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段与哈佛规则

2014-03-13 05:37孟祥海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规哈佛大学哈佛

孟祥海

张冠生先生在《曾国藩的手段》一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曾国藩手下有一名青年将领叫李金,不到30岁就已经勇冠三军。有一次,李金战败,陷入敌人阵营中,后来逃了回来。有人以此诬陷他通贼,曾国藩明辨其冤,将诬告者绳之以法。

某日,李金谒见,称赞“中堂明见万里”。不料,曾国藩却突然传令:李金虽然不是通贼,却打了败仗,着以军法从事。旋即李金被绑赴东门外处斩。

这就是曾国藩,明察于秋毫之末:被诬告,还你清白;打了败仗,则必须军法从事。

我不禁想到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一件事。1764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书籍毁于一旦。这场大火把一个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这之前,这个学生违反图书馆规则,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唯一留下的珍本。一番思想斗争后,他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他收下书,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接下来却把这个学生开除了。

原来,哈佛大学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一个是晚清重臣,一个是世界名校,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对比起来,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曾国藩治军靠的是纪律,哈佛治校靠的是规则。

许震宏摘自《检察日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规哈佛大学哈佛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