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克列门斯·库恩的《音乐分析法》解读

2014-03-11 19:59文/刘
音乐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莫特著作音乐

文/刘 奇

对克列门斯·库恩的《音乐分析法》解读

文/刘 奇

近20年来,音乐分析渐渐成为音乐理论研究重要的课题之一。有关这方面的论著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书籍大都告知你分析结果,却没有教会你分析方法。克列门斯·库恩的《音乐分析法》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并未展示结果,却给你指路,培养学习者对音乐的敏感和分析的能力,并附上大量的作业指导学习者用自己的思路和视角做出种种分析判断。本文尝试对这部著作进行关键词解读及述评。

听觉分析 分析的十二项基本条件 提问

《音乐分析法》系旅德作曲家、作曲理论博士钱泥女士根据德国著名的音乐出版社熊骑士(B·renreiter)1992年出版的原著的第三次修订版本翻译而成,2009年10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原版引进并出版。以一个音乐分析这门学科的学习者及教学者的眼光来看,仅从著作中所涉作品自中世纪至21世纪跨越近千年的漫长音乐发展历史这一方面来看,其数量、音乐体裁种类之繁多,解读之详实,至今仍可成为音乐作品研究的独特视角加以承袭的典范之作及音乐作品分析方法学习的不二选择。

该书的作者克列门斯·库恩(Clemens Kühn)1945年生于汉堡,主修音乐、日耳曼文学、音乐理论及作曲,并在柏林师从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①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 1928-1989)出生于德国汉诺威,达姆斯塔特新音乐节(Darmstadt new music festival)创始人,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学家之一。他一生共完成25部著作,400余篇论文,以及各类课题150多个。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音乐史,尤其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此外,他还涉及音乐理论、音乐美学等学科。基于他对推动音乐学学科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曾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蓝色大十字星勋章”,并进入德国科学院。1987年,他被授予“法兰克福音乐家”称号。)攻读音乐学,1977年获得博士学位。自1977年至今任德累斯顿韦伯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教授。曾出版《乐理》《曲式学》以及B·renreiter 音乐学习系列丛书中的《从历史角度评论音乐作品》等诸多专业音乐理论著作。《音乐分析法》这部著作写作的初衷则是献给他的老师迪特·德·拉·莫特(Diether de la Motte)②迪特·德·拉·莫特(Diether de la Motte 1928-2010)德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62年,莫特任教于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教授作曲与音乐理论;1982年,莫特任教于汉诺威大学;1988年至1996年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2006年莫特定居于柏林。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陈鸿铎教授曾跟随莫特教授学习音乐分析。,向其师的《音乐分析》著作(1968,该书被视为奠定音乐分析在音乐理论中重要地位,且对当时出版的音乐分析类著作发出挑战的独出机杼的音乐分析法读物)所开辟的自成一家的分析法致敬,是其师的独特学术视角的坚定捅趸者。此书约20万字,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方式紧密围绕音乐作品各组成部分提出不同解析的种种可能性,没有展示分析后的结果,而更像是在时时指路,培养读者对作品考察的敏感和感悟力,进而给读者提供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并通过大量的课后作业鼓励读者用自己的思路和分析视角做出分析判断。而著述中出现的一些分析观点也并不是最终分析的结论或规则,它们只是作为辅助读者进行分析的一种参考。由此可见,这种著书立说的方法实为逐新求异——视分析的过程为第一要务,而非分析结果,这与浩如烟海的一般性音乐分析类著作告知答案,却没有教会方法不同,乃是特立独行的先行者。

1.听觉分析

著作的开篇“听觉分析与读谱分析”叙事策略会大大激发读者强烈的求知欲。作者以这样一个我们在分析过程中不曾会考虑的问题加以著书立说似乎很出人意料,因为分析一向强调对读谱的深究细研,同时施以理论分析更彰显理解作品之深意。而反观听觉则是转瞬即逝,更存于个体的听觉差异,由此听觉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显然被读谱分析的“光芒”彻底掩盖掉了。作者以他的一次亲身经历——第一次聆听《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V.488)慢乐章听觉分析唤起的他对作品“探险”的欲望讲起,娓娓道来,一个被瞬间感官把握住的和声进行的紧张度在读谱分析中轻易地被忽略了,看似洞察细节的读谱分析却不能在分析中做到“无所不能,包罗万象”。作者提出,欲对一首作品进行分析,最好的方法是先听,不看乐谱,进行默读,把那些内心想象无法达到的段落细心记下,之后对读后的结果加以“纠正”,应把看后、听后、理论分析后加以区别对待,这才是音乐分析的立意之本。

