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发展现代农业纪实

2014-04-15 03:29彭新红湖口县农业局
江西农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湖口特色产业农技

◇文/彭新红(湖口县农业局)

湖口县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建成集优势高效常规种植业,规模集约型特色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于一体的县域经济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业小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在赣北大地,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她北临长江,西滨鄱阳湖,是“江西水上北大门”,铜九铁路、九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她就是素有“江湖都会、水陆通津”之称的赣北重镇——湖口。

湖口县耕地面积28.8万亩,农户5.5万户,农业人口22.1万人。传统农业以水稻、棉花、油菜、生猪、水产养殖为主,常年粮食种植面积30万亩、棉花12万亩、油菜2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9.1万亩。近年来,湖口县水产、早熟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省级卫生城、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进县、长江黄河流域百亩连片籽棉单产最高纪录等殊荣接踵而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20强。

一、政策支持

近年来,湖口县委、县政府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将农业作为稳县之本,确立了“以产业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繁荣发展”的思路,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传统粮、棉、油、猪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6212”工程,重点发展“早熟梨、中药材、蔬菜、花卉苗木、油茶、水产”六大特色产业,制定出台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和赣北农贸城项目建设,为加工和销售搭建平台。2012年以来,湖口县将土地流转、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从2013年起,每年设立土地流转“以奖代补”财政专项资金,对集中连片流转耕地面积100亩以上且流转期限3年以上的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每亩奖励100元。县委、县政府将土地流转、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农业重点工作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考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强化对农业工作的重视。

二、科技支撑

“农业要发展,科技必先行”。近年来,湖口县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首先,按照“综合建站,双重管理、三权归县、财政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的设施条件,全县十二个乡镇综合站已新建或改造8个。其次,规范了对农技人员的管理,对农技人员实行绩效考评,从而使农技人员从事农业服务的氛围进一步加强,农技人员的责任进一步落实,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米”的问题。此外,为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每年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2013年以来,全县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152场,接待农民咨询2.8万余人次。完成技术培训78期,培训农民3200人次。组建科技服务队12个,组织农技人员100余人,深入乡村开展科技宣讲,共发放科技资料4.5万份,免费赠送种子等农资70余万元。开展了棉花超高产栽培、棉花轻简育苗、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稻田秸杆还田等十多项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

2013年全县共建成各类科技示范点63个,开展试验示范活动18项。在此基础上,狠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共推广玉露牌配方肥2300.6吨,科技示范基本实现了种田大户、农民种植合作社、高产创建基地全覆盖,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

三、创新服务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鼓励农民创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面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现状,“谁来种田、怎样种田”,成为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难题。新形势下,湖口县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提供公益性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提供市场化服务,乡村农业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县共有产业经纪人108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3家,其中部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8家,入社社员13500人,带动农户1.8万户。农民合作社遍及种植、养殖、植保、农机等多个领域。全县共有775家各类服务组织机构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成员7994人,完成机耕、机收面积50余万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12万亩,全县社会化服务业务收入达到2.04亿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发展规模经营提供了便利,助力了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促进农业规模化、效益化,湖口县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首先,建立了“县有指导中心、乡镇有服务中心、村有服务站、组有信息员”的土地流转四级服务网络。其次,对面积达到50亩以上,流转期限3年以上,种植水稻、棉花、油菜、蔬菜等大宗农作物的农户,发放了由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湖口县农村土地流转大户经营证》,农户可以用《湖口县农村土地流转大户经营证》抵押贷款。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12.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2%,其中大户流转面积6万亩。2013年全县新增种植大户152户,新增耕地流转面积2万余亩。取得大户经营权证的53户,共有43户申请以大户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已有36户贷款获批,贷款金额达 300余万元。

四、成效显著

通过几年的努力,湖口农业实现了“常规农业超常规、特色农业创特色”的发展,粮、棉、油单产水平稳步提升,粮食实现“十连增”,棉花、油菜、生猪均保持较高增长率。201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1.1万吨、皮棉总产量达到1.13万吨、油菜总产量达到2.71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9068吨。全县水产总产量3.69万吨,产值达4亿元。2009年,湖口旱地油菜单产位列全省旱地油菜单产第一,“百亩千斤籽棉”展示片百亩连片籽棉平均亩产1014.12斤,创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两大棉区百亩棉花种植籽棉亩产超千斤的最新纪录,武山农技综合站陈淼洋同志因此当选201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成为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

全县商品蔬菜、特种水产、油茶、早熟梨、中药材、花卉苗木六个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面积突破8万亩,特色产业产值已超过4.2亿元。特色产业已成为湖口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全省棉花高产创建工作会、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进会、油菜生产推进会、测土配方施肥及“一斤石灰一斤粮”等会议相继在湖口召开,湖口已成为棉花高产示范区、油菜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县、九江水梨发展先行区、鄱阳湖特种水产养殖的龙头。

湖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无限关怀,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全县农业人的默默奉献和湖口人民栉风沐雨和任劳任怨的足迹。勤劳的湖口人民,用心血、用汗水、用科技、用智慧,为农村经济发展谱写了一曲春潮涌动的旋律。

未来几年,湖口县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农业转型发展步伐,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及60%以上的农户跨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成集优势高效常规种植业,规模集约型特色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于一体的县域经济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业小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情系彭蠡大地,心铸和谐家园,蓝图已经绘就,前途无限光明。湖口——这片沸腾的热土,生机勃发、活力四射。湖口人民正以高昂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同心同德,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湖口特色产业农技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非遗视角下湖口弹腔艺术形态及文化渊源研究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2013年湖口县舜德乡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湖口首次发现并放飞白鹇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