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2014-04-23 19:15赵林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4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

赵林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档案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都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确定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本文围绕数字化档案室的建设,依据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方法,重点研究档案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系统分析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472.4,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3-0046-03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是高校的一笔宝贵财富。[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为此,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

国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例如,哈佛大学档案馆实现了档案自动采集、数字化保存和网络化共享。在哈佛大学档案馆网站中,资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同时提供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文献资料,[2]网站还提供了强大的检索功能,并且与Google等互联网检索工具相融合;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采用了RSS为用户提供定制管理。

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校园网的建设是基础,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等的建设往往被优先考虑,并很受重视。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由于受众面相对较小,在高校中的重视程度不足。因而在人员配备、硬件建设、软件开发上投入相对来说不足。

(2)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施条件还不完善。[3]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和相关人员。在硬件设施方面,主要有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存储器及其他必备的组件,尤其是需要生产和接受电子文件的工具和网络;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处理系统、档案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等。目前,高校档案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利用不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纵观国外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其网络检索、网络资源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而我国高校的档案网站多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介绍和目录检索,服务大众功能较弱,资源利用不足。

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1.系统的需求

档案管理系统的需求总体看来包括档案整理和档案利用两大方面,有以下几点主要需求。

(1)整理编目

编写各类目录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初需求就是打印编目。通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自动产生档案目录,并打印规范统一的编目。

(2)数据查询利用

为了能够在网上方便地查询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浏览电子版卷内档案文件,查询档案文件的借阅情况,系统应当提供室藏电子档案的文档、图形图像、语音资源、视频资源的检查阅览等服务。并可以通过高级检索、简单检索等方式,进行档案的查看、订阅,同时实现文件的远程查询功能。

(3)档案整理组卷

根据档案管理的若干标准,完成档案的整理组卷,最终实现档案有条理的分类整理存放。

(4)文件归档管理

档案记录着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档案丢失、损毁,将是单位的重要损失。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使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各基层单位的及时归档,解决档案丢失问题。

(5)电子文件管理

电子文件管理是现在档案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现在的档案管理系统应当可以保存电子文件、声像电子档案,同时可以扫描原纸质档案,形成电子文件,并对这些文件进行全文检索。

2.业务流程分析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档案征集、整理、编目、归档、保管、利用以及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组成。

(1)档案归档业务流程

归档单位和个人将整理的资料送交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经初步整理和检查,合格的送交档案室,档案管理员审核并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组卷归档。由档案管理员移交到保管人员。由于业务需求,文件资料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实时提交电子文件,由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录入,提交审核;另一部分为大量的纸质文件档案,档案整理后,提交档案室,同时由数字化人员负责数字转化工作。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2)档案利用业务流程

档案归档后,由档案保管员负责档案的日常维护、利用工作。其中,利用工作主要包括档案借阅、检索和复印。不涉密档案,部门和人员可以凭借相关证明到档案室借阅档案、复印资料,并登记;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借阅。涉密档案必须由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提出,经由相关领导批准,方可借阅。

档案检索分为Web检索和人工检索。进行Web检索时,须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后进行;人工检索由保管人员提供相应服务。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3)档案检查监督业务流程

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都需要相应的监督、审核工作。档案室主任(审核员)负责档案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关键过程进行审核,并不时抽查。通过统计、总结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endprint

四、档案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高校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收集、整理编目、表格打印、档案划控、查询借阅、档案编研、鉴定销毁、统计报表、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综合事务和预留接入学院办公系统等功能模块。

(1)档案收集:进行各档案资料类的数据录入、原文扫描挂接。建立纸质、图纸、多媒体、照片等电子原文数据。

(2)整理编目、网上归档:对各档案资料类录入的数据按档案管理标准进行整理编档号,形成正式可用性档案目录数据,网上归档达到一次著录重复使用的效果。

(3)表格打印:实现表格Word格式自由组态创建和表格打印条件的自行定义。

(4)档案划控:根据档案密级程度进行控制查看人员范围。

(5)档案利用:实行档案的检索,档案资料通过“电子阅览室”实现登记、借阅、催还等功能。

(6)档案编研:进行档案信息的编研、素材编辑和各项专题的编写。

(7)鉴定销毁:允许用户对经过鉴定的旧档案进行销毁处理,即从档案库中删除。

(8)统计报表:能对系统中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打印。

(9)用户管理:用户组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

(10)系统管理:对保管期限、机构、密级、公文类型,公文登记号,实物、声像的载体类型等进行设置。

(11)数据管理: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数据转换,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导出;插入或删除一条目录后档号自动生成,重新排序。

(12)档案保管:档案保管主要对档案库房、档案进行管理记录,提供存放位置索引表的制作及打印功能,并留有接口与温湿度控制、电视监控、门禁、消毒记录、防火控制、防盗控制、安全检查记录等系统进行对接。

(13)档案在线:包括消息管理、工作信息、通知、公告、档案法规等。

2.系统结构设计

在网络结构中采用C/S和B/S两种模式,C/S结构负责数据的采集、制作;B/S结构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档案检索、借阅、编研、保管和统计,以及数据备份等功能。实际使用中,借助于校园网,可以实现各科室与档案管理部门的连接,保证档案信息传输高效性。系统一般采用档案数据库服务器保存全部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网页访问档案数据,也可登录C/S模式下的客户终端,进行更深入的数据管理。内网和外网采用物理隔离方式,确保学校内部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

在数据库设计当中,选择JDBC数据访问形式,可以保证数据库访问跨平台性,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数据库则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具有数据存储容量大、界面比较友好,各技术人员比较熟悉,维护相对容易的特点。同时支持SQL Server、Oracle、Access、DB2等多种数据库。

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使用,达到了设计的标准。系统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兼容性及可扩展性,又兼有界面美观、用语规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89/201001/xxgk_81841.html.

