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旧理化实验楼基础下沉原因与加固初探

2014-04-02 05:40刘永行
河南建材 2014年6期
关键词:导坑压桩墙体

刘永行

延安大学基本建设处(716000)

某大学旧理化实验楼基础下沉原因与加固初探

刘永行

延安大学基本建设处(716000)

通过现场详细踏勘、检测分析,判断该楼基础下沉、外墙裂缝产生原因,制定切实可行有效加固方案。

旧楼;下沉;加固;大学

0 引言

某大学旧理化试验楼位于老校区中心地段,前苏联建筑风格,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层砖混结构,平面为“工”字形,青砖墙体,窗台以下为当地剁斧石,外表古朴典雅,美观大气,为该大学标志性建筑,经历了大学发展、建设、壮大。房屋使用已50年之久,进入老龄化和各种病害频发阶段。勘察设计资料完整,应及时维修更换管线,维护修缮,方可延续使用寿命。

该楼地基下沉,墙体裂缝,必须对进行全面检测鉴定查清损伤病态、隐患和病因,为维修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否则,该楼会发生坍塌事故,师生员工心里产生恐惧之感。因此,必须予以加固补强,防止事故发生。

1 基础墙体总体现状

供热管道老化破裂,大量热水渗漏,地沟内积水严重,沿地沟的纵横墙地基不均匀沉陷,内外纵墙产生多条正“八”字或倒“八”字斜裂缝,门窗开启困难,门窗洞口处裂缝较严重,建筑物正立面、侧立面有应力集中现象,地坪呈凹凸形状,感观明显。

2 基础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2.1 外力因素

两个采暖器,供热管道破裂,大量热水渗漏,地沟内积水严重;一层楼部分地面安装试验设备基础时,位置选择不当,破坏了地沟底面。

2.2 地基因素

建筑物建设在二级湿陷性黄土地区,属新近堆积,压缩变形大,工程性能差,对地基渗水比较敏感。当年地基处理没有完全消除湿陷性,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和当时国家建设标准较低,试验楼主要承重构件安全储备偏小,所用建筑材料强度偏低,没有抗震设防措施,隔层设置圈梁,使用功能要求为大空间,横墙布置少,竖向刚度较小,主体部分为纵横承重,基础又采用刚性毛石砌体材料,地基压力分布不均,地圈梁载荷很小,主筋6Φ8,箍筋6@300,高度150 mm。材质:混凝土标号150,墙身标号为75号青砖,混合砂浆标号25号以上标号沿用原设计标注方式。

3 加固方案

3.1 结构加固原则

本工程结构加固综合考虑经济性、安全型、使用性、耐久性、可靠性,以及尽量不损伤原结构为原则。首先,加固方案考虑总体效应。对房屋采取了可靠性鉴定,考虑房屋的总体效应,全面详细分析整个房屋结构的受力状况。其次,荷载取值及承载力验算。复核原结构设计承载力,验算实际承载力,加固计算新旧部分协同工作状况及新增部分应力、应变的滞后特点,还应考虑原结构的损伤、缺陷、荷载偏心、加固结构的重量增大等。再次,本楼原设计时未考虑抗震设防,为了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加固时结合抗震规范的要求进行,统一考虑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最后,加固设计时,对于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冻融等原因造成的结构墙体损坏,提出相应对策,与加固一并处理。

3.2 地基加固方案

3.2.1 理论技术原理

依据地质报告描述的地址剖面,采用预制混凝土静压桩加固地基,桩端置于微风化基岩0.5 m,100%对地基持力层,预计桩身10 m以上。施工方法,在现有条基下挖大小导坑,形成作业空间,用千斤顶将钢管灌混凝土桩依次压入地基土中,直至进入圆砾。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00 kN,压桩时,对地基土有一定的挤密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托换完全后,房屋原地基持力层退出工作,全部荷载由静压桩承载,其变形逐渐趋于稳定。

施工严格控制压桩至坚硬土层时,千斤顶压力表读数应达到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的1.5倍,且持续时间不小于3 h。用专用传力架顶升托换,压桩动能不得释放,桩顶与基础翼缘板结合处梯形钢板楔焊接牢固,然后拆除传力架浇筑导坑内混凝土。导坑内钢管桩撤除传力架后,在基础梁底安装固定4根直径200 mm管道,外露至地面以上10 cm并加工2个漏斗,注浆管与排气管各2根间隔布置。导坑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85%以上时,注浆设计压力3.5 MPa,反复注浆多次直至注满为止,浆体为C3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

3.2.2 压桩工艺流程

首先,在被加固基础一侧挖工作导坑,并将基础凿一个缺口,在基坑内放入桩体,桩顶安置驱动千斤顶及测力传感器。其次,按承载力设计要求驱动千斤顶压桩。最后,当压桩力和压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取出千斤顶,用C3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将桩和基础浇筑成整体即封桩。

3.2.3 压桩顺序

建筑物立面为正“八”字形裂缝时,先压中间后压两端;为倒“八”字形裂缝时,先压两端后压中间;若为数道大致平行的斜缝时,先从离地面最低点开始压桩,最高点处结束;若斜缝无规律时,先从离地面最厉害处开始压桩,最轻微处结束。

3.3.墙体裂缝修复

凿除墙面粉刷层,露出内墙混凝土砌体,顺裂缝走势,沿高400~600 mm留孔Φ50 mm,清水浸润透墙体,加入适量膨胀剂素水泥,高压灌注后,用环氧胶泥填充已出现裂缝的灰缝,使灰缝密实。用环氧胶粘贴碳纤维布墙面修补平整,并在灰缝处纤铆钉钉牢固,墙面清除粉尘后,分层粉刷。

4 结语

科学评估病害,加固全过程采用信息化监控门窗洞口裂缝宽度、观测地基变化;对新老结构连接问题,从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详细考虑,本着加固恢复原状的原则施工。现该楼已加固施工三年,未发生任何变化,达到结构安全、经济耐用、保护文物的效果。

[1]JGJ 2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焦章保.房屋检测、鉴定与加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3]唐岱新,文凤来.土木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及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4]王鑫,刘永行.探析旧建筑加固[J].山西建筑,2011(1):31~32.

猜你喜欢
导坑压桩墙体
软土环境静压群桩管桩施工措施效应分析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中的双侧壁导坑法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压桩机导向架优化设计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台阶法和中隔壁导坑法开挖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运用
静压方桩的试桩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