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概况

2014-04-05 14:13刘耀岽邓振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董氏奇疗程针灸

刘耀岽,邓振兴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康复教研组,广东 肇庆526020;2.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肇庆526020)

董氏奇穴作为当今台湾四大针灸流派之一,近年在大陆针灸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杨维杰、邱雅昌等董氏奇穴传人在大陆开办培训班之后,董氏奇穴的应用越来越多。兹就近10年董氏奇穴在临床各科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1 骨伤科病症

颈椎病。王文炎[1]将颈型颈椎病9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针刺重子、重仙穴,对照组针刺风池(双)、百劳(双)、天柱(双)、肩井(双)、后溪(双)。两组NPQ、Mcgill量表、NPQ量表和Mcgill量表等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治疗组相比对照组NPQ量表与Mcgill量表评分无明显升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肩周炎。郭小云等[2]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董氏奇穴治疗,主穴取健侧肾关,肩前痛者配患侧三间,肩后痛者配患侧后溪,肩外侧痛者配患侧中渚。对照组用超短波电疗机治疗。结果治疗10次,治疗组愈显率77.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愈显率47.5%、总有效率70%。

急性腰扭伤。牛朝阳等[3]用动气针法针刺董氏灵骨、大白两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60例。结果,1次治疗治愈135例,2次治疗治愈25例,总有效率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朱庆军[4]将78例随机分成两组,奇穴治疗组取灵骨、大白、腕顺一穴、腕顺二穴、明黄、天黄、其黄。患者先取侧卧位,医者施以腰部斜扳法左右各1次,再作患侧下肢的后伸扳法三次。次取仰卧位,将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先用28~30号1寸毫针直刺灵骨、大白或腕顺一穴、腕顺二穴(两组穴位隔天轮流取之),再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明黄、天黄、其黄(合称上三黄穴),施以提插、捻转补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总有效率97.5%。

膝骨性关节炎。张素玲等[5]用董氏奇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取董氏奇穴三金穴(金斗、金吉、金陵),每隔2~3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96.7%。

跟痛症。赵宇翔等[6]取五虎4,五虎5治疗跟痛症60例,痊愈35例,好转24例,无效1例,有效率98.33%。治疗最短1次,最长6次,平均2.9次。其中1次治愈21例。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高志勇等[7]缪刺五虎1、五虎2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2例,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方法是向骨直刺2~5mm,直达骨面,留针30min,嘱患者缓慢活动患侧腕部,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愈22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治疗最少3次,最多3个疗程。

2 内科病症

咳嗽。朱庆军等[8]治疗咳嗽100例,取主穴为水通、水金,配穴为鱼际、太渊、尺泽,一般双侧取穴。先用30号1寸毫针由内向外分别斜刺入水通、水金1~5分,或用30号1.5寸毫针由水金向水通方向行皮下透刺约1.5寸。然后根据就诊时间加针配穴,上午刺鱼际,中午刺太渊,下午刺尺泽。主要以捻转手法行气,得气后留针30~45min,每15min可施以行气法1次。每日1次,每周连续针5次,15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40例(40%),好转55例(55%),未愈5例(5%),总有效率95%。

失眠。艾欣等[9]用董氏奇穴怪三针治疗,正会穴、鼻翼穴(左侧)、次白穴(右侧)。治疗45例,总有效率91.1%。

中风后遗症。余康潮等[10]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董氏奇穴主穴取健侧灵骨、大白、中九里和双侧肾关(天皇副穴)。舌强不语加商丘、正会,肩痛加健侧侧三里、六完,中风手拘挛加健侧重子、重仙。穴位可依据病情及体位酌情增减。大白向同侧灵骨齐刺0.5~1寸,灵骨向同侧重仙齐刺1.5~2寸,中九里直刺1~2寸后左右各旁开1寸向其齐刺,肾关向后肾经方向刺1~2寸。得气后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同时嘱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肠易激综合征。冯春生等[11]治疗肠易激综合症30例,用针刺门金(双侧)、火主(双侧)、肠门(双侧)进针,改善率70.13%。

顽固性呃逆。马良福等[12]取心膝穴、天士穴、空前穴治疗顽固性呃逆21例,患者仰卧治疗床,针刺一侧天士穴、心膝穴、空前穴,留针30min,其间嘱患者深呼吸,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21例均痊愈(呃逆停止),16例针刺3次痊愈,5例针刺10次后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偏头痛。杨传崇等[13]将4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董氏奇穴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为主,双侧取穴。穴位常规消毒后,董氏奇穴之侧三里、侧下三里及中九里,均采用毫针直刺,根据形体胖瘦不同,针至1.0~1.5寸,患者有强烈放射性胀痛感时行快速捻转泻法,每min200转,每10min行针1次,留针45min。对照组用尼莫地平40mg,1日3次口服。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体息2天后进行下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8%、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尿频。张倩等[14]治疗30例尿频患者,针刺单侧还巢穴,总有效率96.67%。

糖尿病。谷建林等[15]将4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用董氏奇穴针灸治疗,取穴地皇穴(双侧)、肾关穴(双侧)、人皇穴(双侧)、通肾穴(双侧)、通胃穴(双侧),针刺地皇穴、人皇穴、肾关穴以向内45°进针,通肾穴、通胃穴垂直进针,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30min,隔15min捻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3%、对照组60.0%,降血糖作用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焦虑症。张洪等[16]将325例地震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和对照组139例。治疗组用针刺董氏奇穴上三黄为主,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4%、对照组93.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1.6%、对照组33.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3 妇儿科病症

