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的健康引导研究—以江西部分高校为例

2014-04-22 09:17杜国如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劳务物质消费

杜国如

(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的健康引导研究—以江西部分高校为例

杜国如

(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为了掌握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发展变化,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需求明显升级,追求产品的品牌和质量;2)在体育劳务产品消费上是以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培训、运动按摩为主,体育旅游消费也有所发展;3)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上是以观赏体育竞赛、体育网络信息消费为主;4)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条件、体育爱好、空闲时间等因素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健康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

体育消费;健康消费;健康引导;体育物质消费;体育劳务消费;体育信息消费

体育消费是指为满足个人或团体体育消费目的而购买体育物质产品、体育劳务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的过程和行为[1]。例如,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饮料、体育比赛门票、体育书刊,观赏体育比赛,参加体育活动,接受体育培训等活动。体育消费是人们精神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更是现代人消费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未来社会的引领者,他们的体育消费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水平和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将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成长。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又不同于普通人群的消费,有其特殊性:

1)他们的年龄在18~22岁,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在体育消费上有自己的选择和偏好。但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个性太强,往往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出现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情况,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购买运动饮品时偏好彩色,购买体育器材时过分追求品牌与档次,参与性体育消费过程中不注意适量运动、环境卫生等因素的影响。

2)他们仍是学生身份,大多数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仍要依靠家庭供给,不同家庭条件将影响着他们的体育消费能力和方式的培养[2]。

3)他们在大学接受体育教育,学校的多数体育场馆设施是免费对他们开放,他们的体育消费就有一定替代性,这也表现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殊性。

那么,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有什么变化,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健康引导?这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既要使大学生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要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本研究对大学生体育消费展开探讨,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实际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需求为研究对象;以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管理人员30人、教师50人、大学生100人为调查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消费”、“健康消费”等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检索,共查阅相关论文50余篇;同时查阅了2000年以来的相关学术研究刊物和书籍,收集了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问题的研究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体育管理人员30人、教师50人、大学生100人进行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分别回收问卷30份、45份、93份,回收率分别为

100%、90%、93%;有效问卷分别为管理人员30份、教师42份、大学生89份,有效率分别为100%、95.6%和95.7%。调查问卷设计是以社会学研究方法为指导,调查内容以研究目标要求为依据,调查提纲及问题设置咨询了有关体育学专家、教授的意见,形成调查表并请专家、教授对调查表内容和结构进行二轮有效性评定,评估其内容效度(r=0.81);采用对半分测方法进行信度检验(r=0.83),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符合科学调查研究要求。

1.2.3 实地调查法 对江西省南昌市区的部分高校和体育休闲健身场馆进行实地调研,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内容、方式、服务管理状态、体育消费氛围等,并对部分体育消费场所的管理员20人、体育消费者53人进行询问,主要就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与服务引导等相关问题进行个别交谈与交流,获取了大量第1手资料和宝贵意见。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使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大学生的体育物质消费需求分析

体育消费的物质需求是指学生对体育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如:购买体育用品、体育装饰、饮料、运动纪念品、比赛门票等运动物质产品[3]。以下主要基于经济条件、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体育爱好、性别等角度分析江西省大学生体育物质产品消费状态。

2.1 不同经济条件下学生的体育物质消费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表1),个人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体育消费能力明显较强,偏好体育品牌消费。其中,个人月经济消费达到1 000元及以上的学生,有75.1%的学生认为自己体育消费能力较强,主要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运动饮料;个人月经济消费在500~999元之间的学生,有68.5%的学生认为自己体育消费能力一般,主要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饮料;个人月经济消费在499元及以下的学生,有67.6%的学生认为自身体育消费能力较差,主要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饮料。由此看来,经济条件对学生体育消费影响较大,在引导学生体育消费时应侧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尤其是针对个人月经济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购买实用性产品。

表1 不同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物质消费需求的调查(%)

2.2 不同消费心理学生的体育物质消费需求分析 人的消费心理是十分复杂的,但人的消费需求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消费心理需求反映在生活方式、体育爱好、性格、品牌忠诚度等不同的因素中。本研究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分为学习努力型、生活朴素型、体育爱好型和社交多样型;将大学生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并从这些角度分析大学生的体育物质消费水平(表2、图1)。

