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肉牛养殖现状调查分析

2014-04-05 15:01刘思当程子龙毕云霞宫本芝林雪彦朱立贤岳瑞超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2期
关键词:架子牛场养牛

刘思当 程子龙 毕云霞 宫本芝 林雪彦 朱立贤 岳瑞超

(①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②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院 ③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

目前山东地区肉牛养殖主要以中小规模的肉牛育肥养殖场/户为主,自繁自养场、肉牛繁育养殖场相对来说比较少,为相应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牛创新团队关于开展“2014年山东省肉牛发展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山东地区肉牛养殖现状,2014年7月笔者对山东青州市、梁山县、新泰市50余家农村肉牛养殖场(户)以及东营市规模化肉牛繁育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调查,重点考察了山东农村肉牛养殖场/户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肉牛品种、饲草饲料、疫病防控、养殖成本等,分析各种养殖模式的利弊及养殖效益,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为我省乃至我国肉牛养殖提供一些帮助。

1 中小规模肉牛养殖场(户)的现状

1.1 基本养殖情况

调查发现,目前山东农村地区肉牛养殖场(户)以小规模为主,存养量一般不高于100头,多在50头以内,但养殖规模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以架子牛育肥为主,但有些养牛场/户正尝试自繁自养模式,也见到了犊牛育肥、牛贩子周转养殖、淘汰母牛育肥等养牛模式。养牛场均采用栓系式饲养,这样可减少牛只的活动,从而减少了能量消耗,提高了饲草饲料的利用率。

1.2 养殖模式及利弊分析

1.2.1 肉牛育肥养殖 目前山东农村地区肉牛养殖以育肥养殖场/户居多,不同的养殖场(户)选择育肥肉牛的阶段不尽相同,主要分为犊牛育肥和架子牛育肥(分为12月龄左右的公牛育肥和淘汰母牛育肥等)。(1)犊牛育肥养殖周期比较长,刚断奶的犊牛容易发生疾病,前期需要精心饲养管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犊牛容易生病或死亡造成一定的损失,有一定风险。但是犊牛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育肥效果好,成牛的肉质比较好,适于有经验并且资金充足的育肥场。架子牛育肥分为12月龄左右的以公牛为主的青年牛育肥和年龄较大的淘汰母牛育肥,12月龄左右的青年牛日增重高,患病率低,饲料转化率高,育成牛的肉质也比较好,但是需要较高的购牛成本;淘汰母牛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经济效益等均比较差,因此该育肥模式已显著减少。(2)育肥养殖场/户主要从东北、内蒙古、西藏等牧区购牛,部分养殖场/户的也从本地采购架子牛或犊牛育肥。其中“北繁南育-北牛南调”、“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模式是目前山东农村地区肉牛养殖的主流。该养殖模式主要缘于山东本地母牛养殖数量少,所提供的肉牛数量远不能满足肉牛育肥场/户的需求,因此这些肉牛育肥养殖场/户不得不从东北、内蒙古、西藏等路途遥远的牛源地购牛;再者,肉牛养殖场/户也有山东本地肉牛不如外地牛抗病力强、长势快的观念使然,喜欢舍近求远,从外地购牛。当然,从外地长距离调牛无形中增加了养殖的成本和运输的风险。(3)山东农村地区养殖的肉牛品种主要是本地牛与外来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的西杂牛,主要是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的杂交后代。西杂犊牛初生体重、平均日增重、育成后的体重等生产指标均有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更适于育肥,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4)架子牛育肥养殖场(户)的养殖规模一般在50头以内,也有超过100头以上的大户,肉牛养殖地区具有丰富而廉价的玉米秸秆、花生秧、地瓜秧、野草、啤酒糟、玉米、麸皮等饲草、饲料原料,饲养人员全是家庭成员,牛场多建在村头,或由村内旧院改造。农村小规模养殖户能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牛粪便于销售利用,不计人员成本。实现了养殖成本的最低化。

