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

2014-03-28 19:39齐传干
成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专业

■齐传干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

■齐传干

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及其重要性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管理组织结构中,班级是最基本的教育实体,也是最微观的教育单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任何教育政策法令要得到有效实施,都必须通过对班级实质性的影响而实现。班主任是班级这个教育实体的“首席执行官”,是富有特殊任务的教师,其工作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要求,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复杂程度与重要性不是普通学科老师所能比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班主任的工作显得日趋复杂化,在班级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班级系统内部以及班级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多向度的交流,而班主任则成为各种交流的中转站,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班主任专业发展应该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班主任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延伸

班主任的双重身份决定了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因此,班主任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从文化素养上来讲,一般学科教师是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效果检验的;而班主任,正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班主任专业的角色要比一般的学科教师的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他所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育人的精神劳动。他更需要了解“德育原理”和“班主任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需要掌握“班级管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学”的相关知识,并逐步运用到班级建设与管理之中,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

从专业能力方面来看,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上,教师需要具备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科学评价学生发展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等等。而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以外,还需要具备对班级进行建设与管理、协调各课教学、开展并指导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家庭与社区教育等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谋划调控等方面的能力相对其他教师要高一点,而且还要具备教育管理的艺术和智慧。因此,教师需要专业发展,班主任更需要专业发展,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和延伸。

(二)班主任专业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自从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班集体就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一个班集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集体内部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和成长。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对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建设至关重要。班主任通过把自身的知识经验转化为个人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的建构,从而使班级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动态生成的积极状态。

“从外在的、日常的教育活动的层次看,班主任的工作是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学生,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从内在的深层次看,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育人育德的精神劳动,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班主任的这种精神支柱作用对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它所发挥的作用是独特的、隐性的,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种通过共同参与、积极创造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个性的班级生活,又会成为影响班主任进一步实现专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具有良好氛围的班集体,既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目标,又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土壤。

(三)班主任专业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保障

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永恒的追求。学校特色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和行政人员的力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深入发展还必须依托班主任。通过班主任,学校的特色思想和理念才能得到有效传达,学校特色建设的措施才能得到深入落实,学校的特色建设才能够实现深入的发展。可以说,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保障。

在学校特色的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多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班主任先进的教育理念、班级管理思想体现学校的特色。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班主任会怀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会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发适合不同学生的课程资源,并注重学生自身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班级管理上,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与引导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其次,学校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就是一种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实现专业发展的班主任自身拥有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班级管理思想,本身就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特色。笔者认为,学校的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里的班主任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人员文化。在班主任群体里,如果能够呈现出积极追求专业发展的良好势头,那么这种现状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自身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1)班主任工作的动机来源于个人利益而非学生的发展

观念引导行动。班主任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其教育教学素养在班级工作中的体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的偏差,会直接影响班主任自身追求专业发展的意愿和专业发展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动机来源于个人利益而非学生的发展。现实中,很多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待遇不高,从深层次上说,受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班主任的教育信仰产生了动摇,个人利益的追求成为工作的主要动机,班主任工作动机的功利化取向使班主任“逐渐丧失了捍卫专业自主权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将教育和管理的重点放在班级成绩的“全面”提高上,而非班级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上,班主任采用的教育手段和制定的管理制度大多是为了班级成绩的提高,而很少或者没有适合学生的道德发展、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这种过于追求成绩提高的做法也是一种追求个人利益的做法。

(2)班主任工作缺乏智慧投入

在现实的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与兴趣爱好的学生,他们能力各异,发展程度不同,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其自身最好的发展?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精神关怀?……这些问题都需要班主任有极高的工作智慧。班级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场所,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因此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的引领者而不是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领袖,成为学生的精神依托,而不能成为冷酷无情的制度的执行者。在现实的教育中,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交流,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以下状态的普遍性:中小学班主任为完成各项“工作”而工作,为应付各种检查而工作,为达到确定的评价标准而工作……这种种工作状态,将班主任的智慧投入摒弃在外,反映出班主任工作尚未明确指向创造性的劳动,而仅仅是低层次的约束与规范,缺乏应有的成长气息,而这同时又是当前班级生活缺乏生气,缺乏学生发展价值的根源之一。

(3)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

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是什么?班主任工作有何意义?对这两个问题的充分认识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班主任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自觉地寻求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积极实现专业发展。班主任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完整的人的培养上,体现在学生个体潜能的激发上,体现在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全上……班主任工作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对自身工作有着正确而清醒的认识。

班主任对自身工作价值认识的不足,直接体现在班主任的工作行为中,由此导致对学生发展价值的认识的缺乏。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中,社会过于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成绩,而班主任也更多地关注如何管教、约束学生,却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怀,缺乏对学生精神发展的引导,很少有班主任将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这一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对于每一位即将成为班主任的教师来说,首先就要思考清楚班主任工作对自己、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进而才能开展实际的班主任工作。

2.班主任的实践行为存在偏差

班主任的实践行为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工作定位的外显化。班主任实践行为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会导致班主任专业深入发展的道路受阻。

(1)班主任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

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承担多重的工作角色,这对其能力要求非常高。实践能力缺乏的班主任,是难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也是难以实现自身的成长的。从班主任个体成长的角度来说,当个体的实践行为呈现出有意识的设计——实施——反思——重建环节的相互衔接与不断转化时,这类实践活动本身就构成为个体的发展过程。而在当前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缺乏富有创意的设计与规划,缺乏在明晰、合理的目标指导下的实践,更缺乏反思与重建,由此导致班主任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上,进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每一个同学的生命成长和精神的自由发展。班主任实践能力的缺乏还表现在行为过程中价值意识的缺乏。当前班主任的工作更多是为做事而做事,自己降格为上级部门和各种外部要求的操作者,而缺乏具体的价值意义。为此,班主任工作呈现为日复一日机械性的状态,并没有将班主任工作转化为直接的师生成长。

(2)班主任与他人交流沟通不畅

交流和沟通是班主任实现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沟通与交流,班主任能够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使得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少走弯路,实现更快的成长。班主任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不畅,就容易导致班主任的思想封闭,很难具有开放的心态,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更多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班主任工作任务重,繁杂的工作使得班主任没有时间和其他班主任进行沟通,因而很难相互借鉴经验和做法,或共同协商解决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学生和其他任课老师共同的事业,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参与进来,但是,任课教师的参与还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协调。现实中,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仅仅限于学生成绩方面的情况和学生违纪情况,没有涉及到每一个学生具体的身心发展、情感态度的相关情况。3.由于学校班级规模较大,班主任很难和每一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以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家庭情况,因而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3)班主任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

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不像知识教育可以通过分科课程而实现,这是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也是道德教育的难点所在。班主任承担着道德教育的重任,是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护航者,但是,班主任在追求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将精力放在班级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也比较简单,甚至对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的处罚就是回家反省。这种粗暴的道德教育,就造成了班主任工作重智轻德的现象。事实上,班主任首先应该是“道德”教师,是学生言行的楷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只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班主任缺乏提高专业水平的自觉性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程度,除了取决于外部环境和条件,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班主任群体的素质和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取决于每一个班主任的素质和水平”。由此可见,班主任自身才是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班主任提高专业水平的自觉性是自身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一方面,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明确,很多班主任缺乏对“专业发展”的了解,如有的教师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不能认识到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很严重,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动力,不愿意积极追求更进一步的发展,长此以往,就无法使自己的实际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武汉市旭光学校)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专业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