表2 不同生活方式和性格大学生体育物质消费需求调查(%)

图1 大学生对体育物质消费品牌忠诚情况调查(%)

1)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其体育物质产品消费的主要原因,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学习努力型的学生都有体育物质产品消费经历,选择消费品时,有72.1%的学生喜欢体育消费产品的简洁、大方和实用;体育爱好型的学生在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上要求相对较高,有62.3%的学生偏好体育消费产品的质量、品牌;社交多样型学生体育物质消费能力也较高,有66.3%的学生偏好体育消费产品的价格;生活朴素型学生都有体育物质产品消费的经历,有54.8%的学生偏好体育物质消费产品的价格低廉、耐用。

2)基于性格的不同,不同学生在体育物质产品方面的消费也有所不同,其中,外向型的学生活泼好动,热爱体育消费活动,在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上表现为积极、喜好,有65.2%的学生偏好体育产品的款式、质量;内向型的学生不太好动,体育消费不够积极,但都有运动服装消费的经历,有68.3%的学生偏好体育产品的质量、实用性。

3)在体育物质消费品牌选择上,不同学生也有一定的差异,忠诚专一品牌的学生占12.5%;同时忠诚于几种品牌的学生占52.2%;无忠诚品牌的学生占35.3%。

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对他们的体育消费影响较大,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消费,消费内容上应重点、优先推荐产品质量、实用性,防止学生盲目追求品牌档次,尤其是对于偏好于款式、品牌的学生。

2.3 对学生体育物质消费频率、时间、地点的调查分析

1)购买体育物质产品的频率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价格适中、质量较好又实用的体育物质消费产品被购买频率较高,例如,运动饮食、运动服装、运动鞋、小型体育器材等;价格高昂、大型的体育产品、高档装饰品等被购买频率较低。调查结果显示(图2),经常购买体育物质消费产品的学生占32.6%,他们大都是经济条件较好、喜爱体育消费、生活中好动的学生;不经常购买或偶尔购买的学生占55.2%,他们一般都是经济条件有限、体育活动不积极、性格内向的学生。

2)购买时间、地点具有显著性差异。有71.5%的学生喜欢在节假日购买体育消费品,尤其是周末消费频率最高,且喜欢在大型商场、专卖店购买,主要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在非节假日,学生也会购买体育消费品,但购买频率相对较低,这类学生占52.6%。喜欢在运动场馆、生活地附近、购买便捷的商店购买的学生占57.1%,主要购买运动饮食、便捷体育健身器材;喜欢外出上街消费者占42.9%。喜欢在白天进行体育物质消费的学生占74.3%,高于晚上进行消费的25.7%,这与学生的作息时间与活动方式有关(图2)。

图2 对大学生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频率、时间、地点的调查(%)

引导学生进行消费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消费频率合理性、饮食消费健康性的引导,且基于学生的学习、作息时间的安排以及安全性、经济未独立等因素的考虑,建议学生的消费时间应以节假日、白天消费为好,消费地点以就近消费为宜。

2.4 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体育物质消费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表3):

表3 对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体育物质消费需求调查(%)

1)不同男女学生体育消费有较大的差异,多数男生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参与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人数比例较多,有72.4%的男生体育物质消费频率较高,多数男生偏好体育消费产品的档次、品牌;女生也都喜欢体育装饰,会进行体育物质产品消费,有66.2%的女生体育产品消费频率较高,但比男生体育消费频率相对较低,且女生更偏好于体育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2)随着在大学期间的不断成长,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会逐渐改变,表现在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上也有所不同,大学1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生活,在体育物质产品消费观念上较高年级学生弱,但他们要上体育课,也就有体育装饰消费需求,有66.4%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产品消费,并且喜好体育物质产品的实用、价格便宜;2年级学生适应了大学生活,受体育活动影响较大,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兴趣提高,有79.5%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并偏好于体育物质产品的质量和款式;3年级学生即使学校不再安排体育课,他们在体育物质消费方面也显得较为积极,有55.6%的学生经常消费,并偏好于体育物质产品的品牌和款式;4年级学生面临找工作,时间相对较紧,在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上受到一定影响,有46.7%的学生仍然经常消费,也偏好于体育物质产品的品牌和质量。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物质产品消费时应该注意不同年级的学习、生活及社交需要,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意识和行为。针对1~2年级学习任务较重的情况,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应结合体育课教学要求进行,以购买体育教学用品为主;针对3~4年级,由于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社交需求增大,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应结合他们的课余生活及实际需要进行,但要引导他们健康消费。

