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猗方言“可”的特殊用法

2014-04-10 23:55郭晓瑞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临猗陈述句例句

郭晓瑞

山西临猗方言“可”的特殊用法

郭晓瑞

“可”在临猗方言中的用法与意义相当丰富。本文试从句法分布、语法功能、语气意义等方面来讨论临猗方言“可”的用法:“可”可作程度副词表程度,作频率副词表频率,“可”还作为语气副词表达语气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可 语气副词 频率副词 程度副词 语气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盆地三角地带北沿,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临猗县是由原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成,两地语音略有不同。本文谈论的“可”是靠近临晋县的孙吉话。

临猗话的“可”在口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大致有三种读音:一是[k‘31],二是[k‘24],三是[k‘53],声韵相同,声调不同。“可”作程度副词表程度这一用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本文不予赘述;“可”作频率副词表频率,作语气副词表达各种各样的语气是临猗方言特有的,本文着重谈论“可”的后两种用法。用法不同,“可”的读音也不同。

一、“可”作频率副词

“可”在临猗话中表频率相当于“又”,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读作[k‘31]。

一般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中。

例如:

(1)都给你说啦,我不爱吃这,你怎么可(又)做这唠?

(2)你怎嘛可(又)感冒啦唠?

(3)你怎么才起来,就可(又)磕睡的?

(4)你瞅,还没有做哩就可(又)犯病啦。

(5)夜个喔人(那人)可(又)来啦。

(6)上星期才给了他钱,这么可(又)没有啦。

(7)我才才扫完地,他就可(又)董脏啦。

(8)我黄豆这回考试可(又)考唠耶第一。

(9)我女子这回回来可(又)给我买唠耶袄。

当表示频率“又”时,临猗话基本都用“可”,很少用“又”,且“可”在不同的语境下,表示不同的语气,尤其是当“可”重读时,相应的语气就更重。比如例(1),说话者带有责怪、埋怨的语气;例(2),说话者往往带有责备、心疼的语气;例(3)(4)(5)(6),说话者明显带有厌烦、不满的语气;例(7),说话者语气中含有无奈之义;例(8)(9),说话者语气中自然流露出骄傲、得意和喜悦之情。以上例句表达的语气是相应的语境和“可”的语义共同完成的。

二、“可”作语气副词

“可”作语气副词的用法在临猗方言中十分常见,既可用于陈述句中,也可用于反问句和祈使句,在不同的语境下,说者所表达的语气也不同。

1.“可”用于陈述句时的句法表征。

(10)不要瞅年这娃数学不好,年喔语文可成好着哩。

(11)不要瞅喔人一天见你嘻眉笑眼的,喔心地可成瞎着哩。

(12)你不要瞅我一天喂鸡麻烦,恰这鸡下下奈蛋可营养高。

(13)呀!这人看着脾气瞎,这人可有苦太。

(14)不要瞅年喔媳妇长得丑,年喔(复指主语)可灵性太。

以上句子中,“可”都用于谓词性成分前作状语,在比较中表转折之义,语义表达侧重于后半句,比较的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可”本身就带有转折语气。

除了表转折,“可”还可以用于复句中,重在两者之间的比较。例如:

(15)我姐那两孩子性格刚好相反,耶(一个)是不爱说话;耶(一个)可是说地不停。

(16)这两地方各有各奈好:北京是机会多,环境可不好;珠海可是环境好,机会可不如北京多。

(17)这两窖地,耶是离屋近,可不好浇水;耶可是浇水方便,可离屋太远。

以上例句中,“可”(分号后第一个)虽表达对比之义,但没有语义侧重,前后是并列关系,此处的“可”可换成“又”,比较的双方是不同的矛盾主体,双方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1.2“可”用在陈述句中,还表动作前后矛盾,转折的意味比较弱,读作[k‘31]例如:

(18)我叫你走地里摘枣,你不去,我摘回来啦你可吃得不停。

(19)想吃好的可懒得怕动弹。

(20)爱热闹可嫌麻烦的。

(21)我坐哒(那儿)瞌睡的,到炕上可睡不着。

(22)他就是个家(本指自己)会,叫讲呀,可讲不出哩。

与表转折不同的是,表动作前后矛盾的句子,前后两部分没有语义侧重,语句可以颠倒顺序,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动作实施者自身矛盾的状态。

1.3“可”用在陈述句中,表否定,相当于“不”,但比“不”的否定语气要强烈,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读作[k‘24]。例如:

(23)A:喔是做什么用了?

