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对中国陌生了

2014-04-29 10:17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巴厘岛华语华侨

改革开放给世界送去了一批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华侨华人,被称为“爱国华侨”的一代人如今已进入暮年,他们的子孙对于中国有着或许完全不同的感受。

与自己相比,老归侨们觉得,这些年轻人已经淡漠了中国认同的概念。

在印尼,每当中国羽毛球队与印尼队对阵的时候,老华侨们都会力挺中国队,同一个家庭里的年轻人则为印尼队助威。

曾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工作的张从汇认为,导致这个情况的一个原因是,当地政府在很长时间里“不允许他们学中文,不允许用中文名字,不能写中文字,没有中文招牌”,年轻人就认准印尼是自己的祖国。

2013年去印尼探亲的张从汇发现,“我弟弟、我妹妹、我哥哥的孩子,没有这个(爱中国的)概念。”但受惠于家中长期说普通话,哥哥的两个孩子还是过得不错。“原本在印尼打工买不起房的,没想到巴厘岛的中国旅行团特别多,导游很赚钱,他们就到了巴厘岛,此后两个兄弟都买了房。”

在巴厘岛,很多华裔导游尽管操着汉语,但是对中国的认识相当陌生。“他们要生存在当地,中国强大也好、富强也好,对他都没有概念,关键是自己在印尼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另一位印尼归侨郭亿器回忆说,“在印尼,弟弟的孙女们和公婆交流时仍可勉强讲普通话,但和同龄朋友交流时,印度尼西亚话已是她们的第一语言。”

郭亿器说,尽管“三语学校”(以印度尼西亚语、英语、华语授课)在印尼遍地设立,中文教育经32年冷藏后今日再解冻,政府也宣布华人春节为公众假日,全国休假,但“整個华人社会为适应32年间时势之变迁,自身的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变迁,华社以华语为主要沟通工具的年代也随着一代代的传递,有些无情地逐渐远离我们而去。”因此,如何推广汉语,如何让“新华侨”重新建立起与中国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猜你喜欢
巴厘岛华语华侨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我的华侨老师
巴厘岛Potato Head Studios度假酒店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权健 巴厘岛辉煌之旅
新加坡华语的语音与流变
神奇巴厘岛游记
巴厘岛记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