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教学生足球训练中传球技巧的掌握

2014-04-05 05:38肖本松蒲世红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脚背接球踢球

肖本松,蒲世红

传球是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据统计,一场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传球可达500次左右。各种巧妙的战术配合又取决于传球的技术能力。实践证明,传球是进攻战术的“纽带”,是各种战术组合的必经途径。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它是攻方队完成战术配合,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传球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比赛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通过对高水平传球一般原则进行分析,结合现代足球比赛中优秀传球技术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提高体教学生在足球训练中对传球技巧的掌握。

1 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

作为运动技能,单个或多个动作来完成某些任务构成的作业系统,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运动技能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1 认知——定向阶段

在认知——定向阶段,动作初学者往往显得呆板,反应迟钝,不稳定,不协调,多余的动作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应提醒行动学习者必须有意识的控制。在这一阶段,每一个动作教师示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技能。学生通过与自己的行动进行比较,在行动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创建学习情况的认知技能,包括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认知作用的更好技术形成了面向陈述性知识为辅的现代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学到教训,特别是“什么”和“怎么做”和程序性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建立一系列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由于技术仍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所以初学者往往会忘记在运动中的转换和交替,动作之间连接会短暂停顿,他们完成的动作已经大幅回落,但没有完全消失,稍微分心,而且还会出现错误的操作;在操作前不必要的动作在这阶段逐渐减少[1]。这时,练习者的心态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和坚定的行动出现,他们能够评估自己的行动,并根据自己的行动来纠正他们的技能。

1.3 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由于技能已经完善,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这种技能去完成自己所面临的各种运动任务。以后,随着新任务的出现,又会产生掌握新技能的要求,技能便从一个水平向更高水平不断发展。因此,技能的完善是相对的。应该鼓励学生们自己去尝试、实践新的练习。当掌握练习后,可以要求他们发明与之相应的新的练习形式。为了鼓励学生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必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可以把所有协调性练习(包括专项协调性练习)安排到训练的不同阶段,可以用作热身练习,也可以作为训练的重点,还可以成为阶段性训练的一部分。

2 传球技巧的基本原则

2.1 意图要隐蔽

传球的意图要隐蔽,是为了获得传球的机会。使同伴队员在有利的位置接球或趁虚而入直接突破射门。比赛中由于防守队员对有球区域的观察特别敏感,因此持球队员传球后被防守队员抢断或破坏,往往是因为暴露了自己传球的意图。所以无论何时持球队员都要隐蔽自己的传球意图,包括通过传球的移动,方向等等都要隐蔽,他们甚至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隐藏他们的真正意图,获得良好的效果[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传递动作要快、善变。

2.2 目标要准确

传球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对人传和空档传两种。由于比赛中接球队员摆脱接球时,为了占据有利的位置:1)在就近区域可以向前或向后跑位,也可以向左右两侧或斜方向策动;2)在各个方向的远端可以向空隙插上。所以传球的目标就有左右、前后,有远有近,传球的路线有长有短,有高有低。传球的目标主要是围绕进攻、射门的方向迸行。根据比赛的需要也可横传、回传(通常叫“倒脚”)[3]。 横传、回传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球,调整比赛的节奏,寻找时机,组织进攻。当然过多地横传和回传是不符合现代足球比赛快速要求的,而单一的向前或向空档传也同样难以收到战术效果。所以两者要结合运用。在传球目标的选择上还要注意传给各个接应点中能给予对方威胁最大的同伴队员,有利于控制球;或有利于快速突破。

