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这儿,舍不得那儿

2014-04-21 12:17志红
当代工人(A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区保姆房子

□志红

离不开这儿,舍不得那儿

If the Couple Choose to Make Their Life in Beijing

□志红

【城•城•母子】

地域分割存在于城乡之间,我们要怪历史的原罪;存在于城城之间,又怪谁呢?35年中,中国城市在失衡中发展,致各种保障和福利城与城不兼容,城乡排斥后又出现城城排斥,新一幕的主角仍然是年轻父母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

8个月的孩远行

2013年11月6日,是周惠的儿子元宝1周岁生日,他与妈妈分开已经8个月了。

周惠在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常需要出差,一旦接手项目,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数字就会让她的精神压力骤增。虽然单位距离她租住的房子不远,但她对成为“背奶妈妈”没有信心,一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奶水的质量可想而知。加上职场竞争激烈,年轻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让她常有危机感。所以,休完产假,母乳不足的周惠一狠心,放弃母乳喂养,

并且让母亲把4个月大的儿子带回了东北老家。

周惠清楚地记得,那天送母亲去火车站。当时儿子正在熟睡,她和老公抚摸着儿子的小脸蛋儿,眼泪在眼眶中打转。真舍不得儿子,才这么大点儿就没妈陪伴。她也心疼母亲,一辈子操心、劳累,到了该享福的年纪,却还要为孙辈当马牛……母亲看出了女儿女婿的心事,“没啥,带回去,你爸和我也多了个伴儿。你俩拼你俩事业,混好了,再把孩子接到北京。”

列车在弯道处消失了,周惠终于忍不住,趴在老公肩上放声大哭。

回到租来的房子里,周惠开始发泄委屈,抱怨老公挣不到钱,买不起房,留不住儿子。老公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这时一反常态,冲周惠吼道:“你有完没完?你以为我愿意每个月就拿那点儿死工资啊?你以为我不想买房啊?你以为我愿意送儿子走啊?这大北京是你说来就来,说留就能留下吗?你还怨我,我怨谁去?”

周惠无语,她知道老公已经尽力了,想当初是她硬逼着沈阳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公和她一起闯北京的,年轻气盛的她觉得北京机会多,人的眼界也会更宽阔。但她没想到的是在北京落户太难了,光那些个政策,就看得人脑袋疼。再说,即便真能落上户口,就能保证住得舒心吗?房子都四五万元一平米了,请个保姆也要七八千……

送走孩子前,周惠跟老公商量,不如回东北过点轻压力生活。老公不同意,回去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感觉灰溜溜的,更何况他们如此奋斗,不就是希望将来儿子能在北京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吗?如果回去,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而不把孩子送回老家,目前来看,他们仨谁也过不好。两口子都知道这个理儿。

爱你恨你学区房

送走儿子,周惠很快进入职场女性的工作状态,开始接连不断的出差和加班。繁忙的工作让她没有时间思考,只有一个信念:按时完成项目,拿到工资和项目奖金。

只有在夜深人静时,看看老家的弟弟发来的儿子最新照片,或大笑、或低啜,她才能真实地感觉到,自己还是一个母亲。要想天天看见儿子,就得在北京落户。周惠老公是集体户口,周惠的户口在老家,只剩最后一条路了,买房。

周惠和老公不止算了一次,他俩最多能拿出80万首付,加上收入还贷,可以支撑总价270万的房子。周惠原计划买五环外靠近地铁的房子,大概90平左右的两居,那样就可以把父母和儿子接来住了,但老公的意思是先买个60平左右的学区房……

考虑再三,周惠和老公达成一致。俩人开始看学区房。中介听说他们才能拿出80万首付,很不屑,“姐,你知道海淀这边学区房多钱一平了吗?一般的都七八万了,你们想买60平的,算上中介费和税费,差不多要500万,首付至少得200万啊!”

这几年,周惠没合计买房的事,但她清楚工资的涨幅远远低于房价的增长,她不甘心地问:“不是说学区房也就四五万吗?怎么涨得这么厉害?”中介以夸张表情回复她的无知,“傻姐姐,那都是哪年的事儿了!你这点儿首付买学区房,买个30平的就算占大便宜啦!”

周惠和老公深受刺激。这次买不成学区房,以后会涨得更厉害;如果买的不是学区房,就浪费了首套名额,二套房贷款更困难,孩子学籍就更难解决了。一咬牙一跺脚,周惠和老公决定:小就小吧,先占个学区位置再说!

一番锲而不舍地看房后,两口子终于用80万首付,买了一间带海淀某重点小学学籍名额的30平学区房。这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盖的,又老又旧。搬进去时,周惠哭了,在北京漂泊近10年,儿子,这回终于见亮了。

儿子,对不起

有了房子后,两口子想把儿子接来。周惠还打算让父母也过来。若父母不过来,他们就得雇保姆。一个月5000元的房贷加上给保姆的工资,实在不堪重负。看明星姚晨博客上描述好月嫂魏姐,周惠只有羡慕的份,“普通父母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保姆资源。新闻里报道,虐待孩子,甚至喂孩子吃安眠药的保姆都有。”

所以,周惠希望父母能过来,她想好了,父母和儿子住卧室,他们两口子住客厅,虽然挤了一些,但毕竟能天天跟儿子在一起了。

母亲听了周惠的想法,说出自己的难处:“你爸高血压老犯,上次检查血糖也高。他那脾气你也知道,又臭又硬,我怕他过去了跟姑爷处不来,影响你们俩呀。北京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待着也憋屈。”母亲怕她听不明白,索性直接说:“孩子在这挺好的,能吃能睡,你就别惦记了,等孩子大点儿,懂事了,你们再接回去吧!”撂下电话,周惠有点儿蒙,计划得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她不清楚母亲说的孩子大点儿了是什么时候。她考虑过让儿子幼儿园开始就在北京上,但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上小学。公立幼儿园硬件软件都好,可是即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排队,也够戗能在适龄入园。因为那里的孩子几乎都是“批条子”进去的。私立幼儿园价格就高了,四千起跳,上限不清。加上他们俩现在还没摇到车号,难不成要抱着孩子挤地铁坐公交?如此想来,孩子起码要在老家待到5岁。

本以为买了房子就能跟儿子在一起,没想到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解决。她还得上班挣钱,不能当全职母亲,周慧觉得自己一点招儿都没了。她再次想到了回去,自己回东北。可老公呢?把他一个人留在北京,留在学区房里?不行,她需要这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她也无力承担离婚的风险……

老公,我要说一声对不起,你能理解吗?儿子,等你长大,妈若说一声对不起,你能接受吗?周惠的内心仍在矛盾着。

猜你喜欢
学区保姆房子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保姆家午睡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孤独的房子
学区房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狗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