B:可晓得。(不知道。)

(24)A:喔一天老在忙什么了?

B:可晓得。(不知道。)

“可”用在答句中,对询问者的问题并不知情,而且带有一点与己无关的旁观态度。

1.4转折连词“可是”与“可”连用,用于陈述句中,加强转折语气,读作[k‘31]。例如:

(24)你不要瞅我一天走地里迟,可是我到地里可做得不停,可做得快。

(25)屋里人不爱见年,可是屋里可离不了年。

(26)我虽然在哇(那儿)躺着哩,可是我可没有瞌睡。

(27)年奈果子虽然少,可是年喔(回指)果子长得可大。

以上例句中的“可”可以去掉,并不影响语义的表达,只是加上“可”,转折的语气加重。

2.“可”用于反问句时的句法表征。

2.1“可”在反问句中,用在动词前,使句子本身带有的语气得到加强,读作[k‘24]。例如:

(28)我可上过奈大学啊?

(29)你可看过位本书啊?

(30)你可是他妈啊?管兀么(那么)多做嗦了。

(31)她可连人能坐在一块啊?

上述句中的“可”都可以省略,语义不变,仅用反问句式也可表否定之意,即“我没上过大学”“你又没看过那本书”“你不是他妈,不用管那么多”“她不能和人平起平坐”“他没有多少钱……”;但是,有“可”时,说话者否定语气更强,加之用反问句的形式,更能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引发听话人的思考。

又如:

(33)①年有人操心哩,你可操什么心了?

②年都不操心,你可操什么心了?

上述例句虽形式基本一致,但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意思不同。其中的“可”可有可无,对句义的表达并无影响。句①的意思是:“有人操心,你就放心吧”,语气中带有心疼、责备的口吻;句②的意思是:“应该操心的人都不操心,你就更不用操心啦。”表面看似在责怪听话人多此一举,实则有言外之意,带有调侃的语气。但加上“可”后,相应的(责备或者调侃)语气就更浓,临猗话一般都带有“可”。

(34)A1好家伙!你孙子都这么大啦?

A2好爷哩,年(他指)孙子都这么大啦?

B2你可当哩?(你以为呢?)

上面两组对话,同一个说话人,询问的对象不同,语境不同,虽回答时都用“你可当哩”这句话,但表达的语气就有所不同。对话1中,听话人就是当事人,话语强调的是时间真快,都十几年没见了,所以有孙子不为怪,同时语气中带有少许自豪之情;对话2中,听话人是第三者,话语强调的是年已有孙子这一事实,往往带有调侃、讽刺的意味。这两组对话中,“你可当哩”所含的语气是语境所赋予的,“可”也是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2.2“可”用在反问句中,经常与“能”连用,组成“可能”一词,读作[k‘24nn24]。说话者主观上往往已带有否定、怀疑的态度。例如:

(35)我可能和你比啊?

(36)人家能那么做,你可能那么做啊?

(37)你放心,他可能耶人把喔(定指某东西)都吃完?他可是什么唠。

(38)他一天逛下那么争(表厉害),可能考上大学啊?

