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监测中应用ELISA检测F1抗体的可行性分析

2014-04-09 03:18热娜吐尔地阿不力米提买托乎提布仁明德阿布力克木阿不都热西提王信惠廖力夫徐秉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长尾滴度鼠疫

热娜·吐尔地,阿不力米提·买托乎提,布仁明德,阿布力克木·阿不都热西提,雷 刚,王信惠,廖力夫,徐秉臣

我国的灰旱獭(Marmotabaibacina)-长尾黄鼠(Citellusundulatus)双宿主鼠疫疫源地,仅分布在北天山北坡,东起沙湾县的博尔霍拉地区,西到尼勒克县的恰克兰尼勒克沟。乌苏市古尔图山地牧场(N 44°050~44°20',E83°22'~83°50') 灰旱獭-长尾黄鼠混居,1964年从自毙长尾黄鼠脏器分离出第一株鼠疫菌,1967年发生1例人间腺鼠疫死亡病例,被定为灰旱獭-长尾黄鼠双宿主鼠疫疫源地[1]。古尔图山地牧场在各类鼠疫疫源地中,不仅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率较高,而且分离的鼠疫菌株也较多[1]。2010-2012年鼠疫监测工作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夹心法(ELISA)与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鼠疫F1抗体,本文报告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讨论ELISA鼠疫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标本 鼠疫监测工作中釆集的灰旱獭、长尾黄鼠和牧犬血清,加硫柳汞防腐,4 ℃保存备用。

1.1.2试剂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菌F1抗体诊断试剂盒:吉林博德医学免疫制品有限公司,批号:20100101,20110115,2011121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鼠疫菌F1抗体诊断试剂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批号:20100315,20110501,20120103。

1.1.3仪器 酶标仪(Multiskan Mk3) 上海热电仪器有限公司;洗板机(WELLWASH 4MK2) 上海赛默飞世尔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IHA检测鼠疫F1抗体(微量法) 微量血凝板管底为90°角V形,试验在28~37 ℃进行,设阳性、阴性对照。初筛:每份标本6管,每管加稀释液25μL,首管加标本25 μL,连续2倍稀释到最末管;每管加1%F1抗原致敏血细胞液25 μL,旋转振荡1 min,28~37 ℃静置90 min,观察结果,凝集血细胞布满管底为阳性反应终点。验证:包括测滴度试验和抑制试验,滴度试验列每管加稀释液,抑制试验列加含鼠疫F1抗原稀释液,首管加复检标本,连续2倍稀释到最末管;以下操作步骤同初筛试验。滴度试验的阳性反应滴度比抑制试验高2个或2个以上滴度为验证试验阳性,判为鼠疫F1抗体阳性反应,滴度用1∶2n表示,n为阳性反应终点管数[2]。

1.2.2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 试验在28~37 ℃进行,设阳性、阴性对照。初筛:鼠疫F1抗原反应板每管加稀释液50 μL;每管加1份标本50 μL,静置90 min;流水冲洗5次;加酶标Fl抗原液100 μL,反应45 min,流水冲洗5次加TMB显色液A液B液,避光反应15 min,加终止液,阴性为无色或颜色很淡。观测记录结果:目测:距白色背景15~20 cm,从上方向下观察,阴性(-)无色或颜色很淡,阳性(+)颜色明显可见;比色计比色:双波长450 nm/630 nm,标本OD值>0.2为阳性反应。验证:初筛阳性反应标本做验证试验,滴度试验列加稀释液,抑制试验列加含鼠疫F1抗原的稀释液,两列的首管加同份标本,连续2倍稀释;以下操作步骤同初筛试验。标本OD >0.20为阳性反应滴度终点,滴度用1∶2n表示,n为阳性反应终点管数。检测滴度试验比抑制试验滴度高2个或2个以上滴度为验证试验阳性,判为鼠疫F1抗体阳性[2]。

1.2.3鼠疫细菌学检验 包括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和动物试验四个步骤[2]。

1.2.4统计方法 用SPSS 16.0统计软件,显著性检验,阳性率用χ2检验,阳性反应几何平均滴度用t检验。

2 结 果

2.1鼠疫F1抗体阳性率比较 乌苏市古尔图地区2010-2012年,灰 旱 獭、长尾黄鼠和牧犬血清,用ELISA和IHA检测血清鼠疫F1抗体,结果見表1。ELISA和 IHA检测血清鼠疫F1抗体,长尾黄鼠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11.71%(118/1008) 和1.73% (21/1216),差异非常显著(χ2=93.67,P<0.001);牧犬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38.89% (28/72) 和10.71% (7/75) ,差异非常显著(χ2=18.56,P<0.001)。检测长尾黄鼠和牧犬血清鼠疫F1抗体,ELISA的阳性率高于IHA。

2.2鼠疫F1抗体滴度分布 ELISA和IHA两种方法检测2010-2012年间的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反应滴度分布列于表2,以ELISA的阳性标本数计算两种方法的平均滴度。检测长尾黄鼠血清鼠疫F1抗体, ELISA和IHA的平均滴度分别为27.805(s 23.427)和21.254(s 22.832),差异非常显著(t=51.38P<0.001);牧犬血清鼠疫F1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27.731(s 22.736)和21.50(s 22.611),差异非常显著(t=14.034P<0.001)。