2.分析过程的12项基本条件

著作的第二章开宗明义,把分析的达成简明地归纳为12项基本条件,并一一加以举例,具体讨论。这十二项基本条件是:(1)起点;(2)列举音乐现象与解析;(3)系统分析;(4)音乐;(5)无需面面俱到;(6)关键问题;(7)惊讶;(8)互相关联;(9)范畴;(10)线条对位和音对位;(11)曲目;(12)抄写乐谱。当学习者拿到一部陌生的作品时,作者给出了达成分析的十二个步骤。“起点”从总体分析入手,即从曲式、调性对其进行分析方向的初步辨认,在组成段落的比较中引发有关作品结构方面的思考。通过聆听、观察建立分析的“任务”,采取“盘点”货物法,一一解析某种作曲技法。作者以舒曼的《割草歌儿》(Op.68 No.18)为例,拟设计出解析这首作品时会产生的三种阐述思路。“系统分析”则细化了着重解析某种作曲技法之前值得分析的细节“目录”,使之成为阐述得当、有理有据的铺路石。第四项至第七项、第九项、第十一项基本条件是作者给分析者提出的一些建议,如作品如何建立“关键性的根本问题”,如何领悟分析的要点、懂得取舍,如何找到令人震撼人心的音乐瞬间等等。建立如“时空重组、历史穿越般”的音乐分析,找到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甚至同一作曲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某些技法的关联性,揭示其具有的深层意义则使分析的意义深刻而具有历史感。“线条对位”是作者着重提出应与和声分析享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待遇,甚至更为重要,对于分析18世纪以后以和声为手段的共性写作时期的作品来说,线条对位的分析则能挖掘出线性旋律运动的独特之美。作者在最后给出了令读者意想不到的完成分析的方法——抄写乐谱。像巴赫抄写维瓦尔第的作品那样,通过抄写乐谱能够获取在分析过程中没能注意到的惊人发现。十二项基本条件看似复杂、抽象而概念化,但在实际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自成一个“体系”。掌握了这十二条箴言,相信,达成分析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

3.提问

“提问”——是该部著作著述篇幅最长的章节,也是其最为精粹的部分。作者原创性地提出“提问”是作品分析中的一项重要的手段。为教会读者怎样提问,作者从15个方面对“提问”的指向、如何训练、不同分析立场、推论、逆向思考方式等等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近百首作品的示例分析示范性提问,阅读者似乎在这种模仿中渐入佳境,提问变得轻快而顺畅,分析瞬间被激活,提出的问题成为其微观实证的充分佐证。常言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粒一宇宙、一尘一天地。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针对每部作品的风格特征快速提炼并加以提问,且沿着这些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的确是一个难题。想必阅读者在通过这个章节之后会很快掌握提问的要领,分析变得深刻起来。

4.一本实用的音乐分析“工作手册”

这部著作共有10个章节内容。其中恣意纵横地论及了传统、现代的作曲技法种种,广及外国作曲家数十人的近百部作品,共400多个不同风格或类型的作品范例和分析图表,所列举的作品自中世纪至21世纪跨越近千年的漫长音乐发展历史,无论从作品的数量、种类,还是阐述语言之深入浅出都令读者望尘莫及,为之惊叹。教师们可将这些作品范例的分析便捷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而学习者在每个章节编配的习题的内藏“玄机”中培养自己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因此,这部著作可视为一本非常实用的“工作手册”——学术理念、教学立意、行文模仿、习题编配林林总总集于一部手册之中,著作体系独特、上下通达、教学两益,自然成为专业师生和自学者最理想的教材。

结语

本文系为“导读”,这意味着著作中字里行间的立意的智慧还有待读者在一遍遍通读后得到挖掘。之所以说这部著作是一本实用的音乐分析“工作手册”并不为过,因为著作从开篇“分析的先决条件”伊始,到阐述某一作曲技术的语言把握,再到如何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会“提问”的方法,最后到如何从历史的维度来分析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当偶尔在分析过程中遇到困难,这部著作提供的分析思路会立刻拓宽分析者思维的多角度,使读者不拘泥于陈规,求得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最终找到分析的立意所在。

刘 奇(1981-),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音乐分析方向博士。

猜你喜欢
莫特著作音乐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斑马去哪儿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外用咪喹莫特联合Nd:YAG激光治疗表浅基底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音乐
咪喹莫特在扁平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