分析可知,我国大学生在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上仍以运动服装、运动饮料、小型运动器材为主;消费水平受经济支付能力、生活方式、体育爱好等因素影响较大。经济条件越好越偏好体育产品的品牌、档次和质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爱好影响着学生体育物质产品消费的时间、频次和质量。因此,在对大学生的体育物质消费进行引导时,就要使学生量力而行,防止学生盲目追求品牌和档次,注重体育消费品的质量和实用,尤其是运动饮料的健康卫生要求[4]。

3 大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需求分析

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需求是指学生为了获得体育知识、精神享受、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等而花钱去参与体育培训,参与比赛,接受体育医疗,进行休闲娱乐等活动的消费需要[5]。

3.1 经济条件、性别、年级对体育劳务消费的影响分析 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有显著性差异:

1)个人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体育劳务消费能力明显较强,偏好体育旅游、体育俱乐部消费。其中,个人月经济消费1 000元以上的学生,体育劳务消费能力较强,主要参与体育旅游、体育俱乐部、体育彩票消费;个人月经济消费500~999元的学生,体育劳务消费能力一般,主要参与体育培训活动,参加体育比赛消费;个人月经济消费在499元及以下的学生,体育劳务消费能力较差,只是偶尔参与体育活动(表4)。

表4 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情况调查

2)基于大学生性别、年级的不同,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也有明显差异。调查结果表明(表5),经常进行体育劳务消费的男生比例为72.4%、女生比例为52.1%;从不同年级来看,1年级中参与劳务消费的学生比例较低,占25.3%;2年级中参与劳务消费的学生比例较高,占64.2%;3年级中参与劳务消费的学生比例也较高,占56.2%;4年级中参与劳务消费的学生比例略低,占35.6%。

表5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需求调查(%)

基于体育劳务消费产品的特点、当前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要求等多方面原因,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劳务消费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性消费,学校应开展多样化的体育参与性活动,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的需求,并通过体育活动消费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

3.2 消费心理对体育劳务消费的影响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表6):

表6 不同消费心理大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需求调查(%)

1)从性格上讲,外向型学生喜好运动,爱学习体育,偏好体育旅游、体育娱乐活动、健身俱乐部等体育劳务消费,有53.2%的学生经常参与体育劳务消费;内向型学生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在体育劳务消费上不积极,仅有21.3%的学生会经常参与体育培训、俱乐部活动、体育彩票等消费。

2)从生活方式上讲,体育爱好型学生喜欢体育劳务消费,有58.2%的学生经常参与体育培训指导、体育俱乐部活动、医疗体育活动;学习努力型学生受学习压力的影响,在体育劳务消费需求上有所下降,但也有34.5%的学生经常参与节假日的体育俱乐部、健身培训等;社交型学生参与劳务消费情况较好,有55.6 %的学生经常参与消费;生活朴素型学生受经济条件影响,养成节约的习惯,参与体育劳务消费积极性较低,以代替性消费活动为主,只有12.3%的学生经常参与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等消费。

由分析可知,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劳务消费时,应注意性格和生活方式对学生消费体育劳务的影响,重点激励内向型学生参与活动,并加强对学习努力型和朴素型学生的引导,促进他们的健身性消费。

3.3 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频率、时间、地点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图3):

图3 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频率、时间、地点的调查(%)

1)在体育劳务消费频率上,经常参与体育劳务消费的学生占15.3%。其中,经常参与体育劳务消费的学生中,偏好于体育俱乐部活动、运动保健按摩等享受性消费的学生占38.2%,偏好于体育健身培训、体育比赛等教育性消费的学生占22.3%,偏好于体育旅游及其他体育劳务消费的学生占13.5%。

