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席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2014-03-29 07:52刘明彬李新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竹篾竹编编织

刘明彬,李新功

(1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舒席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刘明彬1,李新功2

(1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本文通过对舒席竹编艺术多元化的开发设计,探索提高舒席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途径,试图为舒席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指引合理的方向。

舒席;竹编;文化;设计;传承

产于安徽省六安舒城、安庆潜山、怀宁县一带的竹编特产舒席,在中国数千年竹编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诗人元稹的《韵唱竹席》道出了舒席的历史底蕴:“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2008年,舒席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一、舒席竹编艺术文化内涵与发展状况

(一)舒席竹编艺术文化内涵

明代吏部尚书秦民悦盛夏时路过舒城平顶山进庙烧香,感到舒席凉爽消汗、柔软如棉,便将编有龙纹的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城,得到明英宗皇帝赞许,御笔亲批“顶山奇竹,龙舒贡席”[1]。舒席得此封号,身价陡增。在空前利好的环境里,舒城艺人穷其所学将简易的纹样、图案发展为优美雅致的竹编画。声名远扬的舒席甚至引起国外宫廷的兴趣。20世纪初,日本前田洋行派专使来华订购宽八尺、长十尺的舒席十条,为裕仁天皇婚礼所用。

舒席主要以小名水竹(烟竹)为原材料,经过裁、破、匀、煮、刮、编等十二道工序,竹篾经纬匀称编排,篾纹篾色合理搭配,具有篾纹细致、色泽鲜艳、柔软光滑、折卷不断、经久耐用、凉爽消汗等特点。工艺舒席融合画理编织技艺,席面景物精美细腻、远近相宜,层次典雅俏丽。

(二)舒席竹编艺术发展状况

舒席因编织材料性能优良、编织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在20世纪初的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芝加哥国际商品赛会、巴拿马博览会、莫斯科国际经济展览会以及此后的诸多展销会、博览会上频获大奖[2]。许多舒席编织画作为民族手工艺精品挂进人民大会堂、中央展览馆等重要场所。

二、舒席市场销售锐减与竹编艺术后继乏人的原因

舒席的发展经历了明、清时代的辉煌、解放前期的没落、建国初期的复兴。如今,在现代工业化浪潮、快餐式文化、空调普及的冲击下,以工艺精巧而走俏市场的舒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以藤、草、柳、棕、亚麻为材料的编织席类,供消费者选择的品种增多,编织简易,价格低廉。传统舒席除去本身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市场竞争力甚微。编织经济效益的下降使越来越多的编织艺人远离手工制作程序多、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需通晓画理的舒席行业,使舒席竹编艺术后继乏人。

三、探索提高舒席竹编艺术文化价值的途径

(一)挖掘竹艺术文化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挖掘民族艺术文化价值[3]。挖掘舒席竹编艺术文化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鼓励性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弘扬、个人参与的保护原则,把舒席竹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其一,加强竹文化与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崇尚竹之气节、以竹为艺、以竹为友、以竹砥砺人格的尚竹之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蔚为大观。尚竹必先识竹。可以成立竹文化行业协会和竹制品研发中心,组织竹文化交流与竹文化旅游,主办竹文化研讨会、竹艺制品设计赛事,探讨竹编、竹雕技艺,建立产学研究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举办竹文化节、竹文化旅游展、竹艺术品博览会、竹摄影、墨竹画、书法作品等展览,引导政府资助,介入媒体宣传,再现竹乡自然生态风貌以及竹资源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并邀请游客参与互动;筹办竹编艺术会馆、竹编文化吧、竹艺表演厅、竹编专卖店等,通过竹文化协会编撰竹文化专业刊物,从各个方面展示、弘扬我国传统竹文化,增强人们对竹工艺文化的认识。

其二,将地域民俗文化融入竹编艺术中。舒城历史悠久,是中国龙文化发源地和良渚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皖中花园”之美誉。舒城历史名人辈出,如三国名将周瑜、西汉教育家文翁、 明代廉吏秦民悦、丹青妙手李公麟等。名人典故是地域文化的名片,传统建筑和自然地貌是地域文化的标志,音乐艺术能增添竹编制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受。

其三,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对竹文化的影响。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竹”,是古今中国诗画的重要题材。比如:北宋著名画家文同,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墨竹画技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墨竹理论,他提出的“胸有成竹”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四大画家之一文徵明提出画竹重在“神会意解”,《兰竹》是其传世作品之一;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终身痴迷于竹,墨竹画出类拔萃,并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之说。咏竹、赞竹诗文是中国竹文化的重要内容,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慈老竹》中的诗句:“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坡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风曲应吹好。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4]。” 由此可见,人们世代与竹为伴、与竹为友,画竹、咏竹、赞竹,传统文化对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提高舒席竹编艺术表现力

