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簧片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2014-04-09 07:38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冲裁凹模凸模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弹簧片是一种常见的冲压零件,适宜用来做检测仪表或控制装置中的敏感元件,广泛用于各类接触装置中。此类制件料薄件小、塑性较好、适宜冷冲压批量加工。本文以开关簧片为例,介绍该类制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1 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是连接器中的弹簧片,材料为磷青铜。如图1所示,制件形状复杂,要求精度高,且大批量生产。

制件很小,厚度仅为0.2 mm,若直接落料容易造成制件变形,故排样采用冲裁搭边或废料缺口来得到制件的复杂轮廓,同时在侧搭边上冲出导正孔来保证步距精度;制件属细长件,大部分宽度仅为0.7 mm,冲裁和弯曲加工部位较多,设计时应注意模具强度并避免凸、凹模相互干涉,宜采用分区冲裁搭边和弯曲的方法来成型,并选用合理的模具间隙,以得到平直、光滑、毛刺小,断面质量好的制件;制件上有45°、90°和95°非对称弯曲,加之两次弯曲误差的累积作 用,使得弯曲后的制件尺寸与模具尺寸不一致,故控制回弹是关键。

制件特别小,从安全考虑,要采取适当的取件方式。因此制件成品设计为卷料供应,为避免卷料时制件弯曲部位之间发生干涉,在侧搭边内侧A部位弯曲出支撑,给整排制件留出卷料间隙,以方便运输和保存。终端用户使用时,直接在B部位手动折断即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使用制件。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制件基本工序有冲孔、落料、弯曲,按组合程度不同,有单工序、复合模、级进模3种方案。3种方案比较如下:

方案1 单工序冲压,由于工件小,工序多,定位难以达到精度,质量难以保证,生产率较低,故不宜采用。

方案3 级进模冲压,特别适合加工宽度极小的异形件,能够保证制件精度,工序间自动送料,连续冲压,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综上所述,确定采用级进模冲压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性。

对该级进模,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工位数的确定。该制件结构复杂,有许多转角且不对称,尺寸小,又要保证其形位精度,故宜采用分区冲裁,把外形成型分解在多个工位完成,以减小模具复杂程度,提高整体精度。②空工位的设计原则。级进模中增设空工位是为了保证模具强度,提高使用寿命。该制件最宽处2.1 mm,最窄处0.7 mm,步距很小,故需在两工位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空工位,以防凸模干涉和凹模壁厚强度不够。 ③对此类复杂非对称弯曲件,为提高尺寸精度,不可一次弯曲所有部位,其45°、90°和95°弯曲应分开成型。④冲裁和弯曲的先后顺序。如先加工完所有冲裁部分,再加工弯曲部分,则制件有一段狭长部分处于悬臂状态,在进行弯曲加工时不易保证精度,且凹模容易损坏。所以将冲裁、弯曲加工交叉进行,既保证了制件质量,又延长了模具寿命。

3 排样设计

排样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材料的经济利用率,还会影响到模具结构、生产率、制件质量、生产操作方便与安全等。因此,排样是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中一项重要工作。

本模具采用自动送料器送料,冲裁件的排样图如图3所示。由于件小料薄,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在冲裁和弯曲制件外形时,如将凸模做成整体式,则模具制造困难,加工精度不能保证。所以从保证制件精度和模具制造方便的角度考虑,将冲压区分为10个区域。其中A、D、E、H、J阴影区域为5个冲裁加工区,B、C、F、G、I为5个弯曲加工区。

本排样图共设45个工位,主要工位排列如下:

第1工位:冲小缺口;冲上、下深度为0.05 mm的小缺口,作用是在使用制件时容易将制件从载体上折下来;

第3工位:侧刃切边;

第5工位:冲Ф1.2 mm导正销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提高了肺癌的发病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肺癌是一种原发于呼吸道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有研究显示,中年男性为发病的高危群体,但是近些年来,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出现了逐年升高的态势[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临床治疗为主,旨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则对检测CA199、CA125、CA153及CEA等指标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具体如下。

第10工位:冲A区外形;

第14工位:弯曲B部分,r=0.3 mm;

第19工位:弯曲C部分,r=0.2 mm;

第23工位:冲裁D区外形。

第28工位:冲裁E区外形。

第31工位:弯曲F部分,r=0.1 mm;

