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国家的人·译后记

2014-04-29 00:44刘洪涛
新高考·高一语文 2014年3期
关键词:矿物燃料人类

刘洪涛

1997年,年过75岁,写过《猫的摇篮》《泰坦族的海妖》《五号屠宰场》的美国作家冯内古特,在出版了长篇小说《时震》后,正式宣布“封笔”。然而,时隔8年,在2005年,冯内古特又推出了一部新作《没有国家的人》,虽让读者颇觉意外,却也让读者感到莫大的惊喜。

这是一部以回忆和时事议论为主轴的随笔、感言集。在此书短短的篇幅中,冯内古特回忆了自己一生中一些关键的时刻,所经历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几部代表作品创作的经过,小说“科幻”和“黑色幽默”风格的成因,其中还有他对政治、科技、生态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议论,对人性、人道主义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寻。

冯内古特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是美国人,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祖先是19世纪中叶来自德国的移民。虽然同是西方白人,但相对英裔美国人,德裔美国人仍然属于少数族裔。远在19世纪南北战争期间,两个族裔的美国人之间就有了间隙。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社会反德情绪更是甚嚣尘上,德国人及其后代备受歧视,这给冯内古特幼小的心灵留下浓重的阴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美再一次成为交战国,德裔美国人的原罪感更深,所受歧视比一战期间有过之无不及。1945年,当冯内古特在向英裔美国人简·玛瑞求婚时,简-玛瑞的一个叔叔还问她是否“真的想和所有的德国人混在一起”,不快之情溢于言表。冯内古特说:“直到今天,在德裔美国人和英裔美国人之间还存在着一条圣安德里亚断层。”这种民族间的隔阂,可能不及白人与黑人、白人与亚裔族群之间的隔阂那么深,但它确实存在。

作为德裔美国人,冯内古特的民族身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严峻考验。战争初期,冯内古特坚决反战,为《康奈尔太阳报》撰写了不少反战文章。但在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之后,他改变了立场,志愿应征入伍,赴欧洲参战。这时的冯内古特,保卫西方文明的信念战胜了民族情感。1944年12月,冯内古特在著名的保吉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1945年2月13~14日,英美空军在德军战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对不设防的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实施了狂轰滥炸,整个城市被摧毁殆尽,十多万居民丧身其中。冯内古特因为被关押在一家屠宰场的地窖中,成为侥幸逃过浩劫的极少数人之一。这段恐怖经历对冯内古特来说刻骨铭心,让他看到民族间的仇杀如何达到歇斯底里的疯狂程度。冯内古特把自己的这部作品命名为“没有国家的人”,这显示在精神归属上,他已经不再把美国当成自己的祖国。冯内古特用意何在?我以为他不是从自己的德裔立场出发,对主流的英裔美国人宣泄愤恨情绪。他实际上抛弃了历史上两个民族间的恩怨情仇,超越了对种族歧视的单纯批判,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思考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这种境界是令人钦佩的。

冯内古特在大学里学的是生物化学,他所受的科学训练,使他能够对现代科技与人类异化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当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人物,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狂妄地说过,电脑的生成轉化将取代人类生命的生成转化。冯内古特愤怒地说:“应该是你的生命生成转化,而不是该死的电脑。”他声称自己是“勒德分子”,仇视一切科技发明和创造。他认为“电子社会没建起什么来”“进步已经让我忍无可忍”,这是因为“进化有可能导致极度邪恶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互相屠杀变得更加便捷,更带有毁灭性。在南北战争时期,战场很小,骑马站在小山顶上,就能把一切尽收眼底;交战双方用刺刀和来复枪解决战斗。而现在,核潜艇潜伏在大洋深处,随时准备用核弹头把人类化为齑粉。

生态灾难、环境危机是科学技术变革带来的直接后果。在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人类制造出了发动机、汽车、轮船和飞机。世界经济靠着大量消耗矿物燃料而加速发展;与此同时,矿物燃料排泄的污染物也正在加速摧毁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冯内古特本人年轻时是一个汽车迷,喜欢飙车、闯红灯,喜欢不按规矩停车。他不无夸张地说,自己驾着一辆瑞典产的绅宝车在一个小镇上瞎折腾,发动机冒出的黑烟把镇子笼罩在黑暗之中。老年的冯内古特提起过去的这些“壮举”并没有骄傲之感,而更多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对那个“汽车狂欢”时代进行反思。他把矿物燃料比作毒品,人用上了瘾就再也无法戒掉。现在,这些矿物燃料消耗殆尽,人类将何以堪?

冯内古特想象着人类在耗尽矿物燃料之后的情形:“现在我们正在开采最后一股、最后一滴或最后一块矿物燃料。所有的灯就要熄灭。不再有电了。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要停止,这个地球就要变成一个表面布满尸骨空壳和废弃机械的星球。”看看到处乌烟瘴气的地球,如果人类再不警醒,离冯内古特设想的日子恐怕不远了。

(选自《没有国家的人》,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9月第1版,有删节)

我们生活在一个比斯巴达更文明,更现代,也更尊重人的新世界

徐贲,“爱思想网”学术委员,曾任教于苏州大学外文系,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著作包括《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等。

人类的历史经历了把斯巴达的教育先当作经验而后以为是教训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应的是,个人的自由价值不断被肯定,人的平等与民族国家的平等的理念逐步被认同,科技的发展使地球显得越来越小,因而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过程。或者说,当人类越来越不得不面对共同的问题时,斯巴达的教育就成了一种教训,而不是经验了。

猜你喜欢
矿物燃料人类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生物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人类第一杀手
我国首列106节重载列车抵达济矿物流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