(39)惊(怕)什么了,他可能把你怎么唠?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可能”与普通话的“可能”不同。普通话的“可能”作形容词时表可以实现的,例如:“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作名词时表成为事实的属性,例如:“事情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作副词时表也许、或许之义,例如:“明天可能要下雪”。而上述例句中,“可能”不算是一个完整意义的词,“可”可以省略,句子意义不变,都表达反问语气;但加上“可”后,说话者主观的否定和怀疑态度则更加明显。

3“.可”用于疑问句时的句法表征。

3.1“可”与语气词连用,用于疑问句中,表达相应的语气,读作[k‘31]。例如:

(40)她怎嘛可哈走啦唠?我还说叫她给我捎耶东西哩。

(41)他的可哈来啦?我还没有拾掇好哩。

(42)你大学可哈毕业啦?

(43)他随(表刚刚)连我说完话么,可哈走啦?

(44)你作业可哈写完啦?

“可”与语气词“哈”“啦”连用,在句中做状语,说明时间之快、动作之迅速,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态。比如:例(40)中,说话人就带有诧异之态,遗憾之情;例(41)中,说者对“他们”动作的迅速表现出诧异,对自己的拖拉表现出一些歉疚;例(42)表示时间之快;例(43)(44)表示动作之迅速。其中“可哈”连读,语速很快,“哈”的声母脱落,经常听若“啊”。

(45)你可是,老惹娃做什么了?

(46)你俩可是,好好的老吵什么了?

(47)他可是,一天闲的么事啦,管兀么多做嗦了?

(48)娃这两天这么乖,你可是,老嚷的娃做什么了?(孩子这两天这么乖,你真是的,老骂孩子干嘛啊?)

上述“可是”与普通话转折连词“可是”不同,首先上述“可是”连用表让步或感叹,相当于“也是(的)、真是(的)”,其次“可是”往往跟在主语后面,与其后的谓语部分之间有短暂停顿,相当于插入语;而普通话中“可是”则不同,“可是”作为连词,一般用于主语前表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等连词相呼应,例如:“可是我没有做错呀!为什么要道歉”“虽然大家都不会怪你,可是你这么做不好”“大家虽然很累,可是(大家)都很愉快”,“可是”作为副词,意为“真是,实在是”,带有肯定的语气。例如:“她家媳妇那个贤惠,可是百里挑一”。

4.“可”用于祈使句时的句法表征。

临猗话中,“可”用在祈使句中,有“千万、一定、必须”之意,带有叮嘱、嘱咐的语气,重在强调谓语中心语,读作[k‘31]。例如:

(49)我娃结婚你可要来哩哦!(我孩子结婚你一定要来哦!)

(50)到学校可吃好些哦!可不要省钱。(到学校一定要吃好点,不要省钱。)

(51)到路上开车可慢些哦!(到路上开车慢点!)

(52)这耶袄穿上可可的。

(53)这耶床单铺着可可的。

(54)这柜子放这可可的,正好。

三、临猗话程度副词“可”与语气副词“可”的区分问题

在临猗话中,“可”既可以作程度副词,又可以作语气副词,那什么时候是表程度,什么时候是表语气?临猗话主要用声调和语法功能的不同来区分。例如:

(55)不要瞅年喔人屋里么钱,但年可会事着哩。

(55)不要瞅年喔人屋里么钱,(但)年可会事。

综上所述,临猗方言“可”运用三种不同的声调,既能表程度,相当于普通话的“很”,又能表频率,相当于普通话的“又”,更能作为语气副词,用在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表达或加强各种各样的语气,足见临猗方言“可”用法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1]储诚志.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问题——以“啊”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2]刘松江.反问句的交际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2).

[3]侯精一.现代晋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4]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

[5]乔全生.河东方言的独立词“可”[J].方言,1995, (3).

[6]史秀菊.临猗方言的结构助词“奈”与“哩”[J].语文研究,2003,(1).

[7]史秀菊.山西临猗方言人称代词的音变[J].方言, 2003,(4).

[8]徐晶凝.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9]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郭晓瑞 山西大学文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责编 樊 誉)

猜你喜欢
临猗陈述句例句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山西临猗:“中华果都”水果飘香长江两岸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好词好句
临猗中学之歌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山西临猗: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