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临床研究

2014-03-15 00:50陈晓英马占儒郭俊芳赵海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三苯氧胺雌二醇孕酮

陈晓英,马占儒,郭俊芳,赵海军

(1.河北省怀安县左卫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河北 怀安 076000;2.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中心卫生院内科,河北 怀安 076150;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复旧不全,临床经常表现为增生的包块。乳腺增生形成的包块与乳腺癌的关系至今还不肯定,但对乳腺非典型性增生,已经证实有癌变的倾向。因此,如果能在增生阶段找到理想的防治方案,则对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有现实意义。当在乳腺增生发展到有明显包块表现时,患者心理压力很大,细针针吸可以进行细胞学诊断,作为乳腺癌的筛查手段[1]。临床实践发现,通过细针针吸后,很多乳腺增生包块会缩小,疼痛减轻[2]。本研究采用阿是穴穿刺,配套特制手柄形成持续负压的多方向穿刺,且在穿刺前2周开始口服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患者病情恢复迅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10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300例。①纳入标准为符合2002年中医外科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的乳腺病诊断参考标准(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连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乳房发现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凡具有上述症状、体征中之一项者即可诊断)[3],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治疗者。均除外乳房良恶性肿瘤。②剔除标准为符合入选标准,但因各种原因未按规定治疗和不能坚持治疗者。随机分为3组。针吸治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100例,年龄22~56岁,平均33.16岁;病程0.3~12年,平均3.23年;针吸治疗组100例,年龄21~53岁,平均31.16岁;病程0.3~11年,平均3.33年;三苯氧胺治疗组100例,年龄22~55岁,平均32.15岁;病程0.3~11年,平均3.53年。各组年龄、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操作方法:①针吸治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100例,均在针吸治疗前2周开始口服三苯氧胺,每次10mg,2次/d,经期不停。采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筒芯的后面加特殊制成的手柄,起到手握方便,保持持续增大负压的作用。常规消毒后,于肿块表面压痛最明显处(阿是穴)穿刺抽吸,或者在乳根、屋翳穴位进针,固定肿块,穿刺针进入肿块内,反复提插,可在肿块不同方向穿刺,但针尖不应超过肿块的对侧面,针吸治疗每次10min,每周1次,共治疗2个月。②针吸治疗组100例,针吸治疗方法同联合治疗组。③三苯氧胺治疗组100例,口服三苯氧胺,每次10mg,2次/d,经期不停,连续治疗至少2个月。

1.3 疗效判定:治愈,乳房疼痛消失,增生腺体包块消失,乳房彩超检查无低回声区;显效:乳房疼痛消失,增生腺体包块缩小>1/2,乳房彩超检查无低回声区;有效,偶有乳房疼痛,增生腺体包块缩小<1/2,乳房彩超检查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区;无效,乳房疼痛无减轻或加重,增生包块无变化或增大,乳房彩超可见明显不均匀低回声区或低回声结节。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疼痛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短,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各组治疗效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among three groups (n=100,n,%)

*P<0.05vsneedle and tamoxifen treatment group by χ2test

表2 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组与其他2组缓解疼痛时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relief time between needle and tamoxifen treatment group vs other groups (n=100,n,%)

*P<0.05vsneedle and tamoxifen treatment group by χ2test

2.2 不良反应:针吸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晕针反应,三苯氧胺治疗过程中发生月经紊乱3例,停药后自然恢复。

3 讨 论

乳腺组织与子宫内膜一样,受卵巢分泌激素影响。卵巢分泌的孕酮可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组织发育,分泌雌二醇可促进乳管及周围结缔组织生长,孕酮与雌二醇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乳腺增生与复旧正常[4],但孕酮必须在雌二醇的影响下发挥作用,孕酮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就失去了制约雌二醇的作用,也就使乳腺组织不断处于雌二醇的刺激之中。所以,调整和平衡体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关键。中医也认为,乳房的生长、发育、衰萎是受五脏六腑之精气支配的,其中先天之肾气起主导地位,其对应的正是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中医所说的肾气不足,病证变化基本按照气滞→痰凝→血瘀的规律演进,最终可以导致发生乳腺增生包块[5]。

乳腺增生发展到乳房疼痛和肿块,患者常怀疑有癌变倾向,带来精神恐惧。三苯氧胺作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内分泌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临床疗效稳定;针灸治疗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又可散结化滞、通络止痛,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乳腺增生病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和性激素的紊乱,针刺使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从而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使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使孕酮分泌增多,抑制雌二醇的过度刺激[6]。将针刺原理改进为针吸治疗乳腺增生包块,不仅能诊治结合,而且可以更有效地疏通经络,因为针吸能吸走部分湿性黏滞的液体,其强大的负压作用,更有利于针刺直达病位。

三苯氧胺是非甾体类抗雌激素类药,通过与靶细胞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阻断雌激素效应而发挥抗乳腺增生的作用。在国外,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病,被认为是惟一疗效好,既能治疗乳腺增生病,又能预防乳腺癌的首选药物。但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可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7]。采用针吸与三苯氧胺配合治疗,能大大减少三苯氧胺的用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长期服用的不良后果,同时又能保证疗效。

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是乳腺肿物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其实用性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随着细胞学诊断技术的提高,扩展到了分子生物学,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DNA定量测定、端粒酶检测、性激素受体检测、Her-2测定等。对于临床可触及乳腺增生包块的病变,临床医生更青睐持续负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简单、快速、经济,穿刺后并发症少。随着患者需求增加,针吸治疗效果也吸引了更多医师的兴趣,与针吸活检同时应用于乳腺增生包块的患者,可以避免误诊,也能起到积极治疗作用。

有研究报道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机制包括对局部积累的有害代谢物质具有稀释排泄作用,可减轻局部水肿,缓解疼痛;降低乳腺细胞与激素结合的几率,减少细胞增殖能力;调节乳腺细胞激素受体的表达,下调细胞应激水平[8]。因此,无论从实践经验还是实验研究,针吸治疗配合三苯氧胺治疗都有巨大的优越性。

目前在我国,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针吸联合三苯氧胺的治疗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减轻了乳腺增生包块患者的疼痛,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表明此治疗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杜正顺,陈其伟.乳腺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6):171-172.

[2] 闫云珍,赵鹏飞,张春雨,等.针吸治疗乳腺增生“包块”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9):997-999.

[3] 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20.

[4] 王钟富.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5-118.

[5] 黎国屏,王松鹤.实用临床乳腺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1-263.

[6] 赵海军,范微,李小龙,等.乳腺多发纤维腺瘤病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2):1111-1113.

[7] 张惠,任密生,赵海军,等.曼月乐避孕环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过程中的辅助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9):1075-1076.

[8] 郭诚杰,张卫华.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近远期疗效观察及其机理探讨[J].中医杂志,1987,37(1):47-49.

猜你喜欢
三苯氧胺雌二醇孕酮
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雌二醇凝胶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柴胡桂枝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疗法中应用来曲挫与三苯氧胺的对比研究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