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思考

2014-04-17 02:45胡晓斌
教育观察 2014年28期
关键词:知识点大学教学模式

胡晓斌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手机功能多、上网便利,智能手机还可以替代电脑的部分功能,其时尚和便捷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有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在99%以上,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率为96.1%,其中,经常使用率为36.2%。很多大学生已经对手机产生依赖。[1]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主要表现

(一)作为社交的主要工具[2-3]

很多学生利用手机短信和微信、飞信、QQ、微博等聊天工具与朋友、同学保持交流或关注他人信息,同时也让自己的信息获得他人的关注,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学生在虚拟世界交往时间的增加导致其参与社会活动时间的减少,久而久之,学生会脱离现实的人际交往。实际上,手机已成了很多大学生逃避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工具。

(二)作为个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很多学生利用手机阅读手机报、阅读网络小说、浏览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听音乐、玩游戏等,以达到放松娱乐的目的。频繁使用手机玩游戏的学生认为在游戏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作为逃避学习压力的工具

还有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后对自己未能严格要求,逐步沉迷于网络,整天“躲”在宿舍上网。他们即使去教室上课也表现得注意力不集中,课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动脑思考,直接用手机在网上搜索答案后抄在作业本上。[2-3]部分学生由于学业跟不上,对所学内容感到索然无味,便通过玩手机游戏、用手机上网的方式逃避学习。

笔者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愿思考、不愿学习,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需要提交的课程论文,都用手机搜索答案或下载论文来应付。这样会严重阻碍大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致使学生产生思考的惰性,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

二、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模式不合理[3,5]

总体上来讲,我国一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与中学的教学模式区别不大,仍然沿袭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考试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课堂上缺乏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有的教师备课不够充分或缺乏讲课技巧,上课就念教材或PPT,学生对这样的讲授提不起兴趣,于是通过手机上网消磨时光。

(二)学生自控能力不强[6]

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一直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督促下完成学业,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高考前那样大,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同时受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逃避或放弃学业而沉迷于手机网络。[3]

(三)学生厌学和畏学情绪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不断背书、做练习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题海中被消磨殆尽。可是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与中小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中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知识点少、课时多,教师会将知识点逐个讲精、讲透,并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大学的课程学习知识点多、课时少,学生必须在课前、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学懂。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在中小学阶段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习惯,进入大学以后发现所学知识难度很大,学不好,这时他们就产生了厌学和畏学的情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许多原本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也成了大学生。面对大学里繁多而艰深的课程知识,他们无法适应,产生厌学和畏学情绪在所难免。每当上课的时候,他们便通过手机上网逃避学习。[7]

(四)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大学文凭迅速“贬值”,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前途产生怀疑,由此导致了目标动摇的迷茫和挫败感。面对大学学习科目繁多、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形势严峻等压力,很多大学生这些方面的压力无法通过思想交流、情感疏导得到缓解,于是他们通过上网、玩手机、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结果荒废学业,形成恶性循环。[3]

三、降低手机对大学生课程学习负面影响的建议

(一)制订相关管理规章

毫无疑问,课堂上玩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消极影响,甚至导致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症。但目前,一般在高校,大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并不违反学生手册和教学管理规定。因此,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可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或玩手机,如有违反,一经发现,一律收缴。[3]目前,已有学校制订并执行此类管理措施。[8]

(二)教师以身作则,课堂上不使用手机[8]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特别应该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以自己尊重教学、尊重课堂、尊重学生的良好教学风貌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三)严格课堂管理

对于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很多教师只是善意提醒,并没有过多干预、制止。但事实上,学生课堂上把玩手机的现象仅靠善意提醒没有用,且课堂上玩手机行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必须严厉制止其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一旦发现,立即收缴,课后再留待处理,绝不姑息。[4]

(四)改革现有教学模式

改革考试制度。根据课程特点,考试可以通过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操作技能考试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增加课堂讨论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避免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讲,考试前突击背书,也能考试及格的现象。严格执行校规,加大对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的清退处理力度,使学生感到一定的学习压力。

鼓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5]课堂教学应该是对话、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1] 李莹,沈阳,金鑫.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0(11):207-208.

[2] 李滢彤,梁利,赵靓,等.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思考[J].中国-东盟博览,2012(9):96-97.

[3] 王玉锋.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34-35.

[4] 蔡雪珍.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46-47.

[5] 张衍红.手机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纵横,2011(10):212-213.

[6] 马杰,宿淑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2):43-45.

[7] 何录兰,冯明丽,赵青娥,等.大学生厌学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72-74.

猜你喜欢
知识点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