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2014-04-07 09:30
河南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漏电电气设备事故

张 浩 张 雅

(1.南阳防爆集团上海安智电气发展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3000;2.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作为以工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生产运营活动的重要基础,电气设备管理同企业日常生产运行密切相关, 同时也会约束相关企业的长期运营。 想要强化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就应优先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规避安全事故隐患。

1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与影响

结合目前电气设备运行现状来看,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漏电故障

漏电故障,一般是因为操作人员工作失误,导致设备相关线路漏电,工作人员不慎接触到漏电部分设备与线路后,强大电流会在流过人体时造成严重触电伤害。 漏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失误,尤其是高压类设备,当人体同漏电部分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即会引起触电事故,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1.2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主要是因为设备外接线路未按照相关规范安装,导致雷电电流容易由外接线路进一步侵入到室内电气设备,在电气设备内部以及相关线路周围产生大规模放电反应。 导致电压过高,引发电气设备故障损坏,并给相关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威胁,还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大型安全事故。

1.3 静电故障

若电气设备在日常运营维护过程中,缺乏妥善的静电接地保护措施,设备内部多出的部分电荷以人为措施释放,会导致设备在生产运行时受到有害静电影响,引发事故。 尤其是当设备处于易燃易爆类运行环境中时, 有极大几率会因静电放电反应引发大型火灾与爆炸事故,对设备运行及相关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1.4 电气设备内部故障

电气设备内部故障一般和设备维护人员的安全密切相关,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因电流输送不当,或者设备转换运行时缺乏有力控制,导致设备及其相关线路出现问题。 常见的电气设备内部故障包括线路短路导致的火灾、 开关安装不当引发的爆炸等,在引发大规模设备损坏的同时还会造成人身伤亡。

1.5 电磁灾害

电磁灾害, 主要是指未对设备采取妥善电磁隔离防护措施, 使得相关人员在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长时间受到电磁辐射影响,造成损伤,引发事故。过高的电磁场,会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被损害,引发神经反应迟钝等问题,常见的包括头晕、失眠以及记忆力衰退等。

2 电气设备安全故障的主要原因

以触电故障为例,该类故障属于电气设备当中较为多见的一类事故。 导致触电的主要因素包括相关人员用电安全意识不足、操作流程违规、设备不符合规范、维护运营不及时等。 电气设备安全故障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为原因

主要表现在设备操作不当,及运营维护人员缺乏对事故严重性的认识,不够警惕。 其日常工作态度、安全意识以及工作水平均无法满足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导致在平时工作当中较为松懈,操作违背安全规范,埋下安全隐患。

2.2 管理制度规范不完善

电气设备管理工作应当是由各部门人员相互协调合作完成,但实际情况是,设备操作人员只注意设备操作,而无视设备维护及保养规范,对设备造成损害。 而维护人员则只注意对设备进行维修,不对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进行纠正,最终使得设备管理工作难以统筹协调,实际工作效果较差。

2.3 设备本身不符合要求

有些企业为了节省设备运营成本,提高效益,采用了部分质量检验不过关或者超过使用寿命的电气设备。 这部分电气设备内部老化较为严重,长时间缺乏有效运营维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运行效果较差甚至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

2.4 技术水平落后

考虑到部分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运营维护过程中的专业素质的局限性, 有时会出现电气设备运行管理措施不够及时或者故障反馈不全面等问题,导致设备故障无法充分排除。 大量浪费运营维护费用,不能达到充分预防事故、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3 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确保用电安全的相关措施

就目前电气设备运营管理现状来看,想要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就必须不断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从设备运营维护思路及实际操作两方面达到预防的效果。 对不重视设备安全重要性的人员进行惩处,确保所有人员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工作,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益。

3.1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故障

在电气设备操作实践当中,可借鉴以下制度提高设备管理的规范性:工作监护制、操作许可制、电力工作票制度等。 在设备处于全体停电或者部分停电状态下进行操作时,应当采取停电、检验、设置接电线、悬挂维修标志牌及设置安全遮拦这些技术措施,实现有序化操作。

3.2 强化日常检修工作,防患于未然

针对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应当预先确定好日常检修巡查的周期、巡查内容以及顺序。 对设备进行日常检修的内容应当涵盖设备是否超负荷运行、短路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运行、设备绝缘性能是否保持良好等。 应当随时随地明确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其时刻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防止发生事故。

3.3 完善设备安全用电规范

应当结合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电气设备操作管理规范、维护运营规范、检修规范等相关条例。 应按照规范内容不断督促管理人员积极地学习、 研究, 确保各项工作专业化、高效化,从而有效预防设备安全故障、排除安全隐患。

3.4 优化设备保护接地及接零措施

针对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应当定期对所有设备接地装置进行全面检验, 尤其是接地电阻性能、 接地装置的防腐蚀性能等,都应严格注意。应保障所有投入使用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设备均具备完善的接地措施,接地线应当便于检测,接地装置应当便于维护及检修。

3.5 配备性能优秀的漏电保护装置

就目前电气设备投入使用情况来看,生产设备的总配电装置以及开关装置,都必须要配置性能优秀的漏电保护设施,且保护设备的数量不应少于两台。 设备应当拥有良好的分级保护性能,尤其是其针对漏电的额定电流与反应时间,都应当同电气设备情况相符。 除了对所有电气设备采取妥善的保护接零措施外,还应当明确电气设备负荷线位置, 在其首尾端口装设漏电保护设备。此外,漏电保护装置的位置也应该准确把握,一般而言,安装位置设置在设备配电箱电源切断开关负荷部分, 开关箱电源部分的切断开关部分也应该安装有该装置。

4 结语

结合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电气设备使用规范来看,随着电气设备应用的日趋普遍,如何加强对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只有为电气设备充分打好安全管理基础,并不断完善管理技术、管理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履行责任制,才能全面预防安全事故,促进电气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

[1]王晓东.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保障用电安全[J].科技风,2014(6).

[2]贾文亮.浅谈电厂电气设备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22).

[3] 王长胜. 有关电气设备管理之我见[J]. 数字化用户,2013,19(12).

[4]杨云鹏,薄海.浅议发电设备管理[J].科技研究,2014(7).

[5]张献.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电源技术应用,2014(3).

猜你喜欢
漏电电气设备事故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学中文
漏电保护器失效 连环责任人须赔偿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一种用于配变低压侧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报警系统
行李厢灯漏电故障排除
你了解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吗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