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写作之源
——兼任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

2014-04-17 04:24刘燕洁
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硬币笔者

■刘燕洁

寻找写作之源
——兼任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

■刘燕洁

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小学生由于见识小、课外阅读量少和知识不丰富,导致了怕写作文、厌写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苦思冥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流水账式的几句、只是事情或事物的简单罗列、空洞无物,或是瞎编烂造、没有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乐写”呢?

将作文活动融入科学实验中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让实验与作文牵手,帮助学生寻找写作之源。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寻找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指导学生选择新鲜的生活素材呢?带领学生泡豆子、种大蒜,写观察日记之后,笔者尝试将同学们头疼的作文和有趣的科学实验结合起来,将观察、描述、作文等语文教学活动融入科学实验,使学生“乐写”。

第一步,准备阶段。在实验之前,笔者通过网络、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并根据班额特点、硬件设施等方面因素,在众多试验中筛选,最终选择了一个叫“山水”的实验作为本次“作文与实验”的主题,并准备了敞口透明的容器、水、硬币等实验工具。

第二步,实验阶段。作文课一开始,笔者便告诉同学们要做一个实验。一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都很兴奋。但笔者知道,科学实验作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理解科学原理,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意识,它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感悟和写作表达水平。这就要求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仔细观察科学现象,观察人物表现,观察实验中发生的一切,要让学生思考实验的科学原理,感悟蕴含其中的道理等。学生观察思考了,有了感悟,再让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所以在实验之前,笔者便先提出了几项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记录实验过程,更要注意实验中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周围同学的动作和表情变化,必要时可以记录下来。实验刚开始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首先设下悬念,让同学们猜一猜在装满水的容器中再放几枚硬币水就会溢出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1个、2个、5个……”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可没有一个猜的超过20枚。在实验时,笔者和同学们一起边放硬币数,“1枚、2枚、5枚……10枚……25枚……65枚……100枚……150枚……”同学们越数越激动,越数越兴奋,一直数到175枚时,才看见有一滴水珠从容器中溢出,同学们各个都被惊呆了。这时,笔者让同学们趁热打铁,当时就动笔,把刚才的实验过程,老师的语言、动作,同学们的表情变化等记录下来。毕竟是刚刚发生,又是同学们感兴趣的事,同学们个个奋笔疾书,很快完成一篇小练笔。

第三步,修改讲评。小练笔完成的速度很快,但质量又如何呢?在批改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较清晰地记录实验过程,但对人物的表情、神态描写得不够细致。在批改中,笔者用这样的评语提醒孩子:“此时,老师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观察到同学们在惊讶时的不同表现了吗?”“此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最后你观察到的水面是什么样的?详细写写……”在讲评时,笔者挑选出几本分别在描写人物表情、当时场面、实验过程、水平面变化等四个方面写得好的文章在班里朗读,并让同学们自己评一评文章的精彩之处。下课后,笔者请同学们回家后根据评语及写得好的片段,回忆当时实验的情景自己修改作文,并建议回家查找资料,揭开已装满水的容器能再放175枚硬币才溢出水的谜,可以对小练笔进行补充,使其更丰富。当然,还要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特别有趣的名字。

在习作实践中完善

经过第二次的修改,同学们的习作较前次有了很大进步,如一位同学把前一天的“今天下午,刘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改为“今天下午,刘老师拿着一个杯子和两瓶水走进教室,说要做一个实验。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提了上来,老师会做什么实验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在短短几句的修改中,笔者看到了孩子们逐渐学会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去表现人物心理。在描写水滴溢出时,有位同学这样写道“水滴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又像一串透明的珠子,在杯子的边沿盛开,又流下,不停地敲打着桌子……”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贴切、优美的比喻,这让笔者发现孩子逐渐学会发现细节,学会去表现细节之美。同时,同学们改过的题目也给了笔者不少惊喜,由千篇一律的《一次有趣的实验》变成了《硬币跳水》《调皮的水精灵》等。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写作的潜能,只有孩子愿意写,我们才就在一次次的习作实践中去挖掘,去发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写”呢?我们仍需努力。

以上仅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尝试。在一次次的尝试中,笔者更深切地体会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不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去积极寻找积累作文素材,那么,真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再是一句空话。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硬币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不翼而飞的硬币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