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及完善途径

2014-04-07 09:30
河南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安全

方 镭

(江西省委信息保障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20 世纪90年代我国政务办公逐渐向电子政务方向发展,电子政务通过在基础环境建设、 信息资源开发及业务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大大提升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速度, 更加突出的强调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与各层民众的联系程度,有力的强化了我党在群众之间的凝聚力, 推进了国家的稳定发展。 电子政务的开展主要强调通过信息技术推进国家各级机关政务的顺利开展, 在保障期安全保密程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更多民众积极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 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安全,因而保障电子政信息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

1.1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要素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 电子政务工作中含有重要的国家发展信息,若不加强防范,容易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以歪曲事实, 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 不利于国家政治稳定发展。

1.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

电子政务信息涉及的经济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的大事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就容易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大量的网络犯罪的产生。 因电子政务中的经济信息关系到国家多个行业发展的大局,一旦发生安全隐患,经济损失不可想象, 因而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

1.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强化社会稳定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的政务机关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不断强化各级工作的透明度, 将国家的主要政策方针及地方具体的执行计划等明确的公示出来, 以加强各基层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力度。人民群众只有了解到政府的具体发展方向,才能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参与政府决策为自身的更好发展谋福利。 因而电子政务信息为政府各级领导与基层群众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二者的良性交流,政府才能制定出积极的方针制度,以推进国家各项建设稳定发展。 人民群众愿意跟从政府的领导,为社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2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

2.1 法律保障

电子政务的工作内容会涉及到国家机密, 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安全,因而完善的法律规范保障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首道防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操作中会遇到各种状况, 而电子政务又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公开的业务系统, 一旦运作中遭遇入侵或内部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安全造成极大的冲击, 因而需要国家制定严谨的法律政策强制人们依法办事。 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还很不完善, 需要立法机关结合政务机关进行探究以促使完善的法律规范的出台, 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2.2 政策保障

法律规范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具体环境下要有适当的政策配合法律规范才能真正做到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工作。 保障政策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电子政务具体发展情况而制定的, 其是建立在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基础上的执行措施,对政务信息安全的保障是具体的、更有针对性的。

2.3 技术保障

电子政务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引发安全隐患的途径主要有两个:计算机和网络。 计算机的安全主要表现在机房的物理安全与操作系统安全两方面,政务中的计算机内部存储大量的国家机密, 一旦发生人为或意外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而计算机的物理安全强调的是防火、防盗等可能影响计算机及其设备正常运转的突发状况的出现,而安全操作强调的是加强对系统的加密以防止被黑客入侵。 目前网络是影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重要隐患, 网络黑客会通过破译密码而获取大量的国家机密,不利于国家安全,因而政务机关的计算机要设置高强度的防火墙以防止黑客的入侵。 技术保障是确保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 加强对其的管理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

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完善途径

影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因而在完善其保障措施时, 要结合当前电子政务信息体系的发展情况进行具体的探究,以便提出的保障措施能成功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3.1 建立健全管理法规,完善组织管理

现阶段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出现机构不统一、人员冗杂等情况, 导致上级下达的政令不能被及时的传达到或造成权责不明确。 电子政务管理过程中会发生安全设施的配置不合理、访问控制不严格及回访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形安全隐患。

加强政务机关内部的管理是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基础, 只有不断强化内部各项的管理才能使政务工作实现管理与技术齐头并进、为电子政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助力。 政府各级机关要加强相关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等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建设,为发展中所遇见的各种问题提供正确的解决依据。 各级政府要积极配合中央政府的领导, 在全国各地区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安全管理体系。全国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大范围的对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实施监控, 可以尽可能降低因内部外泄或外部入侵而造成的信息外泄,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提供了一层外围的保障。 另外国家在加大中央及各级电子政务内部管理时应结合具体的法律规范制定出一套可行性强的规章制度体系, 以规范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

3.2 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

针对我国电子政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政务机关应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一个完善的综合管理平台。 统一的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推进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的高效发展,且政府的工作宗旨明确化实现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透明与规范,有力的推进了国家高效、安全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3.3 科学严谨的运用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是靠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的,网络管理的不完善是影响政务信息安全系数的关键因素, 因而应建造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将网络设计、机房安全布局、硬软件设备、 防火墙及加密机制影响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因素充分考虑清楚,以确保安全防护措施的功效能正常发挥。 政务机关应强化日常系统维护的重要性,系统检查有助于发现问并题及时解决,避免系统的硬件设施的损坏对整个系统造成安全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处于不断更新换代的大潮中, 在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时首先要对其进行谨慎的评估,充分探究其可能潜存的风险,避免不正当的信息技术的引进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发生。

3.4 强化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培养专业人才

电子政务体系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革新,因而其对政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要求政务机关在强化技术引进的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相关培训, 以强化其信息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 政务机关要定期就电子政务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等技术的培养,并促使其了解和掌握最细的信息技术,提升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更好的为政务工作服务。 强化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可以助其获得最新的信息技术并加以利用到电子政务中来,为信息安全提供一层保障。

4 总结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强化其管理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只有采取正确的保障措施并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完善途径, 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的安全系数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从而才能推进我国各方面事业平稳发展。

[1]叶佩华.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3(05):77-78.

[2]陈征.陕西省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7(04):32-35.

[3] 赵鹏高. 云南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C],2012,5.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安全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