1.2.2 牛贩子周转养殖 经调查发现在农村出现了部分牛贩子周转养殖场,牛贩子周转养殖分为两种:(1)自己有育肥圈舍,收购架子牛,一部分卖给周围养殖户,一部分自留育肥,去留取决于架子牛的行情,架子牛行情好就卖,不好的话就自己留养;(2)单纯从牛源地或者本地育肥场(户)购进架子牛,然后再转手卖给他人饲养,挣中间差价,实际上是肉牛周转场。由于牛贩子长期贩牛,对架子牛的选择和运输有丰富的经验,懂行情,善经营。这样既方便了育肥场(户)购牛,又减少了购牛的风险,实现互利共赢,对刚起步的小规模养殖户具有很大的帮助,应予以支持。牛贩子周转养殖场对各种年龄段的牛都收购,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感觉价格合适就收。但牛贩子养殖场重经营轻饲养,养殖环境及饲养管理水平一般较差。因此留养牛的育肥效益不好。牛贩子周转养殖场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没有专门的周转场,不能把自己留养育肥的牛与流通交易的牛分开饲养,场内牛群流动性大,这就为疫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自己的牛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2.3 自繁自养场或犊牛繁育场 (1)随着架子牛的价格不断攀升,部分农村肉牛养殖场/户开始饲养母牛,进行自繁自养或专门繁育犊牛,由于种牛养殖周期长,要经历妊娠、生产、犊牛培育等阶段,资金回笼周期较长,养殖规模一般不大,多为10~20头母牛的规模。由于养殖规模小,新生犊牛数量少,加上牛个体价值高,养牛户均能做到对母牛认真饲养,对犊牛精心护理,犊牛成活率很高,一般不会死亡,如新泰市某种牛养殖户,养殖能繁母牛16头,近4年已繁育60头犊牛,全部成活。由于养牛户注重良种杂交(均使用优质冻精颗粒),繁殖的犊牛长势好,犊牛断奶4个月后体重可达到200kg,卖犊牛或留养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小规模自繁自养模式是我省农村肉牛养殖的适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加以引导、扶持发展。(2)自繁自养户由于自己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又缺乏真正懂牛病的兽医,养牛户不太懂母牛产后护理和适宜的饲养管理,种牛的饲粮搭配不够科学,易造成营养缺乏,影响发情。另外种牛常患易造成不孕不育的产科疾病(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由于缺乏专门的产房和犊牛保育室,母子混养在一起,犊牛舍保温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这就增加了犊牛的养殖风险。自繁自养牛场/户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母牛产后不发情,发情后配种率不高,胎间距较长,犊牛常发生腹泻和呼吸道疾病。

1.3 养殖效益

1.3.1 效益计算 (1)肉牛育肥养殖场/户的养殖成本主要在于购牛费,目前200kg左右的的犊牛需要8000元左右,每天每头牛的饲草饲料的成本平均为12元,按照肉牛育肥场(户)提供的数据平均每月长35kg,从200kg长到600kg出栏需要11.4个月,整个育肥期的饲料成本大约为4104元,按照现在出栏活牛的平均市场价格26元/kg,每头活牛平均为15600元,每头牛的利润平均为3496元(其中包含人工费、水电费、药品费等)。(2)自繁自养场/户,繁育犊牛4月龄体重可达到175~200kg,母牛和犊牛一共所需要的费用为4500元左右,此时犊牛价值为7000~8000元,若直接卖犊牛的话,养殖一头母牛的年利润大约为2500~3500元;如果留养育肥出栏需要的饲草饲料费约为4104元,那么平均每头牛的利润为5996~6996元(其中包含人工费、水电费、药品费等)。(3)牛贩子周转户买便宜的牛再以稍高的价格倒手卖出,据牛贩子讲每头牛平均赚300元左右,价格不合适则自己留养育肥,因此这些牛贩子的利润则波动较大,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牛贩子周转户能做到只赚不赔。

1.3.2 效益分析 (1)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利润的计算是在没有重大疫病发生或牛只无意外伤亡的情况下计算得来的。所以,疾病是决定牛场是否盈利的另一关键因素。(2)从数据看,农村肉牛养殖场(户)的效益较好。综合分析,主要得益于低饲养成本和牛的低伤亡率。调查发现,这些场(户)饲喂的玉米秸秆、花生秧、地瓜秧、野草、啤酒糟、白酒糟、玉米等,饲草、饲料原料成本低于规模化肉牛育肥场,整个育肥期只补充少量全价配合饲料,平均的饲养成本控制在12元/d·头左右,但平均每头牛每天仍能增重近1.5kg,这主要得益于养牛户选的牛多为西杂牛,架子牛或犊牛的健康状况良好,因此育肥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较高。这些养牛场(户)的牛舍简陋,为自己亲手所建,建设成本很低;牛粪在当地的销售价格普遍较高,平均每头牛每天产生的牛粪价值一元,增加了养殖场的收入;自繁场能选用优质品种冻精颗粒,请经验丰富的配种员配种,保证了良种繁育;尤其是饲养管理人员都是家庭成员,畜主个个辛苦能干,对牛呵护有加,精心管理,不计劳动成本,另外养殖规模较小,相对于大规模养殖场比较容易管理,因此养殖效益还算可观。可以说肉牛养殖是农村地区风险最低的养殖业之一,是前景最看好的家庭牧场发展模式。