痛经。黄幸珍等[17]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取妇科穴、还巢穴、双内庭穴。每星期针2次,8次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总有效率90%。

小儿腹痛。常正云[18]用四花中穴、四花下穴、四花副穴、腑肠穴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34例,总有效率97.6%。

4 皮肤科病症

手掌皲裂。胡波等[19]采用董氏奇穴“木穴”治疗手掌皲裂,总有效率87.0%。

5 外科病症

痔疮。陆建中[20,21]治疗痔疮,处方1为针其门、其角及其正三穴。处方2为刺上、下俞穴、双奇、正阳、三权、三灵、三弼、木枝、木陵、火灵等穴。

术后尿潴留。蓝仙美[22]将69例在腰麻下行混合痔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董氏奇穴组)和对照组(哈乐胶囊口服组),试验组予针刺董氏奇穴之“三皇穴”:天皇副穴(肾关)(直刺一到两寸)、地皇穴(45°斜刺一到一寸八)、人皇穴(三阴交)(直刺一寸五),留针20~30分钟,对照组予哈乐胶囊口服。结果针刺董氏“三皇穴”治疗痔术后尿潴留,能缓解腹胀、尿急等尿潴留症状,与哈乐胶囊口服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相对起效时间较慢,提示董氏奇穴可能是痔术后尿潴留的又一有效治疗方法。

6 小 结

董氏奇穴临床报道类的文献整体上质量较高,大部分临床观察都设立了对照组,具有一定数量的病例数,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董氏奇穴在临床各科的文献以骨伤科的数量较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目前针灸科的主要病种多为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等病种,内、外、妇、儿科的病种相对较少。

董氏奇穴著作主要有《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董景昌)、《董氏奇穴针灸学》(杨维杰)、《董氏奇穴实用手册》(邱雅昌),《董氏奇穴精要整理》(王敏)等。文献报道中的董氏奇穴处方基本上是上述几本著作中的经典处方。提示董氏奇穴研究在大陆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临床研究大多是取用董氏奇穴中的经典处方加以临床验证。在研究的初级阶段,这种较大样本的观察无疑也是很有意义的,可以为董氏奇穴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让更多的医生在临床中加以实践,从而促进董氏奇穴进一步深入研究。

董氏奇穴在大陆的流传时间不是很长,学习董氏奇穴的医生在之前大多已经学习过传统针灸或其它理疗技术,因此学习董氏奇穴之后会试图将董氏奇穴与其原来所学的医疗技术相结合来治疗疾病。如董氏奇穴配合十四经穴、灸法、刺络放血法、拔罐、推拿、刮痧,董氏奇穴配合中药内服、外洗,董氏奇穴配合耳穴、平衡针、浮针,董氏奇穴配合TDP、牵引法、功能训练等。董氏奇穴与其它疗法结合治疗疾病研究,将给董氏奇穴注入新的内容,或将引起董氏奇穴的变革。

董氏奇穴理论方面的文献甚少。董氏奇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不多是正常情况,不必急于求成。针灸的临床疗效是其生命力的关键,只有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坚实基础上,理论研究才会有价值。

[1]王文炎.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2]郭小云,张敏.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2):24-25.

[3]牛朝阳,邓友章,孙永强,等.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44,46.

[4]朱庆军.针刺董氏奇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光明中医,2009,24(7):1415.

[5]张素玲,王舰.董氏奇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J].中国针灸,2010,30(5):358.

[6]赵宇翔,王旭,赵晓光,等.董氏奇穴治疗跟痛症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46.

[7]高志勇,牟春玲.缪刺五虎穴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J].中国针灸,2011,31(9):860.

[8]朱庆军,张海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咳嗽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6):53-54.

[9]艾欣,桂伟,吴松.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8):27.

[10]余康潮,陈俊琦,黄焕琳,等.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2):179-180,187.

[11]冯春生,梁尧.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43-44.

[12]马良福,鄂丽丽,邱群坤,等.董氏奇穴加经验穴治疗顽固性呢逆21例[J].中国针灸,2010,30(6):516.

[13]杨传崇,徐勇刚.董氏奇穴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125.

[14]张倩,李应昆,沈润斌.董氏奇穴治疗尿频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44-45.

[15]谷建林,李大宽.董氏奇穴针灸降血糖作用初步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16-17.

[16]张洪,邓鸿.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地震后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9):576-577.

[17]黄幸珍,李如良.董氏奇穴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245.

[18]常正云.董氏奇穴治疗小儿腹痛34例[J].四川中医,2003,21(10):76.

[19]胡波,徐秋玲.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手掌皲裂15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56.

[20]陆建中.“董氏奇穴”针刺法治疗痔疮简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2):38.

[21]陆建中.“董氏奇穴”针刺法治疗痔疮简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2):33.

[22]蓝仙美.针刺董氏“三皇穴”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董氏奇疗程针灸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在切脉针灸理论指导下联合董氏奇穴治疗耳鼻咽喉难治性疾病经验举隅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针刺面瘫健侧配合董氏奇穴治疗周围性面瘫8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