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措施

2014-04-17 04:14胡桂萍
江苏高职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训教材高职

胡桂萍,白 健,温 静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浅谈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措施

胡桂萍,白 健,温 静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高职教材建设滞后的现象,分析了高职教材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高职教育;教材建设;问题

引言

教材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载体,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教材作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我们必须重视高职教材的建设,编写和出版具有高职自身特色的教材。

1 当前高职教材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脱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当今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新技术与产品升级换代速度非常快。由于教材的编写者不具备“双师”素质,大部分教师都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对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各岗位的操作技术规范和要求的认识,编写的高职教材内容陈旧滞后、脱离实际、不能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明显滞后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发展的脚步。而且不少高职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标准,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有的教材虽然冠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名义,其内容实际上是原专科或成人高校教材的翻版,造成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

1.2缺乏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在这一形势下,许多出版社争相加入到“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的组织建设中。经过几年的努力,确实出版了一批能够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但是在基础建设和内涵建设尚未准备充足的情况下,高职教育出现了盲从的倾向,体现在教材上就是相当一部分教材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体系上来,高职特色反映也不够。目前多数高职教材,或是采用“拿来主义”,承袭传统本科教材而来,侧重点往往放在让学生如何掌握和巩固知识上,忽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尤其是不能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或是采用“杂糅政策”,从本科教材和中职教材进行内容筛选,形成“混编版”。这种“混编版”仍未脱离本科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的窠臼,给教与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3实训教材严重不足,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与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中也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实训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远远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已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另外,对实训教材的编写缺乏应有的重视,实训教材严重不足。教材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简单、实训教学特点不突出、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针对性不强等是实训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极不适应,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1.4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不匹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部分行业岗位对上岗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对高职院校学生三年学习的认证,更是他们就业的“通行证”。“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但目前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所对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没有真正地实现教育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融合,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很差,无法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这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改革的创新有较大危害。因此,搞好高职特色教材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1.5立体化教材建设尚未形成规模,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伴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变革,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教材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意义上的教材不仅包含纸质的课本教材,还应包含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习题库、实训指导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是一个涵盖网络课程、CAI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工具软件、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在内的多资源的综合体。近几年,高职教材仍以纸质教材为主,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立体化教材建设尚未形成规模。立体化教材将枯燥无味的文字知识变为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体化教材已经成为传播知识、传授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将立体化教材应用于教学,可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要素配置、节约教育成本、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大量教学课件还只是“课本搬家”式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远未得到充分体现,广大教师难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 面对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2.1深化教材改革,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的性质决定其教材建设应该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层次多样、基础薄弱,教材的编写应力求低起点、多层次。同时应充分考虑专业实际和发展需求,本着重能力、求创新的总体思路,优化整合课程内容。首先,基础理论的教学应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在满足本学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与专业课需要的前提下,精简理论的推导,删除过时的内容。“让学生听了就能懂,看了就能会,学了就能用”。高职教材注重基础性、应用性的同时,有些内容(可作为选学或自学部分)还应体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满足学生提升学历水平的需求,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提供必需的理论支撑。其次,高职教材专业针对性要强,突出实用性,体现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深化课堂教学、保障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基础上必须做到把实践放在首位。高职教材要能够反映最新的职业特色,内容要动态化,体现前沿知识,要有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创新思想,使教材具有教育性和可读性。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和深入,社会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高职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到相关领域进行学习、研究。否则,所编写出的教材就会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和要求,甚至会违背高职教育的教学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因此要鼓励更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型、研究型、双师型教师参加高职教材建设。同时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加强与行业企业一线岗位的联系,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生产实习和培训。选送教师到国内外著名教育机构和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加强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教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由此来带动学习型、研究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一线岗位的技术、管理、操作人员参与到教材建设中。对于参加省级以上精品教材、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教师,不仅在工作上要予以时间、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还应将其工作成果作为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的优势条件。

2.3加强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促进高职特色教材建设工作

教材质量的优劣与人才培养是紧密相关的。为此,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教材管理与建设工作。在选用教材和公开出版教材上要规范管理,坚决拒绝那种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乱出书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现象。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应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客观发展与需要,尽快建立一套与高职教育配套的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并积极搭建高职院校教材编写与教材出版联系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及时整合高职教材建设工作的资源信息,从而在宏观上定期提出高职教材建设出版的详细计划,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各院校高职教材建设工作健康发展,推动大批优秀的具有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精品教材出现。

2.4实现高职教材细分化,保证高职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其具有明确性、直接性、层次性等特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高职专业多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专业分的较细,培养目标明确。因此,高职教材建设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及需求编写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教材。教育部指出,要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要求,“通用型”教材已不适用于高职教育,只有根据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量身定做,提高教材与工作体系、工作过程的关联度,实现高职教材的细分化,才能保证高职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对于面向化工专业的英语教材,内容应该侧重于化妆品、药品、食品安全、营养配餐等内容;而面向物流专业的英语教材,则应该侧重于如何发货、收货、装船等具体的商务细节。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赵居礼,王艳芳.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42-45.

[3]汪博兴,汪明群.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30-31.

[4]周晓健,章文清.对高职教材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3(20):34-35.

[5]刘康声.高职教材建设思路及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52-54.

(责任编辑 周晓芸)

DiscussiononProblemsandSolutionsofTeachingMaterial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HUGui-ping,BAIJian,WENJing

(Hebei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ofBuildingMaterials,Qinhuangdao066000,China)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rain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and th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irectly.This paper discusses,the lag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problem

2014-01-15

胡桂萍(1968-),女,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及高职教育。

G714

A

1671-4644(2014)01-0052-03

猜你喜欢
实训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