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玩仿制的黑白江湖

2014-04-29 05:01
凤凰资讯报 2014年31期
关键词:潘家园文玩店主

在几十年的鉴定生涯中,文物鉴赏专家朱民英见过无数瑰宝,也见过更多假货。这一行,讲究的不是卖家的诚信,而是买家的眼力。无论潘家园地摊还是苏富比拍卖,收藏市场上从没有保真一说,买到“打眼货”是买家自己的事。在朱民英看来,与其说买主被卖家骗,不如说被自己骗——总以为自己运气好可以花小钱“捡漏”。

“我这,就是配件” 在兰州一位爱好收藏的地方官员家里,朱民英见到了三个“圆明园兔首”,分别是瓷的、玉的和青铜的。

朱民英一下没反应过来:“国家还没收到手呢,您这怎么有三个?”专家的惊讶让官员感到很有面子。他得意洋洋地说:“兔头其实就是皇上家的水龙头,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坏了拿什么替?总得有个配件不是。我这,就是配件。”

另一次,三位富商请朱民英去鉴定家中收藏。三人用了满满一间屋子陈列历代珍宝,参观完毕,满怀期待地问他:“哪件宝贝最老?”朱民英实话实说:“整个屋里,就数你们仨最老。”

程田旅馆里的门道 从北京地铁十里河站下车,周围是高架桥和一片布局凌乱的家具建材市场,几栋光鲜的古玩城夹杂其间。这是北京南三环规模最大的文玩交易集散地。这里最为鼎鼎大名的市场叫“程田旅馆”,隐身在建材城背后巷子中一处古旧的历史门楼之后,不问路,难找到。

“程田”几乎拥有文玩市场上所有热销和冷门的品类。“王羲之”成捆,“和田玉”成箱,像蔬菜一樣被批量贩卖。

批发市场的学问很多。一串99子的念珠,如果先问材质,摊主会说这是上好的沉香;如果直接问价格,他会报出15元的低价。一块雕工尚可的玉牌,店主对顾客开价400块:“不是好玉,不骗你。但工艺还不错,也算值这点钱”。看到某位相熟的文玩行家走过来,店主立刻起身打招呼:“X老师您来啦,玉牌批发价15块,给您10块,您随便看!”倒把文物专家吓得一跳脚:怎么这么便宜?看不出哪儿不好啊。店主大方地解释,这不是真玉料,是玉粉压的。

斗智斗勇潘家园 在北京潘家园市场,盛行“牵驴”和“宰猪”。遇到主顾在瓷器摊前转悠,便会有人神秘地凑过来:“这都是新的,我那儿有老瓷器(指文物),你要吗?”看买主动心,便领他去附近某处旅馆、地下室。这就叫“牵驴”。

“驴”牵到了,就继续做局,十有八九能让来客花大价钱买下一个“官窑瓷器”。等鉴定完发现是假的,再想找回去,对方自然早已退房走人。这是“宰猪”。

还有的摊主见顾客有心要买,反而劝住对方:“我看你诚心,就跟你说实话,这都是大路货,不值钱,好东西我放在保险柜里。不信来看看。”有人买到一个保险柜里的宋代镂空梅瓶,请专家鉴定。专家问他,梅瓶是用来盛酒的,镂空的不怕漏吗?

还有人买了明代佛像,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旁人一瞅:“呀,这莫不是巩俐?” 摘自《壹读》

猜你喜欢
潘家园文玩店主
IQ Test
张焱:让玉米成为文玩界新宠
文玩核桃嫁接技术
潘家园街道庆祝“建党97周年”书画作品展开幕
潘家园的“规矩”
适合春季把玩的文玩
真假文物
谁的潘家园?
我签什么字
智斗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