1.4 疾病

据调查得知肉牛常患的疾病主要有牛运输热、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毒性腹泻、肺炎、结核、布氏杆菌病、风寒感冒、瘤胃积食、肢蹄病、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等。有时会发生流行热及其他烈性传染病。由于牛场规模较小,隔离条件较好,注重单个治疗或因病实施紧急屠宰,不把隐性感染的牛(包括布氏杆菌病)当做病牛,也不进行疫病检疫。所以,牛场主都不认为牛群会有大的疫病发生。有的牛场不注重牛结核和布氏杆菌病的检疫;部分牛场不免疫任何疫苗包括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口蹄疫疫苗,对疫病麻痹大意的思想严重,存在较大的疫病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

1.5 建议

1.5.1 畜主要懂行情,善经营 首先养牛场/户要了解自己的财力和能力,真正做到适度规模,量力而行,养牛既需要财力,更需要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其次要根据拟购牛的价格和育肥牛的市场行情选择合适的育肥方式。养殖户要通过各种渠道搞好市场行情调查预测,根据市场预测分析,确定购牛的类型(犊牛、架子牛、成年淘汰牛),把握上牛的时机。如可在育肥牛市场价格上涨前选购架子牛,采取短期高精料强度育肥,提高牛的日增重,缩短生产周期,尽快出栏,卖个好价钱,增加收益;活牛市场价格要下跌时,及时出栏肥牛,多饲养母牛和犊牛,选择适当的日增重,采取低精料吊架子育肥,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牛价上涨时再采取高精料强度育肥,以此来规避市场风险。

1.5.2 引进或选育良种母牛,实现自繁自养 随着架子牛的货源紧缺,价格不断上涨,本省肉牛养殖场(户)应改变外地购牛育肥的传统养牛模式,逐步发展自繁自养、快速育肥模式,通过引进或选育良种基础母牛,自己培育犊牛育肥,建设现代化家庭牧场,通过合作社组织,打造优质肉牛规模化养殖基地。这样既减少了运输带来的疫病风险,又能降低购牛成本,良种肉牛出肉率高,肉质好,相应的养牛回报率高。

1.5.3 注意牛舍建设,改善养殖环境 农村肉牛养殖场/户的牛场或牛舍大多过于简陋,无法做到冬暖夏凉,更缺乏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有的牛场人、牛、狗自由进出,粪尿四溢,臭气熏天。地方政府要对肉牛养殖场/户给予养殖用地支持,所建牛场要科学选址,起码要与村庄保持一定的距离,牛场用地要办理土地流转,场主要到工商局办理家庭牧场登记手续。牛场规划、建设要科学合理,注意种养结合,从根本上改善养牛环境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5.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肉牛养殖户大多缺乏科学养牛知识,既不懂科学养牛技术,又缺乏养牛经验,更无可靠的技术依托。牛产业技术体系要与肉牛养殖集中地区的畜牧局、养牛养殖合作社加强联系,定期举办肉牛科学养殖与疾病防治培训班,并建立长期的咨询服务机制,对养殖户传授肉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当好农村广大养牛户的参谋顾问及可靠的技术依托。养牛养殖户急需饲料配制、养殖环境改善、精细化饲养管理、疫病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另外,养牛户也急需了解与肉牛养殖有关的市场信息,学习现代养殖企业的经验理念。值得庆幸的是在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牛产业创新团队在首席专家董亚娟教授的带领下,在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本省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1.5.5 加强牛病检疫防治工作 养牛地区非常缺乏真正懂牛病的兽医技术人员,县以下兽医站严重缺乏牛病检测化验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肉牛的采购、饲养、出售过程中无真正意义的疫病检疫,甚至对牛结核、布氏杆菌病这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检疫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牛场从未进行过牛口蹄疫疫苗的免疫,肉牛的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以及趾蹄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对肉牛健康养殖构成了严重危害,疫病风险、食品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1.5.6 肉牛场要强化数字化管理 肉牛养殖场/户应及时对牛称重,计算饲料消耗和饲料转化率,适时调整出栏时间,及早淘汰增重慢、饲料投入不及增重收益的牛,以确保养殖的最大收益。

1.5.7 与屠宰场、食品加工厂实现良性对接 通过与屠宰场加强合作,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为屠宰场提供优质活牛,签订活牛出售最低保护价,既解决了活牛销路问题,又规避了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保证肉牛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规模化肉牛育肥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梁山县是本省肉牛养殖大县,目前肉牛存栏量3万多头,去年同期存栏量曾达5万多头,与去年相比下降了40%。梁山县以100头以上的规模肉牛场居多,绝大部分都是架子牛育肥场。考察了30家较大规模的肉牛场,重点考察肉牛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养殖效益。

2.1 基本饲养情况

调查发现,购买的架子牛或犊牛主要来自为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牧区,梁山县养殖的肉牛品种很杂,可以说什么品种都有,有不同血统的西杂牛,也有不少地方品种,整体来讲生长性能参差不齐,饲料回报率不是很高。牛场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当前屠宰场杀牛积极性不高,活牛出栏价格较低,但是购买架子牛或犊牛时的价格又较高,养牛效益较差。常见疾病主要是运输热、前胃病、胃肠炎、呼吸道疾病、趾蹄病,正常情况下死亡率一般不高于2%,但高于小规模养殖户。

