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萘二甲酸及副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14-03-14 05:14韩仿黄鑫
精细石油化工 2014年6期
关键词:二甲酸酰基标样

韩仿,黄鑫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研究院, 天津300271)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是由2,6-萘二甲酸(NDA)与乙二醇(EG)缩聚而成,是一种新兴的优良聚酯聚合物。因此,笔者进行了2,6-DMN氧化制2,6-DNCA的探索研究,反应产物中有多种副产物产生,主要有偏苯三酸、6-甲酰基-2-萘酸等[1-2],由于这些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了2,6-NDCA的质量,因此,严格控制2,6-NDCA的纯度及其杂质的含量非常重要。

以前报道的液相色谱分析法[3-4],仅测定样品中的一种组分,分别是2,6-NDCA和2,3-酸,对2,6-萘二甲酸及副产物同时测定, 曾经有人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但需要对试样进行酯化处理,操作繁琐,重现性差,化学分析法也存在重现性差的缺陷[5-7],因此作者建立了2,6-萘二甲酸及副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紫外检测器,Agilent 色谱工作站,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2,6-萘二甲酸(纯度>98%),色谱纯,日本株式会社;偏苯三酸(纯度>98%),色谱纯,本株式会社;6-甲酰基-2-萘酸(纯度>98%),色谱纯,日本株式会社;乙腈,色谱纯,Fisher公司;去离子水,自制;甲酸,分析纯,天津光复科技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天津光复科技有限公司。

1.2 分析条件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 C8; 柱长150 mm×4.6 mm(i.d.);柱温40 ℃;流动相乙腈的体积与甲酸(体积分数为0.001%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V(乙腈)∶V(甲酸水溶液)=53∶47;采用缓慢梯度淋洗法(流速0.82 mL/min经过2 min到达0.90 mL/min);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 进样量20 μL。

1.3 实验步骤

1.3.1试样溶液的配制

在110 ℃条件下于烘箱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001 g(精确到0.000 1 g)样品,置于50 mL烧杯中,加入适量的NaOH(0.1 mol/L)溶液使其完全溶解, 将其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到刻度,摇匀,过滤,将滤液转到10 mL样品瓶中,溶液中样品的质量浓度为9~11 mg/L,备用。

1.3.2混合标样的配制

分别称取适量的2,6-NDCA、偏苯三酸和6-甲酰基-2-萘酸三种标准样品,将它们放在相应的50 mL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NaOH(0.1 mol/L)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将其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到刻度,摇匀,再从已配好的三种溶液中分别移取一定量,放到同一个100 m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定容到刻度,摇匀,过滤,转移到10 mL样品瓶中,备用。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再配两个浓度互不相同的混合标样溶液,备用。

1.3.3混合标样和样品的定性分析

按1.2的色谱操作条件设定运行参数,当仪器平稳后,将1.3.2的样品,用进样器从中吸取20 uL注入系统进行分析,得到完整的色谱图。按同样的方法,再分别将单组分标样注入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组分色谱图,按照保留时间相同或相近的原则进行定性:t=1.6 min时,出的峰是偏苯三酸;t=1.9 min时,出的峰是2,6-萘二甲酸;t=3.3 min时,出的峰是6-甲酰基-2-萘酸。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1.3.4校准曲线绘制及样品测定

待色谱仪基线稳定后,按1.2分析条件设置参数,分析标样并测定各标样的峰面积及其浓度。计算机将根据线性原理进行回归计算校正,得到被测标样的浓度和峰面积的校正关系,以组分的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标准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校准曲线方程分别为:

(1)S=205.318 449×C+0.307 581 2r=0.999 75

(2)S=109.867 083×C+1.155 356 5r=0.999 89

(3)S=186.282 199×C+0.574 014r=0.998 01

其中,S为峰面积,C为组分的质量浓度(mg/L),r为相关系数。(1)、(2)、(3)式分别为偏苯三酸、2,6-NDCA和6-甲酰基-2-萘酸的校准曲线方程。

图1 标样的液相色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仪器分析条件的选择

2.1.1色谱柱和柱温的选择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8和Zorbax SB C18两种色谱柱可对2,6-NDCA及其副产物进行分析, 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后者分离试样时,色谱峰拖尾现象严重,而前者分离的效果比较好,最终选择前者。同时,对柱温进行了筛选,考察范围从20~50 ℃,当温度低于40 ℃时,分离时间较长,峰底增宽,当温度高于40 ℃时,前面两个峰不能完全分开,最终选择柱温为40 ℃。

