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化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

2014-04-17 02:55
教育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师幼教学活动幼儿园

徐 洁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江苏常州,213000)

教育家陈鹤琴在幼稚园课程论思想中指出,幼稚园课程应当采用小团体式等教学方法。他认为:“幼稚生的年龄不齐、智力不同、兴趣不一,应当区别对待、分组施教,以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稚生都有所长进……”闻名于世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方案也是以项目小组活动方式开展的。所谓项目活动,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课题”开展的研究与探究活动,在共同的研究与探究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它的特点是建立项目小组,每个小组一般有2-5人,小组成员可根据幼儿的特点及需要安排。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因此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苏联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多为集体化。集体教学虽然在知识、技能的习得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是没有兼顾到同年龄段幼儿的个体差异,具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小组化教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并逐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一、“幼儿园小组化教学”组织形式的界定和内涵

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多种。我们常见的形式有:集体教学、小组化教学和个别教学形式。

小组化教学是指以幼儿组成的一个个小集体为单位来组织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它有别于集体教学形式,是教师对幼儿个体进行教学的活动形式。在小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按照幼儿认知、能力等不同程度进行分组,根据每组幼儿的实际操作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支持、协助。

二、幼儿园小组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策略

小组化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及角色作用都发生了改变,学习更符合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

(一)幼儿学习的组织策略

1.幼儿学习的组织之一——同伴互助学习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教育应该遵循准备性、主动性、活动性、协作性原则。”同伴互助学习提倡的是同伴影响法,重视幼儿之间的互助、互学。在数学《我家住哪里》操作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把能力水平不同的幼儿进行分组,让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按楼层和房号两个条件找到正确的房间。

2.幼儿学习的组织之二——同伴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意识到他人的情绪和观点后,幼儿通过自我协调,配合合作者,来共同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例如,在体育活动《山洞变变变》中,幼儿通过两两合作、三人合作、多人合作等方式变化出不同造型的山洞。合作学习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并形成师幼、幼幼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交流方式。

3.幼儿学习的组织之三——个体观察学习

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模仿学习以获得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游戏建构《美丽的社区》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大量的房屋建筑图片,建立了丰富的表象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材料搭建出各种建筑。

(二)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

1.目标制定的灵活性

在小组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每位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促进他们自我发展。例如,在语言活动《春雨》中,笔者根据班级幼儿的语言能力水平制定层次目标,一是对能力弱的幼儿着重培养他们倾听理解的能力;二是对能力强的幼儿则发展他们大胆表达和创编的能力。

2.操作材料的层次性、多样性

教师应提供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和提升经验的空间。材料的投入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中班数学《小兔开超市》活动中,笔者分别准备了三种思维水平的操作材料:实物、图片和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初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教师指导角色的多面性

小组化教学活动中,指导角色具有多面性,既是观察者,又是支持者,更是参与者。在音乐《逛公园》活动中,教师可与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在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中促进师幼的共同发展。

三、幼儿园实施小组化教学的优势

小组化教学有着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降低师幼比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小组化教学按幼儿能力同质或异质分组教学,教师从关注全体到关注个体,活动中对幼儿的针对性指导更强。

(二)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幼儿的兴趣度

小组化教学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三)改善师幼关系——提高教学的和谐度

师幼关系从传统的管理型、集权型转变为交流型、伙伴型。幼儿可以走到老师的身边,教师也可以随意地触摸到每个幼儿。距离的拉近、言语交流频率的递增、动作交流的增加等各种师幼互动方式的增加,可以让师幼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小组化教学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幼儿,更能了解幼儿参与情况、活动水平、活动兴趣等需要,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每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小组化教学符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理应成为幼儿园今后活动组织的重要形式。但在小组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小组化教学如何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小组化教学的评价如何进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究。

[1] 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2] 唐淑,王雯.学前教育思想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3] 孔起英,王绪兰.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蒋士会,欧阳修俊.课程与教师的关系考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猜你喜欢
师幼教学活动幼儿园
师幼互动,缘何频频一线“遇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师幼互动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