2)在消费时间上,喜好白天消费的学生占体育劳务消费总人数的36.5%,其中,下午参与体育劳务消费的学生较多,占白天消费学生的55.6%;晚上参与体育劳务消费的学生也较多,占体育劳务消费总人数的51.2%,消费产品主要是体育娱乐和运动按摩活动。

3)在消费地点的选择上,喜欢就近消费者占55.3%,主要是参与体育娱乐和健身活动;喜欢就远消费者占23.4%,主要是参与体育比赛,进行运动保健按摩等活动。

体育劳务性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健身性的特点,那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劳务消费时,应注意健身消费频率的科学性,建议以每周2~3次为宜,防止过度参与性消费活动;消费时间应以下午或晚上为宜,消费地点以就近为宜,同时要注意体育劳务消费的健康性和安全性。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偏好于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培训、运动按摩,体育旅游消费也有所发展;消费水平受学生的经济条件、体育爱好、性格影响较大。因此,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时,应注重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体育消费的健康意识和认知水平[6]。

4 大学生的体育信息消费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体育信息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体育信息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内容。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为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期刊、书报或观看各种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消费,也称体育精神型消费[7]。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方面,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受个人的经济、消费心理与行为等因素影响。

4.1 经济条件对体育信息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表7),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体育信息消费能力明显较强,偏好观看体育比赛,进行体育网络消费。其中,个人月经济消费1 000元以上的学生,体育信息消费能力较强,主要消费是观赏体育比赛、上网消费;个人月经济消费在500~999元之间的学生,体育信息消费能力一般,主要是上网消费;个人月经济消费在499元及以下的学生,体育信息消费能力较差,只是偶尔进行观赏体育活动的消费。

表7 不同经济条件学生体育信息消费情况调查

4.2 性别、年级对体育信息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性别、年级不同,体育信息消费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调查结果表明(表8),经常进行体育信息消费的男生比例为42.5%、女生比例为28.2%。就不同年级来讲,1年级学生参与体育信息消费的比例较低,仅有14.6%;2年级学生参与体育信息消费的比例较高,占42.4%;3年级学生参与体育信息消费比例为36.5%,也相对较高;4年级学生参与体育信息消费比例稍低,占25.2%。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地调查了解到,学生的体育信息消费水平整体较低,这主要是受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信息消费时,应重点提高学生的体育信息消费意识,控制消费频率,培养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

表8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体育信息消费需求调查(%)

4.3 消费心理对体育信息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体育信息消费因个人性格、生活方式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表9):

表9 性格、生活方式对体育信息消费需求的影响调查(%)

1)从性格来看,性格外向型的学生善于交流与交往,体育信息接收快,运用也较多,其中,有45.5%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信息的消费,包括观赏体育比赛、浏览体育报刊及体育网络等消费活动;性格内向型的学生参与体育信息消费较差,只有32.2%的学生经常参与体育网络方面的消费,但只是偶尔观赏体育表演活动。

2)从生活方式来看,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同体育信息消费也有差异,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会经常关注体育信息,而且会积极参与体育信息产品消费,其中,有56.1%的学生喜欢体育音乐、观赏比赛、体育网络的消费;学习努力型的学生受学习影响,参与体育信息消费受到限制,仅有33.7%的学生喜欢参与体育网络、体育音乐等信息产品的消费;社交型学生参与体育信息消费情况较好,有42.2%的学生经常进行信息消费;朴素型的学生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往往以借用为主,个人消费的能力较差,仅有15.2%的学生喜欢购买少量的体育音乐、网络流量。

综上所述,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信息消费时,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重点引导内向型学生、学习努力型学生、朴素型学生的信息消费,促进观赏性体育消费,陶冶学生的体育心境。

4.4 大学生体育信息产品消费的地点、时间、频率的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图4):

图4 大学生的体育信息消费时间、地点、频率的调查(%)

1)在消费地点上,学生愿意就近便捷消费,有42.3%的学生喜欢在学校内消费,主要是购买体育报刊和磁带、上网消费等;喜欢到学校外消费的学生占22.5%,主要是欣赏体育比赛与竞赛表演;进行信息交流等消费,其中,喜欢欣赏体育比赛的占外出消费学生总数的36.5%。

