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协同发展

2014-04-16 18:23刘静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沿海港口环渤海地区腹地

□刘静

浅析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协同发展

□刘静

港口群;协同发展;竞争态势;柔性化港口;环渤海地区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贸、外贸物资运输量快速增长,沿海港口也随之加快建设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地区管理分割,在一些地方出现港口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而且部分港口同质化的趋势日益严重,使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内的竞争日趋激烈,个别港口间甚至出现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的情况。这种现象如果不能真正得以改变,从短期看会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从长期看将会对港口群及其群内各个港口的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港口群及协同发展分析

1.港口群内涵

笔者认为,港口群是地理位置相近,互相之间存在着交叉腹地,竞争与合作机会并存的港口集合。对于港口群的内涵,有许多学者分别从地理位置、服务功能、相互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定位。首先,多数学者一般来说都是基于港口规划的角度把港口群的内涵定义为“地理位置临近,共有部分腹地,部分功能可以相互取代并互为竞争对手的港口组合。”其次,也有一些学者主要是基于地理位置进行定义,认为“港口群是为共同腹地提供物流服务,在发展规模与性质上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在地域上彼此相邻或相近的一组港口的空间组合。”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基于港口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定义,提出“港口群是在临近的特定地域上,以一个或多个大型港口为中心,在便利的交通基础上,区域内各港口之间以竞合关系为纽带,且各港口以投入产出关系为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组织的集合体。”

由此看来,对于港口群内涵的定义尽管有各种说法,但都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港口群的本质属性,所提出的内涵定义各有其合理性,都能够反映出港口群的基本特征,都是对现有各个港口群客观现实的总结表述。

2.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充分发挥有关各方优势而谋求共同进步或发展,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共同参与协同发展。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参与协同发展的各个利益主体必须为实现整体利益而采取或服从于统一的策略和行动,在有必要时甚至需要建立专门机构或机制来对协同发展的策略、行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

由于港口之间在地理位置、服务功能、相互关系具有的基本特性,港口群协同发展也就显得十分必要。港口的服务对象和获取经济效益的支柱主要是腹地,从基本层面讲,协同发展有利于区域港口群协调共同腹地的不同货物运输需要,使群内各个港口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港口群整体竞争力;从更高层面讲,港口群协同发展还可以使群内各个港口在发展规划、安全环保、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等方面达成共识,在物流服务上实行统一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进而促进港口群内各个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港口所在区域及共同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港口群内的各个港口而言,港口企业都是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之所以要提出港口群协同发展,就是要避免因无序性的竞争(特别是恶性竞争)损害港口群内各个港口的利益,因为加强港口间的协同关系,可以促进实现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变。而只要这一转变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则可以实现港口群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港口腹地(包括共同的、交叉的腹地)的经济发展。为此,港口群内的各个港口必须认清和认同必要的协同关系,并且通过某种机制协调各港口采取步调一致的协同行为。

二、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竞争态势分析

从大的范围看,我国沿海港口一般可分为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从地理分布上又可以进一步再细分为3个港口群(辽宁港口群、津冀港口群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主要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港口的腹地的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及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环渤海区域虽然在整体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但由于该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冶金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高,这给港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潜力。有统计显示,环渤海港口群腹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从2004年开始超越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而且该趋势仍在继续。

1.辽宁沿海港口群

作为东北地区的出海口,辽宁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在这个港口群中,大连港和营口港所占份额较大,其他还包括丹东、锦州、葫芦岛等港口。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群内各港口的布局大多为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码头。

2.津冀沿海港口群

津冀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京津、华北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在这个港口群中,天津港和秦皇岛港占份额较大,其他还包括唐山、黄骅等港口。津冀沿海港口群以秦皇岛、天津、黄骅、唐山等港口为主布局专业化煤炭码头;以秦皇岛、天津、唐山等港口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码头;以天津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汽车滚装码头和邮轮码头。

3.山东沿海港口群

山东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山东半岛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这个港口群由青岛、烟台、日照、威海等港口组成。在这个港口群中,以青岛、日照等港为主布局专业化煤炭码头;以青岛、日照、烟台等港口为主布局大型、专业化的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的中转码头及储运设施;以青岛港为主布局集装箱干线港。

从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内3个子港口群的分工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个港口的规模迅速扩张,由于腹地和货源相近,港口类型和港口定位呈现出趋同的现象,导致各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此消彼长。尽管我国国家层面的环渤海港口规划已经对各港口的分工有统筹考虑,但由于各港口所属行政区域不同,各地方政府大都从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码头建设,导致目前各地区和港口的码头规模都在急速扩展,环渤海地区港口竞争日趋激烈。

三、对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1.设立协同发展目标,规划港口群各港口建设

港口是内外贸易非常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港口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促进其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港口群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地区港口群各港口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港口群协同发展的目标是与所在地区、所有腹地的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因此,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协同发展必须与所在地区、所有腹地的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满足港口经济与所在地区、所有腹地的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各港口的规划建设、码头布局、功能结构都必须服务于协同发展的大局,主动适应所在地区、所有腹地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不能光顾本地区、本港口的利益而盲目发展、恶性竞争。

2.加强合作,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

随着华北、东北地区集疏运网络的逐步完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日益发达,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与其他地区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内子港口群与子港口群之间的交叉腹地在不断扩大,各个港口对交叉腹地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个港口缺乏协同发展的各自为阵的发展战略会影响到港口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内各港口应该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在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整体竞争能力增强才是最佳选择。以集装箱为例,在津冀沿海港口群中,天津港集装箱业务的发展比较成熟,其内外贸航线密集。对此,河北省沿海港口可作为喂给港与之加强合作,共同增加箱量,形成区域港口竞争整体,加强对外谈判筹码,提升整体竞争力。

当前,国际港口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就是建设“柔性化港口”。港口群协同发展就是建设“柔性化港口”的必然选择。加强港口之间的协同配合,促进港口与相关物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港口快速响应物流市场变化的能力,就是“柔性化港口”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1.004

猜你喜欢
沿海港口环渤海地区腹地
环渤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与治理措施
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山东沿海港口的影响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探究
沿海港口发展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及管理问题的探讨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