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探索

2014-04-07 09:30武瑞原
河南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数据库数字化图书馆

武瑞原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

1 高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高职学生只有掌握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量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图书馆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服务支持, 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文献越来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资源之一,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开始步入正轨,使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不断地完善和改革传统的文献服务模式,探索数字化模式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与本科教育不同,高职教育学制为三年,其中有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实习,高职学生真正用于课堂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时间要用于大量专业课学习和实训实验等, 因此高职图书馆的利用率普遍不高。 这就需要高职图书馆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来接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另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拥有了智能手机,很多学生都利用手机来进行阅读。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手机阅读时间远远超过了文本阅读时间。 为此,高职图书馆要认真研究高职手机阅读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引导学生来接受高层次的阅读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高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问题

目前,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设有自己的图书馆网站,数字化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 首先,对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图书馆存在很多重要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在未来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和价值,可见信息服务不仅于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联系,也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 目前,高职图书馆对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每隔几年都会进行人才培养评估检查,在图书馆评估中对人均阅览座位、人均图书馆面积、人均藏书量等都有严格要求,但一些软性的、服务性的指标无法进行量化。为了满足评估的需要,图书馆将主要的资金都投入到硬件建设中,数字化资源建设进程缓慢。

其次,数字化信息服务处于浅层次。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仅仅满足师生的一般阅读需求, 并没有开展高层次的定题服务、课题查新、回溯检索等参考咨询工作,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购买了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 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并没有对数据库进行整合。 例如很多高职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中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处于分离状态, 而且由于不同网络数据库之间的搜索方式和使用方法不同, 需要用户多次重复地登录使用, 阅读效率大大降低,给读者访问带来很大的不便。

最后,高职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滞后。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高职教育是一种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人才, 因此高职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职业化和专业的特色。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院校升格发展起来的,学校基础薄弱,资源有限,无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数据库建设,数字化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尤其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数据库建设滞后, 无法满足高职职业化教育的特殊要求。

3 完善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措施

3.1 优化高职图书馆的网络课程建设

在高职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实验实训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在实训室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来完成, 体现出课程的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但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实验课程资源依然是一些实验大纲、教案等文本资料,缺乏立体感和形象感,学生无法提高动手能力。 为此,高职图书馆要从实验实训课程入手,增加诸如视频、案例等模块,让学生利用Flash 动画实现模拟操作, 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实训操作流程,熟悉企业作业环境。 同时图书馆可以在网络课程知识点处提供一些超链接, 让学生可以点击进去了解和该课程相关的其他知识,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网络化和自主化学习。 另外,还要注意对网络课程的不断更新,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及时对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图书馆可以根据高职师生对网络课程的反馈情况,及时对课程进行更新,可以每周都将一些新的动态消息呈现在公告栏中,包括一些研究报告、论文征文等。

3.2 加强馆际协作、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普遍资金实力不足,馆藏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高职师生不断增长的信息服务需要。 为此,高职院校之间可以结合数字化资源联盟,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共享、分工合作,从而解决高职院校数字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建立合作联盟后,由联盟出面和数字资源供应商协商购买数字资源,这样可在采购价格和信息服务方面得到优惠, 比单个图书馆采购要合算得多。 一是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职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共建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需要遵照详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 为此,高职院校可以申请上级主管部门的主持,上级主管部门联合众多高职院校一起制定制度规范,明确各自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要积极参加联合咨询服务项目。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典型的多资源集成项目,走合作化的道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节省资金和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参加联合咨询项目,用集体的力量满足读者需求,实现成本、效益和效率的最佳结合,实现数字化空间的资源共享、服务共享。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加入合作咨询联盟,集合各家图书馆的优势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3.3 积极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全面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契机。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是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培养个性、表现个性的服务,是图书馆吸引用户、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与其它类型图书馆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群相对集中,需求也相对集中,用户所在的专业基本上决定了用户大部分的信息需求。 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必定对旅游方面的文献需求量较大。 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设构想:信息服务系统采用B/S 模式,用户以账号和密码方式进行登录,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对馆藏数字资源和其他网络资源进行选择、定制。用户完成设置后,即可动态建立定制页面、显示定制内容,同时为用户提供推送信息功能、分类定制资源功能、书签功能等。 针对高职院校读者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导读服务。 导读服务主要帮助读者查找文献信息, 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荐文献信息。

3.4 开展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学及专业特色,围绕本校重点学科及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图书馆一般都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特色资源,因此具备建设数字特色馆藏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可以分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各图书馆在人力、物力等有限的情况下, 可根据自身情况, 制定出馆藏资源数字化工作规划。 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利用学校大量的学生资源,在课余时间由数据库建设人员带领学生完成部分建设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要按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先将近期出版的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 在数据库建设方法及技术方面,可利用文本录入、扫描、照相等数字化技术。 第二,将有限的釆购经费分成几块。 在满足读者基本阅读需求的情况下, 对本校特色专业的文献采集要有所倾斜、有所侧重,尽可能利用一切渠道和方法,收集齐全本校特色及重点学科的有关文献及数据库。 另外,采用购买方式,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也可以要求数据库商家根据本馆实际需求量身定做,这样能大大加快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4 结语

总之, 数字资源化建设是高职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满足高职师生信息服务需求、 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创新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更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

[1]周立飞.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谈[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海蕊,孔祥飞.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实现个性化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6).

[3]张维赞.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之探讨[J],兰台世界,2010(4).

猜你喜欢
数据库数字化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数据库
数字化制胜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