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探讨

2014-04-02 05:40王雄星
河南建材 2014年6期
关键词:垃圾绿色材料

王雄星

厦门顺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361000)

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探讨

王雄星

厦门顺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361000)

伴随着能源、材料消耗的日益增多,绿色施工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民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对于节约能源、材料,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用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0 引言

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能源、材料消耗量大,噪声、粉尘污染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混凝土、钢筋、管线、砌块等各类建筑材料消耗量日益增多,而且目前我国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对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材料、资金浪费,还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各类政策、法规、技术措施和标准规范,倡导实行绿色施工技术,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民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简称“四节一环保”)。目前,相关人员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绿色施工技术在我国很多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浪费严重

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占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很大部分,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很多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建筑材料浪费、机械设备闲置现象。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民用建筑工程的钢材消耗量高出发达国家10%~25%,污水利用率也仅为发达国家的25%。这直接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材料浪费,增大了民用建筑工程的造价。

1.2 绿色施工技术标准、管理制度不完善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采用环保技术,以达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境保护和低碳的要求。但是与传统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比较,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中欠缺具体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各地管理部门也未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和统计制度和引导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政策,使得绿色施工技术的提倡显得苍白无力。目前,我国很多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仅追求个体的经济利益,只注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功能性要求,只考虑施工工艺简单方便,能否满足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而未考虑其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期造成的资源,能源消耗,噪声、粉尘、污水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可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不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低下

民用建筑工程量大,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会消耗较多的能源、材料,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材料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循环利用至关重要。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不足15%,远远低于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所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多为砂石、水泥、钢筋、砖、水等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民用建筑工程建造数量和规模的增大,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也日益增多,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将造成资源枯竭等灾难性后果。

1.4 建筑市场管理混乱,绿色施工技术推进难度大

目前我国多数单位、部门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认识存在多个误区,简单认为绿色施工就是文明施工,因此大多建设单位对于施工单位的选择不能依据绿色施工技术标准进行筛选,而政府管理部门也未进行有效监督。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由于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奖惩机制不系统,绿色施工成本高,因此施工单位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贯彻实行只是停留于形式,给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增大了难度。

1.5 信息化施工水平不高

信息化管理与控制是改进传统施工工艺、推进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受到施工环境、施工成本等条件的制约,我国大多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

2 推广民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绿色施工理念和意识

民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落实需要贯彻到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现场监督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时刻注重提高自己的绿色施工理念和意识,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制订,并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要提倡全员参与,在企业内营造绿色施工氛围。

2.2 做好民用建筑工程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尘土、噪声、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

2.3 做好建筑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以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提高利用率。比如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因采购而造成积压或浪费。优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施工现场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引进国外成功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做好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日本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美国回收材料打造“资源保护屋”,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造墙壁,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是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的,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的报纸和纸板箱。法国将废物整体管起来,法国CSTB公司专门统筹在欧洲的“废物及建筑业”业务,废物管理有两大目标:一是通过对新设计建筑产品的环保特性进行研究,从源头控制工地废物的产量;二是在施工、清拆工程中,对工地废物的生产及收集作出预测评估,以确定相关回收应用程序,从而提升废物管理层次。荷兰有效分类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再利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被分离出来,实现回收再利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每吨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仅剩下2~3 kg的有害重金属物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

2.4 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创新

绿色施工管理应在传统施工管理基础上、理念与体系上全面提升,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结合实际施工技术水平与企业实际制定若干规章,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准可依。在实施绿色施工中,要引进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进行定量、动态的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要继承、优化、集成传统适用施工技术,重点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对施工工艺技术的改进以实现绿色施工,如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表面不抹灰、喷涂、干挂等装饰,节省资源,减少垃圾量;新材料如大坍落度混凝土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噪声的产生。在吸收应用国外先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再根据我国国情创新应用,如中建八局与同济大学开发的平面快拆模板钢架体系,这个体系的主梁、次梁都是装配式的,可以放大和缩短,比原来的模板体系节约材料,少排放碳50%以上。

3 结语

民用建筑工程是人们工作、生产、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建造数量和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因此加强民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贯彻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广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提高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识,健全和完善绿色施工技术相关法规和标准,做好建筑材料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不断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才能有效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业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肖琼.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探讨[J].安徽建筑, 2010,3:171~172.

[2]魏邦海.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6:42.

[3]肖绪文,冯大阔.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分析及推进建议[J].施工技术,2013,42(1):12~15.

猜你喜欢
垃圾绿色材料
绿色低碳
垃圾去哪了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倒垃圾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