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策略

2014-04-29 00:44于晓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问题

于晓飞

摘要: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促进体育教学改革,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对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率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问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03

体育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活动。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目标是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展现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功能为出发点,以促进高中生身心全面发展为落脚点。21世纪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状态。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促进体育教学改革,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出一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对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率有所借鉴。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新课标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然而,当今的教师没有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上转变过来,无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2. 学生缺乏体育意识

学生体育认识不足、体育情感投入不够。学生中能自觉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锻炼状况等的较少。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普通高中开设体育课程,主要的目的不仅是完成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使高中生通过对体育的学习、了解、认识,养成爱好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和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高中生即将离开学校、离开教师,走向成人社会,如果不能在高中阶段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那么到了激烈竞争的社会,其身心健康将会面临极大的威胁。在实践中,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片面增强学生身体上,而忽略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提高运动兴趣相悖。

3. 教学方法单一

(1)偏重教法研究

现在的高中生具有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崇尚自由等特点,他们在体育课中已不满足传统教学中被动听课、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教法与学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学法决定教法,教法转化为导法,导法渗透学法。但多年来,体育教学改革总是把教师的“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材教法研究作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对学生的“学什么”和“怎么学”的体育学法指导研究甚少。课堂上,教师虽然津津乐道,学生却只能疲于应付,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2)重教师为主体的“教”,轻学生为主体的“学”

体育教学“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有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即教师怎么教,学生只能被动地学,学习的主体性完全被埋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基本知识和应试能力均较强,但是学生在本应最能迸发活力、自由舒展的体育课上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自然也就会对体育课丧失兴趣,甚至对体育课和体育运动产生抵触情绪。

4. 教学内容缺乏弹性

(1)将学校体育等同于竞技体育

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进度计划只是纯粹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真正成了一纸空文,片面地把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作为“经典”一股脑地教给学生,而对民族传统体育、地方上的一些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重视不够,错误地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等同起来。

(2)忽视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治表”,即增强体质,忽视“治本”,即培养健康的体育心理。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较少,加之学校、家庭与社会对体育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障碍,学生人格的培养被忽视。

5. 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对学生努力及进步的肯定,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忽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一刀切”,素质差的学生对练习觉得高不可攀,很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挫伤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1.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素质教育

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过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自我评价、自我组织与管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将健身、健心与适应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健康“三维观”。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培训一体化。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体育教师应是全方位的人才,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及时了解与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因素,激发高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首先,要把教材简易化,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不合群和内向的学生能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其次,通过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将教学(下转第6页)(上接第3页)内容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静态转入动态,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及提高。

3.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偏重教法研究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应以研究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方向转化为出发点,把教会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作为归宿。

①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布置预习提纲,提出要求:把完成动作技术的顺序、路线用术语表达出来。

②加强课中听课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听课,归纳当堂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等。

③加强动作技术练习方法的指导。新动作的技术要领、新学动作易产生哪些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2)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尝试体会动作。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练习,然后再在教师的提示下边练习、边体会,使学生由被动练习变为在积极思维指导下的练习。

变讲评纠错为点拨、学生点评。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不直接说出错误所在,而是通过点拨,经过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再进行纠正。

4. 合理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健康的心理习惯

体育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计划上做到统筹兼顾,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将其落到实处。另外,体育课的内容安排还要因地制宜,将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和娱乐活动和学科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例如拓展小游戏、体育养生,使体育课的教学焕发出一种新的生机活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努力程度差异等具体情况,分层分组教学,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体育任务,教师还要适时地运用表扬手段来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消除其消极的心理障碍,达到不断激发和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5. 建立健全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评价,要转变重视结果而忽视努力过程的评价倾向。评价不仅要考虑体育教学近期的显性效应,更要注重远期的隐性效应。基于此,要改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充分发挥对鼓励学生学习的功能有帮助的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将学生努力程度得到量化,将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得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高中体育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总之,体育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参与改革实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倡素质教育,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中受益。

(作者单位:辽宁省普兰店市高级中学 116200)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问题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培养策略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