竹产业是一种新型战略产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从竹篾的编织技法、颜色处理、表面装饰、艺术构图、材料融合等方面提高竹编艺术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其文化与艺术价值。如:将竹篾编织技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融入雕刻、贴面、镶嵌、保青、染色、漂白等装饰手法,提高竹篾的表面装饰效果与色彩表现;采用艺术构成手法,将竹篾的点、线、面、体等基本形态要素以发散、渐变、重复、韵律、对比、近似、对称等构成手法来表现舒席竹编艺术的清雅深邃与含蓄优雅之美;融合其他编织材料,通过编织材料的特征来表现竹编艺术的深刻意趣与典雅精细。

四、为舒席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探索合理方向

多元化的开发设计会为舒席竹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探索一条合理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特色舒席竹编包装

以设计的视角来认识竹篾材料,将其自然属性、加工性能、文化内涵运用于设计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文化氛围。竹篾色彩表现与装饰效果丰富,编织性能极佳,不受造型限制。因此,舒席竹编制品可应用于各类特色产品工艺包装,并根据不同产品的包装要求选择不同的竹篾编织造型、图案、文字等。

(二)开发舒席竹编旅游纪念品

舒席竹编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古朴淡雅的风格成为舒城地域文化的名片,所采用的水竹竹篾设计效果和编织性能极佳,可融合名人典故、自然地貌、宗教民俗等地域文化,设计出各类旅游纪念品。实现舒席竹编纪念品和旅游业相互推进,使人们在旅游中了解舒席竹编艺术、产生购买需求,不仅为舒席竹编拓展了市场空间,也促进了舒席竹编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开发舒席竹编餐饮用品

我国餐饮崇尚文化与自然相结合,以竹编产品烹饪食物,也以竹编产品装盛食物。在满足餐饮的最基本需求上,追求竹编在味觉上的改变和视觉上的美化装饰效果,可以营造一种竹文化的典雅与清幽。可以将竹编工艺与陶、瓷、玻璃、金属、玉以及其他材质的器皿相结合,制作独具文化特色的茶具、酒器、餐具、果盘等。这种竹编制品将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外套用精选水竹经劈、刮、揉、匀、编、染、烤色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适宜的柔软竹丝,再按内胎形状、大小、质感等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轮廓尽现的餐饮器具[5]。

(四)开发家居舒席竹编产品

舒席竹编艺术的民俗文化底蕴以及编织可塑性、材料亲和性是竹编家居用品开发的先天优势。以篾丝、篾片编织,结合竹材弯曲成型作为家居用品的构造方式,以祥瑞文化、礼乐文化、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孝道传说以及竹篾染色等作为装饰要素,融合起底、编织、锁口等平面编织与立体编织技法,编织出肌理丰富、图案幽雅、精美别致、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居用品。如竹编家具、竹艺灯罩、仿生竹编装饰品、竹艺箱包、竹编花盆、竹艺花篮、竹垫、竹艺茶具酒器等,作为家庭文化氛围营造或地域文化塑造元素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竹材作为轻质高强的绿色环保家居用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温湿调节性,并且易于回收利用,可谓绿色环保家居用品。

(五)引进小波变换和大津法提高舒席编织效率

鉴于传统编织技艺正走向失传的边缘,可以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通过小波变换对扫描图等含噪图像进行滤波去噪,通过Ostu算法对图像进行经纬黑白二值处理,再通过配套机械结构实现对数字图案的编织,得到编织细腻的竹编工艺品。这种基于图像的自动化编织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竹编工艺品的装饰图案,大幅度提高了编织效率[6]。通过融入现代化数字图像处理手段,可以提高舒席的设计含量、质量、实用性与经济效益,提升舒席的艺术价值与时代感。

舒席竹编艺术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造物精神与审美情趣。在传承并保护这门原生态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应挖掘竹艺术文化价值,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手工艺和竹文化的重视。多元化开发设计舒席竹编产品并通过提高设计表现力和设计含量提升竹编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提高竹编产品的质量与效益,挖掘竹材绿色环保资源的最大潜力,并将这门传统手工艺更好地发展下去。

[1]张启华.六安市志上册[M].黄山:黄山出版社,2009:72-73.

[2]刘青.舒席艺术及其保护[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3):15-16.

[3]卢芹娟,黄士波.嵊州竹编[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2-3.

[4]张顺桥.古今名家画竹[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67-71.

[5]练东明.四川省宜宾市竹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1(1):27-28.

[6]朱来东,等.小波变换在信号降噪中的应用及MATLAB实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2):48-49.

2014-02-11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K2013B062)。

刘明彬(1982- ),男,安徽宿州人,安徽工程大学讲师,硕士,从事竹木产品设计研究。

J528

A

2095-7602(2014)05-0208-03

猜你喜欢
竹篾竹编编织
体验编织的乐趣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重组竹用竹蔑炭化前后构造和性能对比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