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14-03-06 13:23姚建华胡国真黄山首康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省黄山市245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抗毒素皮试肌注

姚建华 胡国真 黄山首康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省黄山市 245000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用于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但因其属抗血清,为生物制剂,极易引起过敏反应[1]。因其价廉、疗效确切,临床上TAT皮试结果即使阳性多数仍可以通过脱敏注射解决。但皮试阴性肌注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者少见。我科2013年11月发生1例皮试阴性肌注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患者,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1岁。因“车祸致头胸外伤半小时”急诊入科。入科查体:神志模糊,呻吟,T 36.0℃,R 25次/min,HR 122次/min,BP 74/46mmHg(1mmHg=0.133kPa),右颞头皮肿胀,右耳撕脱伤,少许渗血。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光反应灵敏。唇稍绀,胸廓对称,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肌卫(-),肝脾未及。四肢可见活动,未见畸形,四肢末梢凉。身体多处皮肤软组织挫伤。头胸腹CT示颅内、腹腔未见异常,双肺挫伤,左侧血气胸,右侧第5肋骨骨折。入院诊断:(1)多发伤。①胸外伤:a左侧血气胸;b双肺挫伤;c肋骨骨折。②右耳撕脱伤。③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④颅脑损伤、头皮血肿。(2)创伤失血性休克。入科后予补液抗休克、止血、左胸腔闭式引流、右耳清创缝合、抑酸护胃等治疗,血压回升,口唇紫绀改善。TAT 皮试阴性后于16:45予TAT 1500U肌注,5min后躯干部皮肤出现风团块、皮疹,疹间皮肤红,考虑药物过敏,立即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异丙嗪25mg肌注等抗过敏治疗。17:00皮疹遍及全身皮肤,意识障碍加深,呼之不应。心电监护示心率145次/min,血压56/32mmHg,血氧饱和度80%。考虑肌注TAT 致过敏性休克,即予复方氯化钠快速补液抗休克,静推肾上腺素、多巴胺升压等治疗;即时动脉血气分析:pH 7.257,PaCO248.1mmHg,PO279mmHg,BEecf-6mmol/L,HCO3- 21.4mmol/L,血乳酸3.38mmol/L;提示二氧化碳潴留,考虑喉头水肿存在且患者有双肺挫伤,氧合障碍基础,为改善通气氧合功能,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插管过程中证实喉头水肿明显。17:50全身皮疹较前消退,心电监护提示心率132次/min,血压135/75mmHg,血氧饱和度97%。继予抗过敏、抗休克、支持对症治疗。数小时后全身反复多次出现皮疹,但无血压下降,予甲基强的松龙120mg iv q8h,并加用扑尔敏、西咪替丁等H1、H2受体拮抗剂联合激素抗过敏治疗,未再出现皮疹。次日神志转清,复查头胸CT示左肺复张,双肺挫伤较前改善,颅内未见异常。3d后成功拔除口插管,撤离呼吸机,激素减量。5d后安全转出ICU。

2 讨论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阴性后肌注出现皮疹偶见,但出现过敏性休克少见。以个案报道居多[2~4]。本例休克发生考虑与患者受伤前饮酒有关,因饮酒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使血管扩张,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8h后肌注破伤风抗毒素相对较为安全[4]。

本例患者胸外伤较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发生后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及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有效保障通气氧合,为患者转归创造了条件。笔者体会到对于外伤较重患者,特别是存在意识障碍不会主诉的患者,应加强责任心,皮试、肌注破伤风抗毒素后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意识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抢救措施得当,方能转危为安。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115-1116.

[2]李永萍,李再荣,董红梅,等.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5):110-111.

[3]袁小兰,周素娥.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8):405.

[4]武占鹏,牛建华.醉酒后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498.

猜你喜欢
抗毒素皮试肌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急诊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告知单应用后的效果观察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