2.3 时机要恰当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争夺越来越激烈,传接球调整比赛的节奏感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对持球队员来说,何时传球,传向何方,采用什么方法传球都是十分讲究的。场上接应队员的积极跑动创造出传球的空档,传球不及时,空档就会立即消失。一般来说,控球的队员出球越慢越难找到传球的空隙。即使勉强出球,成功的可能也很微小。但也不能求快而不负责任的传球,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时特别是在禁区附近区域,为了使防守队员偏离自己的位置,从而造出空档和造成局部地区本队人数上的优势,就要吸引防守队员上来抢球。在本方后场抢得球后发起进攻,就可以迅速将球传到突击点打快速反击,再有时前卫得球边锋切进,边锋速度虽快但位置靠后,此时就需前卫控制一下传球的时间等等。传球要及时,必须根据比赛场上不断变化的情况合理掌握,在这个方面传球还要注意到接球队员的位置、跑动方向、接球习惯、配合要求以及接球后的处理余地等。

2.4 力量要适中

根据传球路线的距离,方向和团队运行速度与其他具体情况,掌握好传球的力量,对接球队员处理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适度的力量有利于其他同伴队员,迅速采取下一步的战术。一般来说,当接球队员被对方紧逼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传球的力量稍大些,而且最好传地滚球,以免中途被对方断截;当摆脱了防守队员,而且前面又有较大的空档,此时传球应有一定的提前量,做到人到球到,快速连接下一个动作,当出球路线被挡时,除了利用假动作或带球拨出空档外,还可以运用弧线球技术传球。比赛中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传球,都同传球的力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传球的力量大小、路线高低都要根据比赛场上的实际情况和战术的要求来决定。还应视气候、场地等因素。

2.5 配合要默契

构成整个战术配合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传球。优质的战术配合,直接取决于理解传球技巧的队员之间的程度。在比赛中配合默契,有传必接,和防守不失误,我们可以把握比赛主动权。配合不默契,有传无接,有接无传,徒劳无效。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围绕本队的战术打法,队员之间互相了解,意图明确,以接应引导传球,以传球指挥跑位,局部地区和全场各位置队员策、拉、插、切,这样传球的接应点多,变化也多,十分灵活,整个场上就活跃起来了。不仅队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自信心也增强了,并且心理上能占据优势。传球的意图,传球目标的选择,传球力量的掌握,队员之间的配合等都须建立在观察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对传球的诸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要适应比赛的需要,也必须进一步增强上述内容的训练。

3 现代足球比赛传球技术的特点

足球战术的不断发展,对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全攻全守型的战术打法,使传球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有如下三个特点。

3.1 传球技术日趋全面

全攻全守的战术打法运动员活动范围就大大增加了。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运动员就必须具备各位置职能的技术。除了能用各种脚法的摆、弹、推、踊、搓、削等外,还能熟练地应用脚内、外侧弧线传球技术。弧线传球具有较大的突然性和隐蔽性。世界球王贝利运用“侧弧线”、“上弧线”、“下弧线”传球颇有独到之处,世界杯赛的弧线球射门得分也是屡见不鲜的。此外,为了争夺空间,取得空中优势,头顶摆渡传球技术也不断得到各国的重视。

3.2 传球技术与战术意识的结合越来越密切

传球要和战术意识相结合一直是客观存在的。比赛场面错综复杂,什么时候传球,是传高球、地滚球、平定球或是弧线球,传球距离的长短,传球力量的大小,传球的方向路线等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战术意识。没有战术意识的盲目传球,是很难在进改中起到积极作用的[4]。另外传球的时机对调节进攻的速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第十九届世界杯赛的录相观察,意大利、巴西等队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进攻节奏调节的非常合理。该快时突如其来的传球,使对方难以捉摸。没有突破机会时,稳妥地倒脚传球寻找机会,不轻易失球。这些都是集体智慧和队员个人战术意识的结合。

3.3 传球技术实用简练、灵活多变

实用简练是当前世界足球技术发展的趋势。华而不实的表演技术,已被人们所抛弃。实用的技术是经过实践的检验的。目前世界比赛中一次传球的次数大大增加了。一次传球的出现,使进攻战术在瞬间起变化,使防守队员不容易洞察传球的意图而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一次传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闪电般”的摆脱、富有战术意识的跑位接应,这样就能加快攻击的速度。从第十九届世界杯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长传或短传,强攻或转移进攻,还是快速反击或中路传切突破,传球技术都是围绕快速多变、实用简练特点进行的。

