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
——挡不住的中国制造

2014-04-10 08:30尹司媛
上海质量 2014年1期
关键词:振华重工港口

◆尹司媛/ 文

振华重工
——挡不住的中国制造

◆尹司媛/ 文

在讲振华的品牌故事前,先给大家播报一段新闻通讯:2013年3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发表鼓励美国制造的演说,忽然一阵大风将港机上的美国国旗吹了起来,美方刻意遮挡的“振华重工”标志现身演讲现场。顿时,奥巴马傻眼,全场一片哗然。这一戏剧场面被各方媒体评为“挡不住的中国制造”,世界再次聚焦“振华重工”这个中国品牌,其实这位港机巨人早已风靡全球,他的港机产品已经进入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70%的全球市场。

对于这个让奥巴马出糗的振华重工,要从他的创始人管彤贤讲起。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时任交通部处长的管彤贤看到了机遇,本可以拿着干部高薪颐养天年的他,却做出了很多人都费解的举动,59岁辞职下海。多年与港口打交道,他受尽了外国人的趾高气扬,凭什么中国的港口一直被外国的港机占领,难道就造不出中国人自己的港机吗?!多方筹借100万美金后,1992年2月14日,振华成立了,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振兴中华!

然而创业的路途艰辛,一开始只有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十几张办公桌,上班自行车,吃饭大排档,而振华的十几位员工却不辞辛苦,乐在其中。

1992年是德国、日本等重工企业雄霸世界的时代,初出茅庐的振华在竞标中屡屡失败。在一次次打击面前,管总沉默了,然而他并没有气馁,握紧了拳头说:“一定要卖出第一台,一定要打入国际港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振华奇迹般地拿下了温哥华的订单,将第一台港机直接销往了加拿大。但随后而来的,是世界的一片质疑声,中国能行吗?为了宝贵的第一单,为了中国人的品牌,管总深入一线,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全体人员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像制造工艺品般制造这第一个产品。当起重机成功交付后,世界被折服了,那些质疑中国的人不禁感叹道:中国人真的可以!

紧接着,1994年振华打入美国,1998年席卷全美,1999年挺进欧洲。振华打败韩国日本,创造了亚洲第一。此时,管总放眼全球,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就应该有中国产的集装箱机械在作业”。2002年振华横扫全球,成为港机行业世界第一。

管总在振华人的心中,是一种精神力量,他是我们亲切的管爷爷。辛苦奋斗二十年,他年薪只拿三十万元,上海没有一套房,他没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是和下属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摆设极其简单。他每天七点就上班,经常加班至深夜,为了工作方便,他干脆住在办公楼旁十几平米的宿舍。作为市值300亿元上市公司的创始人,他没有持有一股股票,把股份全部献给了国家。他为公司、为员工谋福利,给大家房贷、车贷,舍小家顾大家,把后半生都奉献给了振华,奉献给了国家。

记得当初为拿下和美国谈的2.9亿美金大单,在对方明确回绝后,他又连续四次拜访,即使人家给他冷板凳,让他等到深夜,他依旧泰然自若地等着,就是这样一位七旬老人的坚持,终于击破了客户的防线,对方接受了与我们合作。

而今,振华已经21岁了,他引领着全球港机行业的发展。而我们的管爷爷已经八十岁了,头发早已花白的他,退休后依然每天坚持来办公。在将振华推向世界的巅峰后,他没有去追求功成名就,没有去荣登富豪榜,他选择了退居二线,默默无闻。

现在我们总是听美国人讲着他们的英雄故事,他们的乔布斯,他们的杰克·韦尔奇。而二十一世纪,是成就中国梦的时代,是中国企业崛起的时代。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媒体也能在世界的舞台,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讲一位老人的传奇故事,他曾为了振兴中华的梦想奋斗终生,他打造了民族工业的品牌,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

[该故事获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三等奖;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猜你喜欢
振华重工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港口上的笑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Cole-Hopf Transformation Bas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Burgers’Equation∗
惠东港口
WSN Node Applied to Large-Scale Unattended Monit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