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08 12:56王公军王纪江
山东水利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冠县坑塘抗旱

王公军,王纪江

(冠县水务局,山东冠县 252500)

冠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王公军,王纪江

(冠县水务局,山东冠县 252500)

简要介绍了冠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现状,指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及建议,突出了人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冠县;基层水利体系;人才;制度

1 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 基层水利站设置情况

全县18个乡镇(办事处)均设立水利站,配置了较为标准的办公场所,配齐了办公设备,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1.2 基层水利站人员配备情况

全县乡镇水利机构目前共有在编在岗工作人员76人,其中专职水利工作人员54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35人;大学以上18人,大专21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8人,30~45岁58人,45岁以上10人。

1.3 农民用水户协会情况

全县共组建各类农民用水合作组织16个,其中规范化的农民用水户协会9个,基层水利管理协调服务组织7个。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筹措困难,管理混乱

全县由乡镇、村管理的泵站有89处,由于缺少经费,加之规划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近半数泵站很难正常工作;基层站所管理不力,制度不完备,日常运行不利,工作易出现疏漏。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新型电子软件来布置英语作业,利用免费的英语学习APP拓展资源、辅助教学,使用软件听音模仿的比例高达83.94%。(见表1-4)

2.2 协会管理粗放,组织机构有待完善

农民用水协会多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的前提,由行政力量推动建立。建成后行政力量的退出使协会组织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下降。在北馆陶、柳林等工业基础较好的乡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进入企业;其他乡镇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谋生,留守农民的管理较欠缺,使协会陷入组织不力的困境。作为基层水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队存在着职责不清、人员不固定等问题,形同虚设。

2.3 渠道不畅,水源利用不足

由于地质原因,冠县东部一些乡镇的斗渠、农渠遇到暴雨易产生塌方,使渠道过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渠道运行安全,制约了抽黄抗旱灌溉用水效益的发挥,出现了“卡脖子”“最后一公里”等现象。对冠县灌区来说,黄河水是优质灌溉水源,农民迫切希望使用黄河水进行灌溉,但黄河水水源是逆坡输水,有效灌溉面积受到制约,使较多农民使用黄河水的愿望落空。经估算,如能充分利用所分配的黄河水,该县有效灌溉面积可扩大近万亩。

2.4 坑塘被填埋或废弃

据1990年统计数据,冠县共有坑塘316处,总库容2 608万m3,2000年以后坑塘遭到大规模填埋,变成各类用地。现全县有坑塘134个,总库容1 491万m3,在调蓄水源、防涝抗旱、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大大减弱,群众的人居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同时,当地农民随意倾倒生产生活垃圾,使坑塘变成“垃圾塘”,成了污染地下水的源头。

2.5 人才总量不足,人事管理水平不高

受现行人事情况制约,基层水利队伍文化层次偏低、专业水平不高,专业人员比较紧缺,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储备断层等情况,导致基层水利组织机构安全运行管理质量和水平达不到要求。同时基层人员流动性差,存在盲目比较的现象,积极性不高,不能安心工作。

3 对策与建议

3.1 拓宽专项资金融资渠道,实现精准投资

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并在土地出让水利专项资金、水资源费、农田水利事业经费中列支一定比例资金,专项扶持乡镇村泵站、沟渠、坑塘的治理。加快末级渠系建设,推进农田基本水利建设,不断扩大灌溉面积,解决水边旱,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小灾不减产、大灾不绝产。同时坚持统筹协调、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相匹配的原则,整合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小农水重点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水利项目,完善水利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实《关于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意见》,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3.2 完善组织机构,建立落实机制

1)在不违反上位法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法规制度,为机制转变设置缓冲期、过渡期,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队、农民用水户协会、村水利员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范,落实机构编制,明确工作职责。

2)村水利员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内水情观测、水利工程设施的日常巡查、维修养护及供水事务协调,组织农田灌溉、抗旱排涝和水事纠纷调查处理等都应纳入其职责范围,切实负责起村内涉水事务协调管理服务,畅通基层水利信息渠道。

3)加强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队建设。以乡镇为单位,组建防汛抗旱服务队,为水利站下设专业服务组织,由水利站全权管理。主要负责防汛排涝救灾、水毁工程应急抢修、干支渠维护、抗旱打井应急送水等公益性服务,以及泵站、机井、水库等小型水源工程灌排设施、农村供水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同时协助县水政监察大队负责水政监察工作。

4)成立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县水务局作为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分工,研究制定基层水利机构运转机制、人员选配、业务培训、管理办法等。领导小组对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随时调度,定期检查,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3.3 以人为本,统筹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激励机制,形成完善的人事布局及梯队。首先,建立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招考,引进一批专业对口的院校毕业生,优化水利员队伍结构。其次,建立培养机制。通过教育培训、考试考核,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有技术专长与实践经验的人员安排到领导和管理岗位,着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公正用人的良好环境。再次,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流动机制。人员的合理流动是人才群体有序化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才成长的需要,科学规范的流动机制使机关单位、基层站所人员既能上下交流,又能平级交流,可显著增强队伍活力。最后,创新激励机制。通过目标管理,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作为奖励、处罚、聘任、晋级的重要依据,以实绩用人,用正确的导向和规范的管理促进队伍建设,为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事、人才支撑。

2)狠抓教育宣传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基层水利人员年龄结构已有明显改善,可利用年轻人接受能力较强的优势,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学习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水农字[2012]21号)、《山东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验收办法》等文件,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加快基层水利体系发展。

(责任编辑 张玉燕)

F426.91

B

1009-6159(2014)-10-0045-02

2014-05-12

王公军(1976—),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冠县坑塘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世界银行考察团来冠县考察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项目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近五十年来大理海西流域坑塘系统发展演变及分布特征研究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冠县:校地合作产学研融合迈出新步伐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防汛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