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级“官员独董”纷纷离职背后

2014-04-29 00:44
凤凰资讯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中组部政商副局长

最近,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密集召开,独董纷纷离职。上市公司川投能源日前公告,根据中组部新规要求,曾任四川省副省长的独立董事邹广严已书面申请辞职。

此前,上市公司热衷聘请党政卸任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然而这一政商“旋转门”正在遇冷。中石油此前公告,证监会原主席刘鸿儒、国税总局原副局长崔俊慧和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原局长李勇武三位前官员,已不在本届董事会候选人中。

去职理由中,受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新规约束排名第一。Wind资讯显示,年内已发布独董离任公告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从数量上看,几乎每天至少一名独立董事去职。仅5月27日,就有信邦制药、贵绳股份、山东钢铁、 天成控股等上市公司的7名独董辞职,分属党政机关、教育机构等部门干部,“官员独董”谢幕成为突出现象。统计显示,5月份以来,证监会前主席周道炯离职光大银行、统战部前副部长尤兰田辞去民生银行独 董、国家税务总局前副局长许善达离职招商银行……

獨立董事,通俗地说,就是不在公司内部任职、不参与具体事务、没有公司股票,却能为公司出谋划策的人。2001年,独董制度被引入中国上市公司,旨在通过独立董事来维护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尤其是保证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然而,独董制度在执行中变了味。“政商旋转”、“一人多职”现象频频受到质疑。部分独董不仅欠缺独立性,沦为只拿钱不做事的“花瓶”,甚至还违法违规参与内幕交易。退休官员任独董,因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规则隐蔽,则被诟病为腐败温床而饱受质疑。业内人士指出,退休高官到企业就职,最易出现“权力磁场”和“权力期权”两种现象。所谓“权力磁场”,是指官员虽已退休但“余威”仍在,利用其背景和人脉为企业牟利,严重干扰市场秩序。所谓“权力期权”,是指官员在位期间为企业提供不正当的便利,换取退休后在该企业任职,相当于一种“预约受贿”。摘自《新京报》

猜你喜欢
中组部政商副局长
欢迎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
中组部、人社部调研组到福建省开展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调研
一杯清水
治理理论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难题的破解
政商良性互动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及路径探析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政商关系
中组部领导到海兴看望五老帮教团代表
两个局长爷爷
给副局长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