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2014-03-10 04:55张玉和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扳法颈型曲度

张玉和

(大理州人民医院 康复科,云南 大理 671000)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张玉和

(大理州人民医院 康复科,云南 大理 671000)

目的:运用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调整颈椎动静力学平衡,提高该病的诊治成功率。方法:选取2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160例采用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114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71.3%,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或恢复周围软组织及椎动脉供血,恢复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的生理功能,有效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三针刺;直旋扳法;颈型颈椎病

目前认为颈椎病是由退变或损伤导致颈椎动静力学平衡失调,出现异常压迫或化学刺激或免疫反应引起。采用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诊断标准

参考1992年在青岛召开的第二次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头、颈肩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颈椎显示有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排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它非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2 穴位确定及推拿手法

2.1 针刺取穴

完骨穴、天柱穴、风池穴。

2.2 推拿手法

首先用滚法、揉法推按颈部肌肉3~5min后,推拿点揉风池、天柱、完骨、肩井、天宗,放松颈肩部肌肉,配合旋转牵拉手法。食指与拇指抵住风穴位置,双手同时向后方用力,同时左拇指、食指向前上方用力,有时会听到“咔嗒”声。患者侧卧,头稍后仰,一手按住面部,另一手按住肩胛部,同时反方向用力。然后患者头部稍前倾,一手按住后枕部,一手按住肩前部,反向同时用力,左右各一次。患者俯卧位,头伸出床头,肩部固定,一手托住下颌,另一手卡住后枕部,前屈向下用力牵引数秒,然后头旋转45°左或右作前屈牵引。牵引过程用顿挫力。

3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选择2003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康复科门诊病人22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1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15岁;病程最长为10年,最短为1个月;发病年龄多见于30~50岁。对照组为6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大为66,最小为18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为15天;发病年龄多见于30~50岁之间。对照组患者按《针灸治疗学》、《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治疗。

4 临床治疗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头部活动自如,颈椎曲度及椎间关节不稳基本得到纠正;有效: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头部活动基本自如,复查X片显示颈椎曲度及椎间关节不稳部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甚至恶化。

5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14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71.3%,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6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35岁,某中学老师,2010年7月2日就诊。主诉:颈肩部反复疼痛2年余,再发加重一个半月。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的一个周末晚上批改作业后自感颈肩部不适,第二天起床后颈肩部僵硬,不能活动,到大理某医院住院,诊断为颈椎病,治疗1个月后出院,治疗及用药史不详,出院后病情反复,现一个多月来,后枕部及颈肩部疼痛难忍,头晕、两侧太阳穴处胀痛、看书和写字时症状加重。X侧位片提示,颈椎前后生理曲度呈现“S”改变,正位片提示棘突连接自下而上向右偏斜,患者无上下肢症状及病理反射征,诊断为颈型颈椎病,用上法治疗一个半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X片提示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

7 结论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用针刺及推拿治疗效果都比较好,但关于针灸治疗报道的比较少,根据杜元灏老师对颈椎病的文献研究(1998-2005)来看,8年时间内652篇论文中关于颈型颈椎病的研究仅4篇,由此可以看出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没有引起关注。颈型颈椎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症”范畴,《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帝曰:以针治之奈何?歧伯曰……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循其过,则病瘳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头囟项痛……皆痛。足少阳胆经,主是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胸、胁、肋……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张仲景《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而少阳为枢,少阳枢机不利也会影响颈肩部活动,由此可以看出颈肩部疼痛,活动不利与太阳、少阳有关。天柱穴为足太阳之腰穴,《肘后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天柱、风池…主项如拔不可左右顾”,《针灸甲乙经》记载:“颈痛项不得顾…风池主之。”由此可以看出天柱穴、风池穴、完骨穴是治疗颈肩部疼痛的要穴。推拿点揉风池、天柱、完骨、肩井、天宗,放松颈肩部肌肉,配合旋转牵拉手法,纠正颈椎的生理曲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 杜元灏.现代针灸病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29.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3-27

张玉和(1966-),男,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针灸治疗。

R245.31;R681.5+5

A

1673-2197(2014)12-0061-01

猜你喜欢
扳法颈型曲度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部扳法所致关节弹响在治疗颈椎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腰椎扳法的研究进展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