第34工位:弯曲G部分,r=0.15 mm;

第37工位:冲裁H区外形;

第41工位:冲裁J区外形;

第45工位:弯曲I部分,r=0.1 mm;此弯曲部分为卷料时的支撑。

其余工位是空工位。

4 级进模结构与设计要点

设计的级进模总装结构如图4所示,设计要点如下:①利用侧搭边载体卷料,制件始终和侧搭边载体相连,使用时折下即可。②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坯料在压紧状态冲压,保证了制件的平直度。③利用小导柱与小导套导向,使凸模与凹模正确配合,确保冲压精度。④下模设有局部导料板可避免较薄条料送进过程中产生过大阻力。⑤考虑到弯曲回弹,各部位弯曲设计时均考虑了相应的补偿角,通过试模修正来保证角度精度。⑥为节约材料,便于装配调整和更换,部分凸、凹模采用镶拼结构。⑦采用侧刃粗定位+导正销精定位达到精确控制每次送料步距的目的。

5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5.1 A区凸、凹模刃口设计

A区轮廓结构复杂,凸、凹模采用配合加工法。先加工好凸模作为基准件,然后配做凹模,使它们保持最小双面间隙Zmin。其公差不再受凸、凹模间隙大小限制,制造容易,并容易保证凸、凹模间的间隙。A区冲裁凸模刃口计算如图5所示。图示尺寸中,第1~4、6段模具磨损后尺寸不变,采用公式(1)。第5段模具磨损后尺寸变小,采用公式(2)。第7段非刃口尺寸,直接取其基本尺寸。

(1)

(2)

5.2 凹模固定板设计

凹模固定板用于固定相关凹模及镶件。由于该级进模工位数较多,若模具累积误差过大,会造成凸、凹模间隙不均,影响冲压质量和模具寿命,故应将其制造精度提高。考虑到该固定板上孔位尺寸较多,结合加工经济性,确定如下:在送料方向的刃口孔位尺寸按IT7级制造;其他位置刃口孔位尺寸按IT8~9级制造;各紧固螺孔、销孔位置尺寸按IT14级制造。各型孔位置关系见图6。

5.3 导料装置的设计

在级进模开始的几个工位上放置4个导向槽浮顶器,两边非对称放置。导向槽浮顶器结构如图7所示。其作用是在导向的同时具有向上浮料的作用,使条料运行过程中从凹模上浮起3.5 mm,以利于条料运行。

5.4 弯曲凸模镶件的设计

本模具中的弯曲凸模均属细长杆件,容易折断或

产生压杆失稳影响弯曲精度,并且磨损较快,所以为了延长弯曲凸模寿命,便于拆卸、更换和维修,采用弯曲凸模镶件结构,其装配关系如图8所示。

由于经第4工位冲裁后条料的一侧被切除,该侧无法再用导向槽浮顶器,所以在弯曲凸模镶件上安装局部导料板,以保证条料的顺利运行。而经过弯曲变形后,在条料厚度方向上会有一定高度的弯曲凸起,为了顺利送进条料,必须将已被成形的带料托起,使弯曲凸起部位离开凹模洞壁并略高于凹模工作表面,因此,图8中镶件底部需装托料弹簧做弹顶装置。

6 结语

通过对开关簧片的工艺分析和方案优选,设计了分区交叉冲裁和弯曲的级进模结构,整个成型在45个工位上连续进行,为高速自动冲压提供了有利条件。经现场生产验证,模具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所冲制件精度高,尺寸稳定,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对宽度小、厚度薄的异形同类制件的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周美蓉,吕孟春.汽车连接板级进模设计[J].热加工工艺,2007,42(11):150-152.

[2]钟江静,梁士红.接触簧片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J]锻压技术,2008,38(4):106-110.

[3]刘建超,张宝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8-272.

猜你喜欢
冲裁凹模凸模
冲裁凸模制造工艺的改进
翼片落料凹模的修复
厚板材冲孔凸模断裂原因分析
冲压模具快换凸模常用的几种结构与应用
3D复合面料成形辊压模设计
拉深模压边时坯料下塌的解决方法
冲裁模大孔废料下滑问题的解决
高强度钢19MnB4板料冲裁间隙有限元模拟
球锁式快换凸模的结构与改进
V形件弯曲成形过程分析及凹模深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