3.4 对抗性的传球技术大大得到加强

现代的足球比赛,尤其是影响较大的锦标赛,在时间与空间的争夺上是非常激烈的。传球技术必须经得起剧烈对抗的考验,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作用。从第十八届世界怀的决赛,各队大多采用全场紧逼盯人防守,到第十九届世界杯十六强的比赛中,双方的紧逼拼抢更为激烈。传球都是在快速的跑动、凶猛的紧逼抢断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传球技术必须适应比赛的需要,必须提高队员个人的作战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传球技术的准确性,使传球在比赛中发挥其威力。

4 足球教学中的传球技巧掌握

4.1 脚背传球技巧的掌握

脚背踢球不像脚内侧传球那样容易,为了使做技术动作达到完美一定要多练习。踢球脚脚趾指向地面,这样在脚背触球时可使作用力通过球水平中线。击球作用力也应通过球的垂直线,这样可以使球平直飞行。若脚趾不指向地面,踢球脚的触球部位将在球的中部与底部之间,球将飞离地面。踢球脚靠近足球时,足靴应该与垂直线呈30°角。支撑脚的选位应与球平行,距离球 10—15 cm,否则触球部位将在球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踢出的球将飞离地面。

4.2 脚内侧传球的掌握

“推传“是传出准确的近距离地面球的最可靠技术 。踢球脚,脚外转并使触球的足弓部分以正确角度对准来球路线,踝部要紧张且保持坚硬这样可以传出低平球,足弓触球时应使作用力通过脚的水平中线,支撑脚的放置应与球的侧方有足够远度以保证踢球脚的自由摆动,眼睛应注视球且头部保持稳定。

4.3 脚背外侧传球的掌握

脚背外侧传球是那些球员希望达到高水平的必备武器。在密集的情况下,适用于短距离传球技术,极其隐蔽。通过要领,打长途脚背传中球周围的后卫外:打脚的摆动和水平切片由内向外从身体到右脚打,以右脚踢球为例,脚触球部位应在左中部,这样就可以使球的旋转和显示由左到右,击球的作用力应通过球的水平中线,以确保球的飞行,而且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支撑腿侧被放置在一个小球,这有助于发挥后摆脚[5]。

4.4 脚背内侧传弧线球的掌握

这种传球技术不要和脚内侧推球技术混淆,脚内侧的距离传球能力无论做长短距离都可以应用,而且可以有一个非常强的旋转和飞行的弧线。传球的要领:踢球脚要由内向外横削球,有一个外部的腿蹬到右脚的处理,以右脚踢球为例应以第一足趾关节部位,打脚背右中央,可以使球从球左中间飞过,使右转速为圆弧,以确保低平球。

5 小结

根据学生在传接球时观察不仔细、停死球、传出球后不运动的现象,体教学生需要进一步快速的加强传递和有目的的合作,在教学中需要强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各种观察能力水平和传接球动作的同时,进一步的加强他们没有球的跑动,控、带球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各种传球脚的运用方法、时间、力量、等各项技术能力水平。

[1]查尔斯·休斯(英).足球战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田 庄,彭 成.试谈足球比赛中的一次触球[J].山东休育科技,2004 ,6(1):39-40.

[3]杨次榆,向自力.足球传球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 —第14届世界杯足球决赛传球情况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47-49.

[4]付 宏.足球基本技术练习方法[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脚背接球踢球
踢球
提升射门力量训练五则——以脚背正面踢定位球为例
基于“学、练、赛、评”小学足球课堂教学策略——以水平二(三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为例
水平二(四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案
大树的日常
脚背上的画
例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
剖析几何体与其外接球问题
学习、踢球两不误
像梅西那样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