/(z-x)2

dy/dz=z′*(z-x)-x*(z-x)′/(z-x)2=z/(z-x)2

因此,若企业利息的影响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即dy/dx>dy/dz,则政府在发挥财政政策的财务杠杆时应该着力于从生产角度出发给企业施予更优惠的政策,具体可参照以利息为自变量的财政政策的分析;若利息的影响小于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即dy/dx

四、 低碳经济架构下财政政策的经营杠杆作用分析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经营杠杆作用的发挥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了产量、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一)混合成本分离

首先,根据公式DOL=Q*(P-V)/Q*(P-V)-F,对混合成本进行分离,确定V和F,采用一元直线回归法进行推算。

1.根据历史资料求出变量n,∑x,∑y,∑xy,∑x2和∑y2的值;

2.计算出相关系数r,并据此判断y与x的相互现行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下为r的计算公式:

3.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回归系数b和a:

4.将a和b的值带入y=a+bx,得出成本的习性模型,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变动成本。

(二)本量利分析和政府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

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可求得保本点,即保本量和保本额。然后用保本量与实际情况对比,分Q1>Q*和Q2

1.若Q1>Q*,则企业处于盈利区域。显然企业希望通过扩大DOL的值来实现增强经营杠杆以获得更加丰厚的息税前利润,又因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势必会加大投资。那么,可采取的激励型财政政策有:①对于专项用于发展低碳经济而购置固定资产予以税收优惠和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②对购买低碳能源作为原材料按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贴;③有必要时,政府直接投资帮助和引导企业壮大。

2.若Q2

五、低碳经济架构下财政政策的联合杠杆作用分析

DTL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乘积。可以考虑两种情况:1.实际产销量大于保本点:此时企业营运良好盈利能力强,应当增大杠杆效应帮助企业获利,必须增加固定成本,增加融资利息;2.实际产销量小于保本点:此时企业营运能力不佳盈利能力差,因此应当减小杠杆效应,降低风险,必须减少固定成本,减小融资利息。据此可以推出相关的财政政策如下:当实际产销量大于保本点时,政府应当鼓励企业购买新的固定资产并出台配套的采购政策,同时应该提高融资利息,是杠杆效应的影响扩大。当实际产销量大于保本点时,政府就应当出台与之相反的政策。

六、发挥低碳经济架构下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的国外成功经验及启示

综合上述有关低碳架构下财政政策的三类杠杆作用的效应分析发现,有效的政府财税支持政策、清晰的政府投入政策、公共税收政策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及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都是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措施。当前欧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在上述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欧洲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欧洲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所采取的主要财政政策发挥了良好的杠杆作用,有利于大幅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具体政策和措施有:1.财政投资政策。为了保持低碳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欧盟成员国通过加大政府直接投入的重要举措来大力支持和发展低碳产业;2.税收优惠政策。为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来支持低碳经济的转型,率先有瑞典、荷兰和丹麦等北欧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施“地球变暖对策税”政策;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于1999年开始引入碳税、能源税、气候变化税;另外,欧盟还实行一系列的减免税和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环保的产业;[5]23-303.多样化的政策。欧盟首先实行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监管与排放权交易制度(ETS),采用“固定价格收购(FIT)制度”,以落实政府的强制性规定——电力公司有高价购买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电力这一义务,这一规定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2个国家已实行。制定碳价格,以实现碳集约型向低碳型商品的投资转变;实行碳预算制度,保证持续的碳减排。[6]35-42

(二)美国所实施的理念和方法

美国是一个碳排放大国,以“绿色”财政措施为手段实施了各种有效而值得借鉴的理念和方法,从而产生了有利的杠杆效应,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具体理念和方法有:1.绿色投资。美国政府将约1 500亿美元投放到绿色能源领域,从2009年开始的10年间,每年向可再生能源、清洁煤技术、二氧化碳回收储藏技术等投入低碳技术资金150亿元;[7]187-1902.财政补贴。补贴对象包括美国州政府的能源效率化节能项目、使用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氢气燃料的电池开发商、可再生能源研发机构及大量销售最佳节能电气的零售商等;3.税收优惠。美国政府在税收政策上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生产和使用等环节给予税收优惠抵免,例如,实施3年免税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政策,抵免小型风力发电投资税收,住宅能源效率利用设备的税收抵免提高等。[8]6-10

(三)日本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

日本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岛国,其发展低碳经济和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需求是其出台一系列相关财政政策的原动力。1.财政直接投资方面,日本政府对100个新能源园区示范项目进行财政直接投资和投产,以提供新一代节能基础设施;并实施节能投资改造,开展投资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2.在财政补贴方面,节能家电、节能住宅和低碳汽车的消费在日本政府能被提供财政补贴。购买和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家电,一般的使用费用由政府补贴来支付;节能先进设备的引进能给予1/3的补贴率,补贴金额可高达2亿日元;节能环保企业能享受无息贷款;为了促进低碳汽车的开发,提供低碳汽车的开发成功者相应的政府补助金;3.在税制改革方面,日本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庞杂的运输税收体系,给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与税收改革的结合发展创新提供了范例。主要税收层次有石油消耗税、液化气税、机动车辆吨位税以及二氧化碳税;[9]14-274.在政策引导方面,“碳足迹制度”和“碳低消制度”在日本得以全面推进,从2008年开始,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和可视化管理等相关制度得以试点运行。以上财政政策的实施和采用,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有效的杠杆作用,形成了巨大的杠杆利益,促进了日本低碳经济的发展。[10]84-87

(四)启示

以上国外成功经验表明,提供科学的政府财政支持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中,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财政投资方向和渠道,加大对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其次,充分运用政府的税收优惠、税收返回等公共税收政策,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环境税、碳税等在制度设计、具体方案和法律体系等方面都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最后,国际成功实例表明,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效应的充分发挥还需要有完善的碳排放市场机制的建立,从宏观政策层面规范碳交易市场制度,探讨科学性的碳定价政策,完善碳交易法律体系,把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发展纳入低碳经济架构之中。

七、结论

低碳经济架构下的财政政策实施会对企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利息和固定成本的存在,于是就有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联合杠杆等作用的产生,它们对企业的决策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譬如政府的财政政策运用合理将更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政策主要有:设置节能减排专项基金,加大财政投资,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实行“低碳”政府的采购制度。目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资源国家之一,在碳交易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应秉承科学的发展观,运用财政政策激发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有步骤地实施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低碳经济架构下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对全面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十要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邓子基.低碳经济与公共财政[J].当代财经,2010(4).

[3]余丽生,冯健,虞斌.发展低碳经济与财政政策的建议[J].财经论从,2011(11).

[4]张健,张再生,陈宏毅.低碳经济与政府作用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 Jan Bebbington,Carlos Larrinaga-Gonzalez. Carbon 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7).

[6] 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traffic in fenland between 1970 to 2001[J].Journal of transport policy,2005(11).

[7]何平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0(10).

[8] Sonia Labatt, Rodney R White. Carbon Finance: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M].New Jersey: John Wiley &Sons, Inc, 2007.

[9]Chiang Ting-kuang, Agrawal Sanjay K. Accounting and Taxation Aspects of Carbon Trading[J]. The Chartered Accountant,2006(5).

[10]刘少华,夏悦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杠杆效应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问评作杠杆 督改常态化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杠杆应用 随处可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