2.3检验鼠疫菌结果 鼠疫细菌学监测数据見表3。从病死灰旱獭中分离的2株鼠疫菌,跳蚤分离的鼠疫菌株较多,受跳蚤保存液中结晶紫质量和保存时间的影响,不同年份的检出率差异较大;长尾黄鼠鼠疫菌检出率较高,且检出率较稳定。长尾黄鼠鼠疫菌检出率与F1抗体阳性率比较見表4。

3 讨 论

ELISA是目前多种疾病监测中最常用的方法,已成为国际主流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高于IHA[3]。在鼠疫监测中,ELISA已经成为采用国家最多的抗体检测方法,一些新近开展鼠疫监测的国家,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也开始使用这种方法[4-5]。我国在5年前,就把ELISA和IHA检测鼠疫F1抗体列入了鼠疫诊断标准(WS279-2008)[2]。

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试剂盒,25 ℃以下阴凉处保存60 d效价稳定,冲洗步骤洗去与特异性反应无关的物质,排除溶血和腐败物质的干扰。酶标抗原催化底物的显色反应,显示F1抗体的含量。鼠疫F1抗原致敏红细胞是IHA检测鼠疫F1抗体的关键试剂,混悬液中醛化红细胞吸附F1抗原的量和牢度,对温度、pH值、离子种类和强度的变化十分敏感,野外现场工作中运输和保存试剂,经常偏离适宜条件,导致F1抗原从醛化红细胞表面脱落,试剂的效价降低甚至完全失效。抑制试验只能降低特异性凝集滴度,而不改变非特异性凝集滴度。IHA检测严重溶血、腐败标本,常出现高滴度非特异性凝集,低滴度特异性凝集被高滴度非特异性凝集掩盖,这是IHA检测鼠疫F1抗体滴度分布缺乏低滴度阳性的主要原因。检测长尾黄鼠和牧犬血清鼠疫F1抗体,ELISA的阳性率是IHA的6.77倍(χ2=73.67,P<0.001)和3.63倍(χ2=18.56,P<0.001),ELISA的几何平均滴度是IHA的6.22倍(t=51.38,P<0.001)和5.15倍(t=14.034,P<0.001)。ELISA和IHA检测长尾黄鼠和牧犬血清鼠疫F1抗体的敏感性差异非常显著。

IHA与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阳性率显著性检验:长 尾 黃 鼠:χ2=73.67P<0.001 牧 犬:χ2系希腊文=18.56P<0.001.

Note: The significance between IHA and ELISA in detecting plague F1 antibody:Citellusundulates--χ2=73.67,P<0.001; husbandry dog--χ2=18.56,P<0.001.

表2 两种方法检测长尾黄鼠和牧犬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分布

IHA与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平均滴度显著性检验:长尾黄鼠t=51.38P<0.001 牧犬t=14.034P<0.001.

Note: The significance between IHA and ELISA in detecting the average titer of plague F1 antibody:Citellusundulates--t=51.38,P<0.001, husbandry dog--t=14.034,P<0.001.

表3 乌苏市古尔图地区检验鼠疫菌结果

表4 ELISA和IHA长尾黄鼠F1抗体阳性率与检菌阳性率比较

细菌学方法分离鼠疫菌和免疫学方法检测鼠疫F1抗体,都是鼠疫监测的重要内容,分离鼠疫菌试剂稳定,技术成熟,实验动物为清洁级小白鼠,表3显示长尾黄鼠脏器鼠疫菌检出率高,且检出率稳定。表4显示长尾黄鼠F1抗体阳性率与鼠疫菌检出率的比值,ELISA比值大、波动小(8.016~8.714),IHA比值小、波动大(0.528~1.649),提示ELISA检测长尾黄鼠F1抗体是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监测的敏感稳定的指标。

我国开展鼠疫监测较早,至今仍沿用2005年的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该监测方案检测鼠疫F1抗体只有IHA一种方法。为了能与世界同步,与周边国家的监测结果相比较,我国也应当在监测中推广ELISA检测抗体方法[6]。依照新版鼠疫诊断标准(WS279-2008)修订鼠疫监测方案,增加ELISA检测抗体方法,不仅附合方案服从标准的原则,而且可提高鼠疫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根据错误检验结果实施防控措施的损失。在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监测中,应用ELISA和 IHA检测血清鼠疫F1抗体,为修订全国鼠疫监测方案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Zhang HY. Xinjiang plague[M]. Urumqi: Endemic Bulletin Editorial Board, 1994: 20-28. (in Chinese)

张鸿猷.新疆鼠疫[M].乌鲁木齐:地方病通报编辑部,1994: 20-28.

[2]MOH.Health care industry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S 279-2008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lague[S](The 2008-09-01 implementation). (in Chine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9-2008鼠疫诊断标准[S](2008-09-01实施).

[3]Hai 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lague diagnostic techniques in China[J]. Chin J Endemiol, 2007, 26(5): 473-474. (in Chinese)

海荣.鼠疫诊断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7, 26(5):473-474.

[4]Tikhomirov E, Dennis DT, Gage KL, et al. Plague manual: epidemiology, distribution,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M]. Geneva: WHO, 1999: 11-14

[5]Chu MC. Laboratory manual of plague diagnostic tests[M]. Geneva: WHO, 2000.

[6]Yu DZ. Animal plague epidemiology[M].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9: 179-181. (in Chinese)

俞东征.鼠疫动物流行病学[M].北京:科教出版社,2009:179-181.

猜你喜欢
长尾滴度鼠疫
基于动态语义记忆网络的长尾图像描述生成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与滴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长尾狐卖树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重新认识鼠疫
长尾鹊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