2.2 主要反映的问题

场主反应最多的问题是今年养牛不挣钱,与以往相比饲料成本、购牛成本、人工费均有所提高,而活牛出栏价格与以往持平甚至偏低。养殖成本增加,卖牛价格不变或者降低,导致肉牛养殖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据养殖户介绍,现在150kg左右的犊牛成本为7500元左右,100kg左右的犊牛成本为甚至高达6000元,而两年前100、150kg的犊牛成本分别为4000、5000元;两年前活牛出栏价格为25元/kg左右,现在基本也是维持在在这个水平。这些养殖规模较大的肉牛场需要的周转资金较大,大部分都有贷款,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养殖成本,养殖场迫切希望在资金上得到政府的帮助,最好能够得到政府的贴息贷款。

3 山东地区繁育牛场养殖状况

目前山东地区自繁自养肉牛场、肉牛繁育养殖场(户)相对较少,为了解山东地区现在的肉牛繁育养殖场的情况,考察了东营市肉牛繁育养殖场,重点考察了肉牛繁育模式、养殖现状、养殖效益等情况。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丰富,青贮玉米、耐盐碱大豆种植面积广,能为肉牛养殖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1 养殖模式

考察的某肉牛繁育场占地400多亩,基础母牛2000多头,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公司专业繁育犊牛,达到一定体重以后由农户专门负责育肥,该公司有自己的肉牛屠宰场,等肉牛育成后公司回收屠宰加工,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既带动了周围农户发家致富,又解决了公司人员、场地缺乏等问题,分散育肥还减少了疫病风险,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良性互动。

3.2 养殖状况

该公司养殖的品种以鲁西黄牛为主,另外还有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等。主要使用的饲草饲料包括青贮饲料、豆粕、玉米、麸皮、棉粕等优质原料,这一点要比个体养殖户做得好。据生产场长介绍,犊牛出生体重为40kg左右,控制在两个半月断奶,8个月体重达到300kg左右,月增重达到35kg,涨势还是比较快的。养殖场一般从山东本地或者东北、内蒙古等地精选架子牛作为基础母牛,繁育母牛由公司集中饲养,在公牛体重达到300kg以后由合作农户负责育肥,在农户家里育肥半年左右,体重达到600kg。

3.3 疾病与防疫状况

该场每周对全场消毒1次,并且设有专门的隔离舍,对新购进的牛只隔离观察3个月,确定没有疾病以后再与原来的牛只并群饲养。每年3月份与9月份各防一次口蹄疫疫苗,流行热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决定是否免疫。由于饲养管理好,很少有疫情和重大疾病的发生。母牛产犊后一个半月配种,配种率达到80%,因生殖系统疾病淘汰的母牛占2%,母牛流产率达到5%,生殖系统疾病治愈率也不是很高,母牛配种3次以后仍配不上的话,则采取育肥淘汰措施。牛舍保温防寒措施做得好,护理到位,犊牛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高,存在犊牛腹泻的情况,治愈率很高,基本用药后就能见效。

3.4 养殖效益

(1)该场主要饲喂青贮、玉米和豆粕,每头母牛每天所需要的饲料费用平均为10元,平均胎间距12个月,每头母牛每年所需要的费用为3600元,另外从断奶到出售架子牛,每头犊牛每天所需要的饲料费用平均为6元,从断奶到架子牛出售需要6个月,每头犊牛所需费用为1080元。架子牛的价格为40元/kg,平均体重为300kg,每头架子牛的售价为12000元,除去饲料费4680元,药品费200元,那么每产一头牛的利润为7120元(含人工费、水电费等)。(2)农户购买一头300kg的架子牛所需费用为12000元,到出栏600kg左右需要6个月的时间,每天每头牛所需饲料费用为10元,每育肥一头架子牛所需要的饲料费用为1800元,出栏活牛售价为26元/kg,每头活牛价值15600元,每育肥一头活牛的利润为1800元(含人工费、水电费、药品费等)。

3.5 体会

规模化肉牛繁育场的饲养管理、牛舍建设、疾病防控、饲粮搭配等相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更趋于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公司加农户的饲养模式便于统一化饲养、管理,有效化解疫病风险和粪尿的环境污染。由于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公司可以专门配备经验丰富的兽医师和配种师,育肥后的活牛便于统一进行屠宰加工,有利于食品安全控制和品牌打造,拥有价格优势,可以提高养殖场的收入。但是养殖场建设成本、管理成本、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等略高于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

猜你喜欢
架子牛场养牛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县长的“架子”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
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名为FIELD的极简架子
伤感
呼和浩特某牛场牛乳房炎的调查及诊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