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致腺体坏死1例

2014-03-25 12:34张海峰王助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左乳脓腔乳腺炎

张海峰,王助新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儿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致腺体坏死1例

张海峰,王助新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儿童;外科治疗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妇女的一种常见乳腺疾病,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是其主要发生原因,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患者因不具备上述原因,因此,化脓性乳腺炎罕见,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化脓性乳腺炎治疗上需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形成乳房脓肿的应及时切开引流。但儿童患者有其自身特点:(1)患儿表达能力差,易延误病情。(2)病情进展较成人快。(3)儿童因乳房发育不全,皮肤不够松弛,形成脓肿后张力大,影响腺体供血,导致腺体易缺血性坏死。(4)乳腺坏死后,腺体切除,乳房外形改变,影响美观。治疗目的:治疗原发病,保证患侧乳房完整性。我科最近成功治愈儿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致腺体坏死l例,治疗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3岁。因左乳房肿胀疼痛1天就诊。查体:T36.2℃,双乳不对称,左乳明显肿胀,张力大,无明显皮肤红肿,皮温不高,色泽基本正常,左乳内可触及约10cm×10cm大小质硬肿物,部分呈囊性感,轻压痛。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检查示:左乳腺可探及巨大脓腔,最大直径10cm。诊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取左乳外上象限肿物上方及乳房下方,给予1%利多卡因稀释液局部浸润麻醉。取放射状及弧形切口,长约6cm、4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进入脓腔,相对切口均探入脓腔做对口引流,见有灰色黏稠脓液溢出,约20ml。探查见左乳腺体呈灰黑色,质硬、脆,脂肪层及乳腺浅表血管内可见血栓。切开后清理脓腔,应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局部放置橡皮膜引流条及高渗盐水纱条,选择性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3天后,患儿左乳肿胀明显减轻,炎性渗出减少,腺体色泽无恢复,且出现腺体与周围组织分离趋势。7天后,探查可见腺体与周围组织分离逐渐明显,分次切除部分变黑灰色坏死腺体,保留皮下脂肪组织,逐渐填充切除腺体后所致腔隙,以保证乳房外形美观。2l天后,坏死腺体基本切除,脂肪组织填充满意,左乳外形与健侧基本对称。病理回报:左乳化脓性坏死性炎。1个月后,乳腺炎症消退,坏死组织已完全清除,腔隙闭合满意,切除左乳外上象限切口瘢痕,同时矫正左乳外形与健侧对称,皮内缝合切口。

2 讨论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主要为乳管阻塞引起乳管炎症,致管壁细胞变性、坏死形成脓液,临床早期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疼痛,且有局部肿块,随炎症发展,进而可有寒战、发热,可出现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对于儿童期患者治疗体会如下:

(1)目前,对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原则是抗感染治疗,同时切开充分引流,减少对腺体压迫,避免感染加重及出现全身症状。切开引流是外科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常迅速缓解症状,促使炎症消退,降低全身感染的可能性。儿童患者治疗亦应遵从以上治疗原则。

(2)切开引流的切口选择有多种,常规有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腺外上象限放射状切口及乳腺下缘弧形切口,儿童患者应考虑术后乳房外形美观问题,多选择乳晕边缘弧形切口及乳腺下缘弧形切口。

(3)采用分次清除坏死组织,促使皮下组织逐渐填充脓腔,保持乳腺外形接近正常。

(4)乳房成形,切除引流切口瘢痕的同时,适当矫正乳房外形,再选择皮内缝合,保证乳房对称美观。

R655.8

B

1004-6879(2014)05-0439-02

2014-05-14)

猜你喜欢
左乳脓腔乳腺炎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左乳
巨大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治乳腺炎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