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PBL教学案例设计与运用

2014-04-05 07:30林素兰陈凤辉王燕妮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式护理

林素兰,陈凤辉,李 慧,梁 芳,王燕妮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多元文化背景下PBL教学案例设计与运用

林素兰,陈凤辉,李 慧,梁 芳,王燕妮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护理专业PBL教学案例设计与运用效果。方法 在我校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按照趣味性和专业性融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与教学规律统一、促进教学相长等原则设计案例,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组建写作班子、组织专家论证、统一认识、建立长效机制等方法,确保PBL教学案例质量及运用效果。结果 学生对PBL教学效果满意,认为PBL教学案例质量较高。结论 精心设计案例是PBL教学的核心,能改善教师知识结构,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护理教育;PBL教学;案例编制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开放情境中,通过多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模拟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1]。高质量的PBL教学案例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护理学院作为我校直属二级学院,肩负着培养全疆各民族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任。不同民族学生存在文化差异,因此,设计符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PBL教学案例直接关系到教学成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我校护理学院2011级2班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40名,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其中女生36名,男生4名;年龄19~22岁;汉族22名,维吾尔族10名,哈萨克族6名,回族2名。

1.2 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10人,共4组,分别在4间PBL教室完成授课任务。授课结束后发放新疆医科大学PBL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课堂表现、小组功能、小组教师和案例质量,每项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4个选项。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2 案例设计思路与原则

2.1 设计理念

2011年我校护理专业被批准成为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项目。项目提出“以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要求[2]。

因此,案例设计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充分体现新疆多元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培养能够独立分析和处理各种临床问题、作出恰当护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2 设计思路与原则

2.2.1 趣味性和专业性融合 PBL教学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引导创新思维培养。为充分体现案例的趣味性和专业性,我们结合民族学生居多的特点及新疆地理特点,将主人公设计为哈萨克族中年妇女赛尔古丽,并注重案例前后呼应。如开头部分“新疆天山北麓美丽的草原上,居住着其乐融融的赛尔古丽一家”,结尾部分“赛尔古丽和丈夫回到了美丽的家乡,两个可爱的儿子高兴地欢呼:‘妈妈……’”将学生引入优美的故事情境之中,既有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又充分体现医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2.2 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结合 现代医学认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应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富有同情心,尊重和理解患者。因此,护理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多学科内容整合与人文知识学习。案例中,赛尔古丽患有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经过反复推敲,最终案例题目确定为“心的呼唤”,既体现主人公所患疾病“心脏病”,又凸显医学的博爱和人文关怀。整个案例设计涵盖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及人际沟通等内容,打破单一课程界限,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综合研究。

2.2.3 临床实践与教学规律统一 PBL教学不局限于书本中的答案或结果,允许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分析某个问题,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式,为学生施展个人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案例设计做到“三贴近”,即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同时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如:“她害怕极了,暗自哭泣。丈夫慌了,立即四处筹钱,赶紧带她到医院看病”这一情节,描述了患者心理和家庭经济状况,为住院后心理支持埋下伏笔;又如“夫妇俩用很不流利的汉语一路询问医护人员,花了大半天时间做完了所有检查项目”情节,既考查了学生与不同语言患者的沟通能力,又检验了学生对心血管疾病常规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使学生在模拟临床情境中逐步学习专业知识。

2.2.4 促进教学相长 PBL教学强调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探究性学习有机融合,教师扮演“导游”角色,与学生在共同研究中分享研究乐趣和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在案例设计中,隐现问题,又不写明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术前准备时赛尔古丽非常羞怯,不愿配合”,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少数民族妇女的习俗特性,引导学生联想:(1)为什么会羞怯?(2)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患者羞怯?(3)护士应该怎么办?又如“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赛尔古丽烦躁不安”,此时引导学生联想:(1)术后烦躁不安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吗?(2)是否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或循环系统并发症?(3)其诊断标准是什么?教学中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得到一些启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 案例设计步骤

3.1 组织教师培训,选拔优秀教师

我校选派教师赴内地知名院校学习PBL教学的先进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PBL教师培训班,邀请校外专家进行PBL教学方法专题讲座,选拔取得新疆医科大学PBL教师资格证的优秀教师承担授课任务。

3.2 组建写作班子,完成案例设计

为使案例既贴近患者、贴近医院、贴近社会,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我校组建了以学院授课教师为主,临床资深教师为辅的写作班子。以从心血管内科搜集的真实病例为基础,设计相应情景和问题,反复磋商修订、专家论证后,完成了“心的呼唤”护理专业PBL教学案例,整个案例分4幕,每幕3学时,共12学时。

3.3 师生动员,统一认识

召开院级师生动员会,改变师生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意识到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不仅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情境,更要面对不少需要独立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PBL教学模式对教师专业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4 建立长效机制

PBL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使之成为长效教学模式,护理学院在开设选修课的同时应将“是否进行PBL教学”纳入教师考评体系中;将“积极选修PBL教学课程”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鼓励和引导师生参与到PBL教学改革中,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

4 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对PBL教学的满意情况(n=40)

5 体会

5.1 案例是小组讨论的基础

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案例质量的满意度为95.0%,认为案例注重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伦理知识的教授;内容有趣、清晰、真实、基于临床情景,能激发学生讨论;信息量和复杂程度适当[3]。但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案例偏难,语言文字描述不好理解。因此,适用于不同民族护理专业学生的PBL案例设计是今后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5.2 教学模式改革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关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互动性、研究性、合作性学习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小组讨论能引导和启发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认为,PBL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希望增加PBL教学机会。PBL教学顺应了学生增强创造性、自主性的学习要求。

PBL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是对教师固有思维模式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习惯的挑战。如何将PBL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常态教学模式,案例设计是关键,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PBL案例设计及效果评价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

[1]吴殿朝.PBL教学价值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42-43.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推进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S].2012.

[3]李丹,林平,赵振娟.《内科护理学》PBL教学中促进小组功能发挥的教学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59-61.

G424.2

B

1671-1246(2014)23-0065-02

注:本文系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13XYFG1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模式护理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