2.1.2流动相中甲酸体积分数的选择

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的甲酸可以起到调节pH值和改善峰形的作用。2,6-NDCA的两种盐形式在流动相中存在着可逆的电离平衡关系,当流动相酸性太强时,2,6-NDCA不能被溶解;当酸性太弱或处于中性时,2,6-NDCA能够完全形成离子状态,该状态在反相色谱柱上几乎没有痕迹保留。实验时,分别使用甲酸体积分数为0.1%、0.01%、0.001%的水溶液为流动相,乙腈作为另一流动相,从分离结果发现,当甲酸的体积分数为0.001%时,且与乙腈的体积比等于47∶53时,色谱分离效果最佳,分析时间较短,分析速度较快。

2.1.3流动相中乙腈比例的选择

在流动相中加入乙腈后,可改善被分离组分的峰形,降低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但乙腈有毒,而且价格昂贵,在不影响组分分离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少用乙腈。又因乙腈的浓度对不同物质分离的保留时间不同,通过调节乙腈的体积比例得到实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当乙腈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分数为53%时,各个组分分离效果最好。

表1 实验结果

2.1.4检测波长的选择

由文献[10]可知:2,6-NDCA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42 nm,而其他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10 nm附近,为了能使杂质峰更好的显现和分离, 经过实验(见表2),当检测波长为210 nm时,杂质峰更好的显现和分离。

表2 实验结果

2.2 工作曲线的精密度与回收率

按1.3.4的试验方法操作,用三组分标样的浓度为:偏苯三酸(0.029 595 mg/L), 2,6-萘二甲酸(0.784 29 mg/L),6-甲酰基-2-萘酸(0.118 38 mg/L)的溶液分别重复试验4次,以检验工作曲线的精密度与回收率,试验结果见表3所示。

表3 工作曲线的精密度与回收率

从表3可知: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好。

2.3 方法的重现性

为了考察本方法测定2,6-萘二甲酸及副产物含量的重现性,称取4个不同批次的试样进行测量,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多次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 5%,符合HPLC规范中要求的±5%误差。说明本方法的重现性非常好。

3 结 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偏苯三酸、2,6-萘二甲酸和6-甲酰基-2-萘酸。该法具有操作方便、测试迅速、数据重复性好和精密度高等优点,分析数据为其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表4 重现性实验结果

参 考 文 献

[1] Cakmak M,Wang Y D,Simhambhatla M.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structure development,and properties of uni and biaxially stretched polycethlene2,6-naphthalate(PEN) films [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1990,30(12):721-733.

[2] 白雪峰,吴伟,胡浩权.2,6-二甲基萘的制备方法[J].现代化工,2003,9:10-13.

[3] 吴志强,郭志武,靳海波,等.2,6-萘二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析试验室,2005,24(1):24-26.

[4] 景丽洁,李健秀,韩巨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3-酸.染料工业,2001,38(4):31-32.

[5] 李春梅.2-萘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燃料与染色,2003,40(3):172-174.

[6] 施介华,周亮,王莲珍.1,1′-联-2-萘酚和2-萘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34(3):286-289.

[7] 顾建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6-酸.分析与检测,2002,6:31-32.

猜你喜欢
二甲酸酰基标样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2-氯-4-甲酰基戊腈的合成研究
N-脂肪酰基氨基酸盐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业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α-甲氧甲酰基-γ-丁内酯和α-乙氧甲酰基-γ-丁内酯的合成及表
浅谈化学检测中标样量值的准确性
基于3,4-吡唑二甲酸为配体的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基于2-丙基-4,5-咪唑二甲酸的锰(Ⅱ)和铜(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