2)在消费时间上,受作息制度影响,学生通常是在晚上进行消费,所占比例为68.5%;也有学生喜欢在白天消费,所占比例为55.2%;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进行体育信息消费的学生比率最高,占80.5%。

3)从消费频率来看,认为自己消费频率较高的学生占18.1%。基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避免体育信息消费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引导学生消费时,应注意消费频率不宜太高,且消费时间以节假日、晚上消费为宜,消费地点以就近为宜;同时,学校应改善条件,积极组织、开展校园体育信息消费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信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以上分析表明,大学生在体育信息消费方面是以观赏体育竞赛、消费体育网络信息为主,消费水平与经济条件、体育爱好、空闲时间相关。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信息消费时,应注重学校体育的安全卫生教育,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引导学生健康消费[6]。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在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需求方面,大学生的偏好呈现出多样性、生活化和经常化。其中,有32.6%的学生经常消费,且消费产品主要是运动服装、运动饮料、小型体育器材;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上注重产品的品牌和质量要求。

2)在体育劳务产品消费需求方面,大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热情,具有经常化、个性化的特点: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劳务消费,大部分学生有体育劳务消费经历,但消费频率较高的学生只有15.3%,且以高年级和男生为主体;消费内容主要是运动保健按摩、体育健身俱乐部活动、体育彩票等,体育旅游新兴服务等开始出现。

3)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需求方面,大学生偏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欣赏体育表演、浏览体育网页、购买体育电子信息等消费为主,此外,电子竞技运动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为更多的学生所喜爱;消费频率较高的学生为18.1%。

4)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个人经济条件、消费心理和行为、性格、生活方式、体育爱好、休闲时间与地点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学生认知水平的制约。

5.2 建议

1)要加强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消费与健康活动的认识,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意识和习惯。

2)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高校体育发展策略,把促进学生健康的体育消费工作,纳入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高校体育教育与消费市场的合理对接。

3)促进学生体育消费应从健康教育入手,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着眼,把学生体育消费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消费方式的和谐发展。

4)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物质消费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产品质量意识,防止盲目追求品牌至上,尤其是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要进行教育引导。

5)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劳务消费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劳务消费的频率、时间、地点,促进学生的健身性消费。

6)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信息消费时,应重点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活动的能力,陶冶学生的体育心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钟天朗,徐琳.体育消费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3-28.

[2] 何建文.跨域体育消费理论基本模型与发展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56-58.

[3] 朱建宇.当代大学生体育意识与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6(3):56-58.

[4] 张剑渝,刘英,杜青龙.社会各阶层体育消费体验和行为比较研究[J].消费经济,2012(6):23-25.

[5] 张宇,罗雯,李艳翎.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及体育消费分层[J].体育与科学, 2012(1):15-16.

[6] 杜国如.江西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市场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2(9):21-23.

[7] 柯谷鑫.安徽省大学生的体育信息消费行为[J]. 中国西部科技,2006(13):88-89.

[8] 王乔君,童莹娟.浙江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层级性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7(5):26-27.

[9] 张健.公众体育消费的约束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37-35.

Research on Health Guidance to Sport Consumption Demand of University Student—Taking Some Universities in Jiangxi as Examples

DU Guo-r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

In order to grasp development changes of university student sports consumption demand,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sonable sports consumption, to cultivate healthy lifestyle,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filed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research studies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sports consumption in some univers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 Research results: 1) Sports facility consumption demand of university student in China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pursuit of brand and quality of products. 2) Sports service product consumption mainly includes sports club activities, project training and sports massage.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also increases. 3) Sports information product consumption normally contains watching sports competition and sports network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4) University student consumption level is related to economic condition, sports hobbies and leisure time. On this basis, health development policy guiding university student sports consumption is proposed.

sports consumption; health consumption; health guidance; sports facility consumption; sports service consumption; sports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G812

A

1004 - 7662(2014 )05 - 0007 - 07

2014 - 04 - 1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TY1205)。

杜国如,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劳务物质消费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雇员对交通伤害发生负主要责任,能否要求雇主赔偿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