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跳广场舞我们去哪儿?

2014-04-29 00:44陈梦霞马莹梦
今日文摘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东华舞曲体育场地

陈梦霞 马莹梦

“每天跳广场舞就像上班,如果不让我们跳了,那我们干嘛去呢?”东华小区广场舞舞者邓丽琼如是说。近日,广场舞再一次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邓丽琼所在的小区也被媒体报道扰民。

他们为什么要跳广场舞?对于舆论的冷嘲热讽,他们心里有何反应?记者近日走访了邓丽琼和她所在的社区,了解这群“舞林中人”背后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娱乐方式和生活环境。

跳广场舞是她的“工作”

早7点,着一件舒适却不失美感的粉色打底裤,身披翠绿色针织衫,邓丽琼推开门穿过楼道,朝着马路对面的东华公园走去,她要去“上班”了。跳广场舞就是她的工作。

虽然这份工作让邓丽琼每月倒贴10元,可并不影响她视工作为全部的热情。早在2009年开始跳广场舞,从当年的《大地飞歌》流行舞曲到之后凤凰传奇的民族舞曲,五年的时间足够让她从最初的好奇转变成习惯。

五年前的一天,邓丽琼在东华公园接触到广场舞,让从小爱跳舞的她好奇不已。“我就站在那看,还以为是个团体,想跳又不好意思。”邓丽琼还记得最初她们只跳宋祖英的歌,“来来去去就那几首。”

这并不让她们感觉厌倦,反而越跳越成为一种习惯,只因不跳广场舞也是在公园内转,倒不如每天跳一跳动一动,还可以认识新朋友让老年生活更丰富。

被市民投诉到110

7点,东华公园广场安静、空气清新,零星的人群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太极,就是没有跳广场舞的。显然,邓丽琼来早了。她是故意来早,和邻里唠家常是她在开始“工作”前的“热身”。

直到八点半,公园入口处10来个跳舞的妇女们逐渐涌入,填满入口狭窄地段,她们是邓丽琼的伙伴,也是邓丽琼三年前的舞友。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任凭朋友们跳的《小苹果》再火,也无法代替邓丽琼心中最爱的民族舞曲,喜好的转变也让邓丽琼在三年前选择去跳上午10点档的民族舞曲。

在公园上班,基本没有迟到一说,因为习惯也因为时间宝贵。一天24小时,她们每天仅能跳两小时,多一点就会被人投诉。没错,公园最近风声比较紧,邓丽琼和舞伴不得不低调点,否则随时可能再次被金马派出所民警制止。

过去的一周,东华公园的广场舞遭遇不常出现的劝阻,因周遭市民无法忍受公园每天的广场舞,市民拨打了110。这多少让邓丽琼有些委屈,“我们声音不大,根本没在休息的时间跳。”

广场舞大妈无视外界不满

其实,身处舞林多年,邓丽琼遭遇的挫折不止一两回,有的是因为地点被剥夺,更多的是广场舞不被全部人所接受,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住邓丽琼和舞伴们坚定踏上广场的脚步。

六年的时间,广场舞经历了风云变幻。邓丽琼不再跳《大地飞歌》,改跳《荷塘月色》甚至《小苹果》,他们的队伍逐渐强大,以至于最后不得不订成规矩。“一组就只能跳两小时。”

同样,邓丽琼的观众也发现了变化,当初会停下来看的年轻人开始反对他们,反倒是他们的同龄老人越来越支持广场舞。同龄人的支持也让邓丽琼可以无视外界对广场舞的种种不屑,“好多路过的老人都停下来加入我们,都不觉得广场舞有什么不好。”

上午10点,领舞者魏新生打开随身携带的小音箱,身后站着包括邓丽琼在内的10位对广场舞充满信心的大妈,一起随着音乐开始舞动身体。这群不关注广场舞新闻、不刷微博的中老年人,一直认为广场舞是受欢迎的,广场舞可以让他们跳上一辈子。

40岁前厌烦40岁后热衷

“这种毫无美感的舞蹈怎么就一夜之间火起来了呢?”每当杨先生看见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时,他就按捺不住自己的不满了,他甚至怀疑过广场舞是否有一双幕后的推手,让其能一夜之间“蛊惑”大妈的心。

广场舞或许真有一双幕后“推手”,只是这“推手”是中国大妈内心强烈的社交及运动需求。

城镇化生活中,防盗铁门阻碍了老年人爱串门的热情,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人不熟悉互聯网,就像张大妈始终无法理解儿子与儿媳一回家就各自打开电脑。“话都不讲一句。”显然,张大妈很难在虚拟的公共空间寻得乐趣。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在生活行为上的隔阂,也是令“广场舞”一词沦为贬义词的原因之一。据数据显示,不满广场舞的多为年轻人群,而广场舞的观众多为中老年人。2013年的统计显示,网络上对“广场舞”冷嘲热讽的网民近八成在40岁以下,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场舞参与者中40岁以上的人超过80%。

与年轻人不同,中老年人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遗憾的是他们只拥有数量有限的社交途径。据公开数据显示,广场舞中女性的比例在85%以上。她们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大妈不习惯参与社会活动,而一旦传统的邻里关系、血缘关系在城镇化过程中弱化,她们的交往渠道更是迅速减少。最后只落得不是在家带孙子,就是在小公园唠家常。

除此之外,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明白“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在记者所走访的多个小广场中,很多人都同意老年人不动就会生病。所谓“动一动”,绝非是散步那么简单,在所采访的众多广场舞大妈中了解到,必须让自己运动好几个小时,出一身汗才叫“动一动”。可与她们强烈的运动需求相比,中老年人的体育场地供给却非常匮乏。据《“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预期2015年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仅1.5平方米——是2013年美国的1/16,日本的1/19。

城镇中老年社交资源的稀缺、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的外环境,与中老年强烈社交欲望、不想生病急需锻炼的内在因素形成强烈碰撞时,广场舞这一成本低廉,灵活易学,集体参与,就地取材的全民体育形式可谓完美迎合了中国中老年人这一庞大群体的需求。

(陈之泰荐自《云南信息报》)

责编:水寒

猜你喜欢
东华舞曲体育场地
数读
认识成语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冬的舞曲
瑶族舞曲
烂漫舞曲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