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

2014-03-13 19:34张晓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成本管理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张晓艳(1971-),女,湖北潜江人,工程师,武汉工程大学监察审计处工程审计员,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摘 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任务包括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安全管理、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普遍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得以严格要求和执行,管理措施日益科学化、标准化。相对而言,成本控制这一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任务在实践中却往往执行得过于粗放,通常以目标考核为主要内容,或以责任承包的形式简化管理,即使一些健全了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许多成本管理制度因为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实践中也往往会流于形式。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4401

事实上,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首先,勿需讳言,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一個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施工企业获得项目合同的主要原因往往并不是自身的成本优势,发包单位也并非主要通过价格因素来选择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自然缺乏强烈的意愿和动力在成本控制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其次,建筑行业相对于其它行业拥有更高的利润率,同时我国的劳动力、资金、资源等要素的成本又相对低廉,施工企业对成本有较高的消化能力,自然对成本的变动不够敏感。再次,建筑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工作复杂、困难,成本管理成效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投入的边际递减效应同样抑制了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的意愿。最后,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的建筑市场一直处于高速的增长中,在一个高速扩张的市场里,选择粗放的管理模式来尽可能扩大生产规模显然具有更高的合理性。

然而,市场环境已经开始改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管理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上存在的不完全竞争现象是特定历史阶段条件下存在的现象,是暂时的现象,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正在走向终结,我们的企业应该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来正视自己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环境已经开始步入变革的快车道。人口红利终结导致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资源税和环保收费改革导致越来越高的材料成本,而以持续十年的货币扩张周期结束为背景的利率市场化、金融改革又将导致越来越高的资金成本,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也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更为现实的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地方政府的债务清理和投资融资等平台的整顿直接遏制了建筑和基建开支的增长,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无形中已经开始逼迫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管理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计划化、科学化,需要精耕细作。

1 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不仅是一个时间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范围的要求。成本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不应该只是像“成本控制中心”这样部门的管理职能,成本管理的理念应该贯彻于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成本管理的措施应该落实到项目实施过程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进度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时,就应该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体现成本最优的原则。再比如,因为成本费用的支出不仅表现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消耗上,还表现在各种资源的占用上,所以在满足项目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应该制定成本最优的资源调度计划。

2 成本管理需要计划化

成本管理的计划化不仅是指需要编制作为成本目标依据的成本计划,更是指成本管理措施的计划化。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应该落实到项目实施过程的方方面面,只有在事先制定好全面的成本管理计划并在事中贯彻执行,才可能逐渐实现成本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比如,包含各种成本指标的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目标考核、实现责任成本制度的基石,但是,编制成本计划本身也应该有其编制计划、变更计划以及实施规范,贯彻实施并不断总结提高,从而逐渐实现成本计划可指导性与成本最优之间的相对平衡。再比如,为了控制各种消耗和支出,在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而这些措施和制度也应该有其计划性,以适应项目进度计划的要求,以满足成本分析计划等因素导致的动态控制的要求。

成本管理的计划化不仅是为了把成本费用控制在成本计划的范围内,更多的是在追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的需要。而且,计划化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成本管理的计划化提高了成本控制的可操作性,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管理本身对项目造成的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各种直接间接成本。

3 成本管理计划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过程控制

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目标,分解成本目标,制定目标考核制度,实现成本控制,这是通常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对目标考核单位和考核节点的控制来实现成本目标的达成,节点之间的过程控制依赖于考核对象的自我约束,成本控制的效果取决于成本计划的优劣和目标考核制度的力度。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以追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为目标,其计划更为细致,计划的实现依赖于强有力的过程控制。在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中,过程控制的内容是由管理计划指定的,管理计划在传统的目标考核节点之间增加了更多的以节约成本为目的的考核节点,同时对考核对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4 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需要制度的保障

强有力的过程控制需要有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更需要有制度的保障。除了目标考核奖惩制度、以节约成本为目的的细节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的执行、执行过程的监管、相关考核对象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之间的平衡,也需要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5 成本管理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成本要素繁杂、实施周期长、可变因素多,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向来困难重重。这也是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模式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不适当提高成本管理的标准,将会大幅增加项目的间接成本,从而使节约成本的努力得不偿失。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的复杂程度使得信息技术的支持成为不可或缺,但是同时,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的计划化、标准化也提高了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适应性和可用性。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适时和精确的过程管理,它将是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的可靠支撑。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构建切合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成本管理的可变性也意味着信息技术提供商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将成为我们的常规需要。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的与时俱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人力、资金的支持,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同样需要时间来实现。我们的企业应该坚定不移,下定决心,敢于改变,勇于改变,因为这不仅是市场的需要,更是企业生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成本管理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