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罚教育在农村学校横行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2014-04-29 16:44王志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留守儿童素质教育

王志祥

摘要:本文对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体罚现象、原因、危害及对策做一论述,希望能从深层分析体罚现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从而为农村教育中杜绝体罚,进一步改善教育决策理念,改进农村学校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提高民族教育竞争力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罚教育;素质教育;留守儿童;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25

虽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颁布很多年,其中《义务教育法》第29条第2款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然而,到现在为止各农村学校中的体罚现象依然故我地存在着,这在教育工作者当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同时这种教育方式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默许,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家长也赞成这种教育方式。那么,为什么体罚现象会屡禁不止而又愈演愈烈呢?“体罚”这种教育方式为何能长期存在呢?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教育体制说起。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有众多的学校奉行的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体制。在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素质教育对于大多数农村学校而言还仅仅是口号,还只停留在形式层面,所谓的“素质教育”至多只能是把课开齐,而教育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学校的主要工作还是应付考试,政府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如此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学校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模式带来的就是教师在学生考试成绩方面的巨大压力,有这样的压力存在,所以教师才会千方百计地提高考试成绩,而能够带来好的成绩的最直接办法就是把压力转嫁给学生,而最“有效”的转嫁“方法”莫过于体罚。体罚越重,学生压力越大,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在学校里就有了这样的现象:常体罚学生的教师,成绩总会比不体罚或少体罚学生的教师要好,常体罚学生的班主任带的学生要比不体罚学生的班主任带的学生听话、好管理。由此带来的效应就是纷纷效仿。于是教育手段被简单化和粗暴化,并且“体罚”这种教育方式得以在众多农村校园中广泛存在。

第二,要从教育的对象说起。首先,自从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小學毕业生大面积升入初中,这样学生整体成绩相比通过选拔考试录入初中的学生成绩上要差很多,而教师、学校面对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不得不”采用“非常”的方法,即体罚。体罚确实简捷、高效,对施教者来说,易行;对受教育者而言,易于见效。其次,如今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亲迫于生计,长年在外,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学生疏于受教,不良习惯较多,学校在很大程度上要补充这一部分教育所留下的空缺,因此家庭式的体罚教育方式就不能避免。而作为学生本身而言,由于长期受到的教育方式就是体罚教育,所以,他们也比较“习惯”体罚。而对于其他教育方式,则反应比较迟钝。

第三,笔者认为应从传统教育观念和社会环境影响来分析。首先,传统教育信奉这种强力教育方式,老话说:“棍棒底下出秀才”、“不打不成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应该说传统教育是比较崇尚强力教育方式的,是不讲究人权的,而教师手中的戒尺成为教师权威的象征,就是这一观念的典型例证。其次,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由于自身素质低,他们也信奉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况且长年在外,与子女沟通少,平时无暇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在这些家长们看来,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体罚,因为这种方法确实是见效快,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因此,有好多家长也是支持教师体罚的,他们认为他们可以给教师以体罚学生的权利,并以此表示对教师的信任,反而不体罚学生的教师他们感觉不值得信任。他们常对教师说:“把娃交给你们,你们就放心教育,不听话就打”,这句话的潜台词实际上就是: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的责任就是挣钱养家糊口。

综上所述,在农村学校中体罚现象的存在确实有很大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体罚教育方式在带来短期“效益”的同时,确实潜藏着巨大的危害,在这里笔者作简要分析:

首先,体罚是对人权的不尊重。是对对方生命健康权、安全权的漠视。体罚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乃至心理阴影。有好多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避免受罚”,从而忽略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和意义。体罚也压制了个性,使人变得唯唯诺诺,服从意识增强而自我意识变弱,从而大大打压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精神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乏的。试想,整天在棍棒打压下的学生,其创造性会在哪里?

其次,体罚助长了歪风邪气。教师作为尊长,作为学生的楷模,其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虽然教师的体罚其目的性是合理的,但是其不合理的外在表现也会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体罚会使一些学生信奉暴力,或者相信暴力,或者臣服于暴力,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暴力倾向,也强化了一部分学生的奴性。这将会给社会的众多不民主、不平等埋下伏笔。

再次,体罚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罚就是承认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不可能,否认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是承认了权力的绝对化,否认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承认了服从的绝对化,否认了学生的自我创新精神。从而使学校中形成严格的等级观念,师生身份对立。

最后,体罚否定了教学的艺术,否定了教育的目的。体罚教育,使教育成为了一种半体力劳动,使教育者成为了奴隶社会的“监工”,时时刻刻监督学生学习情况,学得不好就要对其进行“鞭策”。由于方法的不正确,直接会导致结果的不正确。教育不再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平台,反而会使人格发展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系。

面对体罚所带来的潜在的危害,作为教育主管者,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参与者,我们不能因为体罚教育方式带来的短期效益,而对其漠然视之。反之,我们应该坚定地站出来,对体罚教育方式说“不”。要改变这种体罚横行的现状,对策应该有以下几点:

其一,政府应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发展,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过程评价,不单纯以成绩论成败。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给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自由、宽广的空间。

其二,学校内应禁止体罚,更多地利用启发、诱导、疏导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方法,从根源上改变学生思想上、心理上以及道德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评价、自我监督,良性竞争,给学生发展提供一片纯净的校园环境。

其三,教师应恪尽职守,遵纪守法,模范遵守教育教学法规,从思想深处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自觉杜绝简单、粗暴的体罚教育方式。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新,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态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生活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其四,社会各界应大力协作,社区、家庭、学校三方紧密配合,合理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难题。家庭应该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哪怕是多打几个电话或者多问候几次,都会有效地促进家庭教育的效果。学校和社会应该进一步填补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的温暖,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情和殷切的期盼,促使其积极融入学校和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

总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体罚的危害,自觉杜绝体罚,还教育一个干干净净的本来面目,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让我们的现代农村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需求,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人才培育平台。让教育真正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而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素质。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 746000)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留守儿童素质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