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三大魔咒”

2014-04-29 00:44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动武国家主权魔咒

最近菲律宾一直在挑事儿,先是把南海争端告上国际法庭,接着又在仁爱礁强行登滩,对它抢滩的这艘破船进行所谓的加固、补给。那么,中国在南海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解决南海问题究竟需要怎么做?

新华社《世界军事》杂志和《中国军队》杂志总编辑陈虎大校认为,解决南海争端需要破解“三大魔咒”。

魔咒一:“鞭长莫及”

陈虎认为,解决南海问题的第一大魔咒就是“鞭长莫及”。南海特别是南沙这片海域,距离我们海南岛最近的也超过了1000公里,这个距离已经比较遥远了。

这个问题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最初,即使是西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块相当遥远的海域,但随着我们海空力量的发展和岛礁建设,我们对西沙海域已经不再有“鞭长莫及”的感觉了。所以西沙的情况就为我们解决南沙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要想解决距离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驻泊体系的建设,我们控制的岛礁很有必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雷达的建设、锚地、码头、港湾的建设、直升机的起降场甚至是机场跑道的建设。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把空间地理距离大大拉近。当然从平台的建设上,我们也可以有很多的手段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比如加强海上巡逻机力量的建设、加强日常的舰机巡逻制度、加强长航时无人机的研发,距离和空间上产生的问题从技术上完全可以加以解决。

魔咒二:“不担恶名”

在南海问题上有一个十分古怪的现象: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不管你做什么都横加指责,甚至我们没有做什么的时候他们也会把“侵略者”的帽子扣到我们头上。这也就给我们带来了第二个魔咒:“不担恶名”。

中国人历来注重自己的名声,不愿意承担所谓的“恶名”。在这种情况下,周围的一些国家和力量采用无赖的方式进行岛礁主权的争夺,有媒体甚至借用“医闹”的说法把菲律宾称作“南海闹”。由于我们不愿意“担恶名”,一些国家就变得有恃无恐。要想打破这个魔咒,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观念,在正常的国际事务中我们行的端、走的正,让别人说去吧。

中国行使南海主权,不但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且为周边国家、为更大范围的海上和空中顺畅提供安全保障。从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来看,如果我们在南沙岛礁建设有远程的对空监视雷达,我们很可能有效的掌握飞机的航线。

魔咒三:“绝不动武”

周边的一些国家在南海有恃无恐,那么他们究竟“恃”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大国背后的支持,其实这些外来的势力真到了硬碰硬的时候不会为这些国家打仗,那么这些闹事儿的国家“恃”的是什么呢?菲律宾人的一句话泄露了天机:“中国不会动武”。这就是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第三个魔咒:“绝不动武”。

所谓“绝不动武”,说的过于绝对了。真正涉及到国家主权的时候,使用武力是最后的手段,否则养军队就毫无意义。当然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态度是合作共贏,但当我们的选择不被相关的当事国所接受的时候怎么办?罗援将军说的很有道理,叫做敢战才能言和。

当我们的国家领土主权被侵蚀、和平合作的主张不被接受的时候,难道我们真的不能用武力来保卫我们的领土和权益吗?当别国在使用军队破坏海区的稳定,损害了我们的主权和权益的时候,我们真的不能动武吗?要想解决南海问题、南沙问题,就必须要打破“绝不动武”这个魔咒。

总之,要想解决南海问题、南沙问题,破解三大“魔咒”是一个必须的前提,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海上斗争事关国家主权安全

解放军总参谋部与国家机关有关部门4月4日就加强海上斗争和海上安全合作问题进行座谈,副总参谋长戚建国作了重点发言。

戚建国表示,近年来,军队和国家机关就海上斗争、海上安全和维权维稳工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战略协作,这是国家核心利益和建设发展大局决定的,也是中国军队义不容辞的使命任务。他强调,当前,中国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中国发展重点也在海上,海上斗争事关国家主权和安全,也事关国家建设和发展。在复杂严峻的海上斗争形势面前,既要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中国决不主动挑起海上争端和冲突,决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安全威胁,决不影响国际法允许的海上航行自由;也要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国家核心利益一点也不能损,国家主权一分也不能丢,国家领土一寸也不能少。

对此,既要靠决心和意志,也要靠实力和准备。任何国家都不能低估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都不能低估中国政府捍卫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都不能低估中国军队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强力量。

猜你喜欢
动武国家主权魔咒
解除魔咒
露肉季到!解除显胖魔咒!
原野奇谈(五)剪羊毛的魔咒
人权:个体权利与集体自决
论国家主权维护与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大公司,请破解创新的魔咒
论国际法的人本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找麻烦
欧元危哉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