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促思,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4-04-29 22:11马宁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6期
关键词:屠杀现代文明大树

马宁才

中圖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64

案例概述

一、情境导语引入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大树的形象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见过许多树?大家家乡中最好看的树是什么树?它们形态各异,那我们课文中的树是什么样的树。

请大家读文章1-5节,思考:那是一颗的树。并用句式:那是一棵——的树,因为书上第几段中是这样说的。

生读

师:那是一颗怎样的树呢?

生:有古老的历史的大树。

生2: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大树。

生: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抗台风之神树;心理的慰藉;送阴纳凉;鸟儿栖息;给情侣温馨;扩张荫庇的面积,绿化大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生: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因为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生5: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师:它是一棵对人类有功德的树,是人类的守护神。

三、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大树被屠杀的经过

师:那棵树的最终命运如何?

生:消失了

师:为什么?

生:人把它砍了

师:作者用的是什么字?

生:屠杀

师:怎样被屠杀?读9-11节,思考:怎样被屠杀?哪个句子让你感慨万千?

师生探讨明确:4个动词:屠杀——肢解——切断——割下

师: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颇深?

生: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哪些词用得特别形象生动?

生:咬、嚼碎、白森森。这些词语体现了人的残忍。

师:人的残忍还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

生: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生: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生: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依依不舍。连低等生物也懂得感恩,人类却要把树连根拔起。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人类的忘恩负义。

师:人类受过树的恩惠不亚于树给予蚂蚁的恩惠。蚂蚁尚且知道感恩,人却不知道……动物的恻隐之心与人类的冷酷无情对比。

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人类时不妨把目光投向那树。再被屠杀时,树又有怎样的表现?

生: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的忍辱负重。

生:“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体现树的宽容。

四、学习第二部分:大树被屠杀的真正原因

师:人类为什么要砍这棵隐忍的宽容的树?原因是什么?

生:没有用处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没有用处了?

生:第7段: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厅。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

师:那棵树被遗弃了。再看被遗弃前还有什么?

生:被计算

师:计算什么?

生思考

生:计算这个地方空出来会有多少空间,可以盖什么。师:还有什么原因吗?看看文章第7段。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人类的发展——

生:挤占了空间,那树被包围了

师:那树被包围,被排挤了。

生:被迫害。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

生:遭质疑。计程车司机喃喃……乘客喃喃……

师(总结):树被屠杀是因为人类认为树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所以,树不断地遭到排挤,迫害,质疑和遗弃

五、探主题

师:在人类不断发展中,被屠杀的仅仅是树吗?失去的仅仅是树吗?你的家乡在发展中还失去了什么?

生:青山、绿水、小鸟、森林、花草、大海、蓝天

师:这一棵树代表的仅仅是树吗?更是代表了自然环境。作者借树告诉我们,人类发展一定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吗?我们在悼念那一片青山,那一条绿水的时候想过吗?失去的仅仅是自然环境吗?

每当我站在高楼大厦前,我总是想起我们儿时乡村的清山绿水、想起那满天鱼儿的小溪,那消亡了曾带给我童年无限快乐的树林,在我们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中,还有那些在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生:我们的郁江不再清澈。

生:我们不再做芝麻饼。

师:所以,当我们不断向现代文明进军的同时,是否也在加速着我们的古老传统的消亡?这篇文章中,人类屠杀了树,但绝不仅仅是树。更大的还有自然环境,也许还有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作者是在让我们思考,现代文明和传统之间应如何协调一致。

六、结束语

师:树是象征——象征美好的大自然,以及人类的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人类的发展如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将给人类自身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和自然和谐相处。

案例思考:

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指向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渐进的过程,其中有一点是关键,阅读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若排除这一点,学生是无法提高阅读能力的,而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慧心操作,具体落实到教学上要以疑问带动学生对文本探究和阅读,本案例正是这个方向的探索。

一、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情境,营造思考氛围

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状态,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有一个有利于学习情境。农村学生的行特点是相对内向,不轻易展示自己,对没有把握的问题比较少愿意发言。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给予积极的鼓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主动学习的氛围。本课例中教师开始就把学生引到学生熟悉的家乡树的形象,让学生有一个轻松学习心理。

二、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设疑,带动学生思考

农村学生相对来说,阅读的基础比校薄弱,阅读量比较少,缺少阅读经验,也没有自己的阅读策略。教师应在“导”字上狠下功夫。“导”,就是引导,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起点提出合理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本课例中,教师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本: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树的命运如何?人类屠杀大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起点,且构成一定逻辑,学生能沿着问题深入探究文本,在主动思考中,学生的能力能够一点点的积累提高。

猜你喜欢
屠杀现代文明大树
沉默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大树的日常
Top Republic of Korea's animal rights group slammed for destroying dogs
Cruel and dangerous sports should be banned by law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大树
大树的梦
狂雪
——为被日寇屠杀的30万南京军民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