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章意为高 真情流露文字间
——高考作文教学指导与分析

2014-04-17 01:48陆英员
教育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体裁书信高中语文

陆英员

(梧州市第一中学,广西梧州,543000)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比重的作文,能够考查学生的文学素质,检验学生高中语文综合学习的情况,同时它在语文高考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分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毫不夸张地说,作文对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决定性的作用已经到了“成也作文,败也作文”的地步。而作文学习因其耗时长、成效慢、训练难等特点,使之成为诸多师生不愿直面的难题。一方面,学生由于考试的压力“谈文色变”;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系统且生动的教学模式,一味生搬硬套按照应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得分技巧的灌输,如教学生采用高分作文的结构模式“虎头、猪肚、凤尾”、多套用名人名言、大量使用古典诗词增加文采等,导致学生用模板来进行写作,使作文了无生趣,呈现内容空洞、无病呻吟之势。要提高作文水平,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写作前的积累、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以及写作后的点评交流,以帮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一、有效阅读,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

针对当下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的积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材实料”且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都是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限于学生的实际阅历,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一方面,好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就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样;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因此而有所感悟、得到启发。简而言之,可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阅读中感受生活。

下面以2013年语文高考全国卷(大纲版)的作文题为例: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分析:“同学关系”是每个经历过校园生活的人都能有所体会的,而这篇作文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十分贴近生活,它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体会和理解。针对材料内容,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体裁的选择上很自由,生活素材的取用上也不难。但是一旦把握不好,作文就会因纯记事而显得单调,或因纯抒情而显得造作,或因纯说理而显得空泛。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发挥平时积累的阅读经验,通过回忆曾经由阅读带来的感触,将之“借用”到作文中去,以切身的情感体验取胜。如白先勇的《树犹如此》一文,就记述了他和同学的深厚友情,读来令人动容,不失为一篇良好的可借鉴的范文。

二、勤加练手,于实践中提高作文的感悟力

有了阅读经验的积累,在作文的训练部分,教师主要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二是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愿意写时,作文写作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从要求学生写日记、读后感或是周记开始,既促使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文笔。与培养学生兴趣一起进行的,是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点。总的来讲,相关训练可围绕确定中心、选定体裁、安排结构、组织语言、关注细节等方面进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针对不同类型如记叙、议论等类别的作文给予点拨,就可以助学生写作成功。

如2012年语文高考湖北卷的作文题,由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引出对话题的讨论——书信等很多东西可不可以替代或能不能改变?

分析:按照前面提到的写作基本技巧,写作时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中心,也就是确定想要表达的主旨,即“书信是可替代(改变)的”或“书信是不可替代(改变)的”。接下来围绕中心选择体裁:可以用记叙文,讲述与书信的故事;也可以用议论文,结合有力的论据如著名的书信——林觉民的《与妻书》和《傅雷家书》等,以此说明书信的重要性和书信对情感承载的作用等。如果确定写议论文,在确定中心后,可教导学生列出作文的大纲,并根据大纲把作文丰富起来,如可把作文组织为“书信是不可替代(改变)的——书信的重要性——历史上著名的书信、生活中平凡的书信——书信的功能——总结”这样一个可以清楚说明问题的写作框架。最后就是语言的组织和细节的关注,如力求语言优美、避免写错别字、字迹要端正等,这就看平时的训练效果了。

三、修改交流,根据情况增强补弱

修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部分,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够让学生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使作文慢慢趋于完善。《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著经过十多年反复修改尚未完稿,更何况区区几百字的作文?它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进行后期的修改和调整。可以让学生写完后自己修改,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修改、评论或教师逐个修改并点评,这样可以使学生再次检查并调整写作思路上的漏洞,也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借鉴学习,而教师也能够逐一发现学生的长处和薄弱点所在。写作后的交流十分重要,作为经验丰富的教师更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写作误区和应该避免的问题,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例如2013年语文高考湖南卷可任选角度进行作文。题目提供了两则材料,一则讲述“它”被云彩吸引而不倦飞行;另一则则描写了儿子默默陪伴父亲。两则材料的核心语句都是“我愿意”。

分析:相对来讲,这种类型的作文自由选择的程度较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擅长的体裁或者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写作,但是教师也要指出学生容易犯的几个毛病。例如审题粗心,有的学生习惯性地把看到的材料全部用上,写成游子被外界的精彩吸引而离家,最后发现还是家好所以决定回来陪伴父亲之类。或者容易钻牛角尖,有的学生一直求证第一则材料中的“它”是什么身份,致使文章偏离主题。又或者犯了过度抒情的通病等。在体裁的选择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材料选择适合的体裁,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可鼓励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想象力写一个故事,鼓励擅长议论的学生论证“内心的充实和幸福的关系”等。

作文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写作水平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写作教学既要符合新课改要求,跟上高考的步伐,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成为他们享用一生的财富。在此作文教学过程中还要付出哪些方面的努力,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 刘庆仪.浅谈高中语文与作文教学[J].成功:教育,2008(4).

[2] 胡为炳.试析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作为之表现[J].作文教学研究,2009(4).

猜你喜欢
体裁书信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共 筑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