[2]罗宝勇.美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0(10):13-14.

[3]王彤.对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3):107-108.

(编辑:王天鹏)endprint

四、档案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高校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收集、整理编目、表格打印、档案划控、查询借阅、档案编研、鉴定销毁、统计报表、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综合事务和预留接入学院办公系统等功能模块。

(1)档案收集:进行各档案资料类的数据录入、原文扫描挂接。建立纸质、图纸、多媒体、照片等电子原文数据。

(2)整理编目、网上归档:对各档案资料类录入的数据按档案管理标准进行整理编档号,形成正式可用性档案目录数据,网上归档达到一次著录重复使用的效果。

(3)表格打印:实现表格Word格式自由组态创建和表格打印条件的自行定义。

(4)档案划控:根据档案密级程度进行控制查看人员范围。

(5)档案利用:实行档案的检索,档案资料通过“电子阅览室”实现登记、借阅、催还等功能。

(6)档案编研:进行档案信息的编研、素材编辑和各项专题的编写。

(7)鉴定销毁:允许用户对经过鉴定的旧档案进行销毁处理,即从档案库中删除。

(8)统计报表:能对系统中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打印。

(9)用户管理:用户组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

(10)系统管理:对保管期限、机构、密级、公文类型,公文登记号,实物、声像的载体类型等进行设置。

(11)数据管理: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数据转换,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导出;插入或删除一条目录后档号自动生成,重新排序。

(12)档案保管:档案保管主要对档案库房、档案进行管理记录,提供存放位置索引表的制作及打印功能,并留有接口与温湿度控制、电视监控、门禁、消毒记录、防火控制、防盗控制、安全检查记录等系统进行对接。

(13)档案在线:包括消息管理、工作信息、通知、公告、档案法规等。

2.系统结构设计

在网络结构中采用C/S和B/S两种模式,C/S结构负责数据的采集、制作;B/S结构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档案检索、借阅、编研、保管和统计,以及数据备份等功能。实际使用中,借助于校园网,可以实现各科室与档案管理部门的连接,保证档案信息传输高效性。系统一般采用档案数据库服务器保存全部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网页访问档案数据,也可登录C/S模式下的客户终端,进行更深入的数据管理。内网和外网采用物理隔离方式,确保学校内部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

在数据库设计当中,选择JDBC数据访问形式,可以保证数据库访问跨平台性,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数据库则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具有数据存储容量大、界面比较友好,各技术人员比较熟悉,维护相对容易的特点。同时支持SQL Server、Oracle、Access、DB2等多种数据库。

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使用,达到了设计的标准。系统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兼容性及可扩展性,又兼有界面美观、用语规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89/201001/xxgk_81841.html.

[2]罗宝勇.美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0(10):13-14.

[3]王彤.对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3):107-108.

(编辑:王天鹏)endprint

四、档案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高校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收集、整理编目、表格打印、档案划控、查询借阅、档案编研、鉴定销毁、统计报表、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综合事务和预留接入学院办公系统等功能模块。

(1)档案收集:进行各档案资料类的数据录入、原文扫描挂接。建立纸质、图纸、多媒体、照片等电子原文数据。

(2)整理编目、网上归档:对各档案资料类录入的数据按档案管理标准进行整理编档号,形成正式可用性档案目录数据,网上归档达到一次著录重复使用的效果。

(3)表格打印:实现表格Word格式自由组态创建和表格打印条件的自行定义。

(4)档案划控:根据档案密级程度进行控制查看人员范围。

(5)档案利用:实行档案的检索,档案资料通过“电子阅览室”实现登记、借阅、催还等功能。

(6)档案编研:进行档案信息的编研、素材编辑和各项专题的编写。

(7)鉴定销毁:允许用户对经过鉴定的旧档案进行销毁处理,即从档案库中删除。

(8)统计报表:能对系统中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打印。

(9)用户管理:用户组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

(10)系统管理:对保管期限、机构、密级、公文类型,公文登记号,实物、声像的载体类型等进行设置。

(11)数据管理: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数据转换,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导出;插入或删除一条目录后档号自动生成,重新排序。

(12)档案保管:档案保管主要对档案库房、档案进行管理记录,提供存放位置索引表的制作及打印功能,并留有接口与温湿度控制、电视监控、门禁、消毒记录、防火控制、防盗控制、安全检查记录等系统进行对接。

(13)档案在线:包括消息管理、工作信息、通知、公告、档案法规等。

2.系统结构设计

在网络结构中采用C/S和B/S两种模式,C/S结构负责数据的采集、制作;B/S结构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档案检索、借阅、编研、保管和统计,以及数据备份等功能。实际使用中,借助于校园网,可以实现各科室与档案管理部门的连接,保证档案信息传输高效性。系统一般采用档案数据库服务器保存全部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网页访问档案数据,也可登录C/S模式下的客户终端,进行更深入的数据管理。内网和外网采用物理隔离方式,确保学校内部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

在数据库设计当中,选择JDBC数据访问形式,可以保证数据库访问跨平台性,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数据库则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具有数据存储容量大、界面比较友好,各技术人员比较熟悉,维护相对容易的特点。同时支持SQL Server、Oracle、Access、DB2等多种数据库。

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使用,达到了设计的标准。系统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兼容性及可扩展性,又兼有界面美观、用语规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89/201001/xxgk_81841.html.

[2]罗宝勇.美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0(10):13-14.

[3]王彤.对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3):107-108.

(编辑:王天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电子档案管理的一些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