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心智 提高能力
——浅谈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

2014-04-17 03:29贺小健
教育观察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中考解题知识点

贺小健

(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浙江温州,325000)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零散的知识,通过再现、整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将其提炼、升华,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课程。其目的是巩固与提高,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一节好的复习课可以使学生解决孤立与联系、“见树与见林”、深化与拓展、综合与运用的关系问题,实现举一反三。那么该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呢?

一、回归课本,强化“双基”训练

“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这是历年来我国中考的实际出发点。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原理才能更好地变通,从而采用最为简单的解题方法应对考试。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以课本出发点也就能从容面对考试了。因而,在中考复习时,一定要重视课本所要求的“双基”训练。

基本概念及原理方法是每门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并有技巧地引导学生掌握。就化学而言,熟记特殊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性质及物质的俗名等非常有必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本的练习题、阅读分析及实际应用等各个部分融会贯通,进行有技巧的记忆。

二、构建网络,巩固知识

“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是复习课要达成的首要目标。如果复习课只是将知识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回顾,那么其作用就完全没有发挥。现代教育研究证明: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否则不但不能给人带来任何帮助,还会成为大脑的沉重负担,使人成为“书呆子、记忆棒”。要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人,必须要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逻辑体系,在这个可操作的逻辑体系里,他所有的观点和知识都是不矛盾的,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完成了这一步,知识的框架就基本上在脑海中形成,由此在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时,就能迅速地从这个逻辑系统中调出相应的知识来应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做查缺补漏工作,提示学生把疑难点、易错点、出错点记录在“纠错本”上,然后经常复习。如此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高效的复习了。

在学生中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即使复习同一个知识点也不能以简单重复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应采取“变式”的方法来教授,使学生感受到创意和变通。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情景进行复习,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复习效果达到最佳。这样的“变式”教学法还可以体现在利用最新复习过的知识创设应用问题上,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在复习梳理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是必然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新增的知识点融会到以往的知识结构中。对旧知识点的复习教师要有新意,避免学生因重复性记忆而疲劳。

三、选典型题目进行强化训练

考试大纲中,试题内容的难度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其比例为7∶2∶1。教师应根据这一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复习提纲,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避免复习训练中出现过多的难题、偏题、怪题,偏离复习的起点;其次,要讲究“质变”而不是“量变”,尽量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再次,思路是关键,在复习强化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最后,强化训练要讲究定时定量与劳逸结合。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希望以做典型题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本质,掌握该类题型的结构和解题方法,从而能够深刻地领会知识点并且能够熟记于心。在形成一定的定式思维后,学生遇到这一类题目时敏感度就会有所提高,从而能够快速地利用相关知识点去解题了。

尽管课堂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增加“等待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符合“不求数量但求质量”的复习理念。很多教师为了能多讲一些题目,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训练,往往在出示题目之后,还未等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便急于给提示、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这种“超快速”的复习方法尽管节约了时间,但是有害无益。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没能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就对教师形成了依赖,没有教师的提示学生就很难独立完成解题任务。因此,笔者认为课堂复习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题讲解与学生练习是复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在复习过程中,例题讲解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展示答案上,而是要呈现出答案的演化过程与其所表现出来的解题思维。只有注重与突出了解题过程,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后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四、强化实验过程,培养操作能力

就物理教学来说,实验是物理学科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每一年中考的考点与难点。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复习时应重点讲述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相关的基本操作。此外,学生不但应该能够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还要掌握绘制实验装置图的技巧。物理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内在修为。在进行物理实验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化整为零,注重双基的训练;其次,学会比较分析,掌握基本的总结归纳技巧;再次,强化实验训练的设计过程,让学生根据教材要求对各个环节进行正确无误的操作,进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做的实验进行客观的评价,让学生本人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有技巧地设计对照实验,强化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量变控制能力。

五、养成规范化的良好习惯

从对历年中考试卷答题情况分析中得知,学生考试丢分主要是由于存在“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如审题不细、表达不清、书写不规范等,这导致了学生在考场上“不能正常发挥”。因此,拥有规范化的良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既要注重仔细审题,又要合理分配时间,还要辨别考题的难度和进行知识的迁移。

善于总结也是应该在复习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完成解题任务,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在完成这样的质变后,学生应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理解、反复揣摩,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能力。

[1]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2] 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

[3] 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J].教学与管理,2000(10).

猜你喜欢
中考解题知识点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用“同样多”解题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