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2014-04-26 15:53张永余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新课改课堂教学

张永余

【摘要】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要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必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努力做到端正教育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真正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

新课改强调中学数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在培养对象上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主动的发展。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呢?

一、创设情境,做到“先声夺人”

成功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心情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去。我们不难预想到一个好的开头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然而没有味道的开头会怎样呢?那些好学生根本不必担心,因为他们在老师与同学的“众星捧月”下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是其他的学生呢?我想与前者比较势必会大打折扣,甚至于无心听课。

二、全员参与,把独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交给每一名学生

课堂上我们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能急于求成。我听过这样一位老师的课,每次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先叫起某一位学生,然后再说出问题,给人的感觉好像问题只属于这位学生。对于学生,教师的提问是出其不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面临老师的什么问题,是否更多担心自己会“出丑”呢?在这样的心态下,思索的过程和结果能得多少分呢?还记得一位数学老师做过这样一节课,教师意图是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合作学习。所以当老师出示例题后,马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题都用哪些方法化简。可是事与愿违,各位同学并没有合作讨论的意思,或是凝神,或是动笔,在老师的一再催促下,学生应付性地扭过头开始讨论。课后,老师议论学生配合不好,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我却认为并不是这样,而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他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让学生小组交流,当头脑中没有自己的答案与见解又怎样进行合作交流呢?如果硬是合作讨论,也不过是优等生的独角戏罢了,又怎能做到全员参与呢?

三、分层设问,做到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伸出五指有长短之分,更何况一班几十名学生。那怎样才能照顾到参差不齐的全体呢?这就必须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应注意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基础薄弱,消化知识时间长,逻辑思维较其他学生慢一些,因此课堂发言的机会容易被反应快的学生捷足先登,从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我在课堂提问时,一般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尤其是复习课。当然那些“好表现”的学生面对暂时的“冷落”难免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时可以将简单的问题拓展延伸,为这些“斗战士”提供挑战的机会。如我曾提问一名后进生“什么是互相平行”,这名学生站起来,迟迟说不出答案,于是我建议他查一查书,在答案被揭晓时,那些优等生早已等得不耐烦。这时我立刻追问“谁能说出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两线平行的关系呢?”这样既照顾到了后进生,又给其他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另外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通常鼓励优等生以提问的形式和后进生进行交流,这样就使后进生也参与到了课堂讨论中,做到了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四、教学评价做到齐头并进

人人都渴望得到认肯,被人欣赏,品尝成功的喜悦,优等生如是,学困生尤甚。所以我们应该在同一时期,让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表扬,当然,要特别注意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要抓住时机,做出适当的评价。要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上进。在课上,我时刻关注后进生,当他们回答对了问题,当他们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哪怕极其微小,当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教学教学活动时,我都会及时点评,用赞赏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轻抚的动作,温馨的评语,让他们发现自己能行。同时还采取自评、互评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也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如“你对你的表现满意吗?”“说说这节课你最欣赏谁”等,这样使每位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

五、巧设练习,振奋全体学生精神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课堂练习不容忽视,练习的设计要面向全体。我们在课堂上设计的每一个练习,全体学生都在想,都在练,表面上是面向全体。可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基础性的问题是面向比较差的学生,一些发展性的练习题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当讲解基础性的习题时,优等生早已轻车熟路,所以就没有再听一遍的必要了,而讲解发展性题时,差生又似雾里看花,因此班里的学生总有一部分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尝试了这样去做。第一,开展分层练习。在设计练习时,可以设计多套,每套题之间没有明显的过度拔高,这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在讲解订正时,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讲,优等生评价,优等生讲解,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教师在旁边适时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逐渐缩短差距。其二,设计开放性、具有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怎样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努力做到端正教育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真正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新课改课堂教学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