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艺术初探

2014-04-29 08:13曾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5期
关键词:心声同学评价

曾君

新课标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总体上能尊重、激励学生,但也存在机械、重复、轻率、单一等问题。缺乏艺术性的课堂评价,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闭塞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评价失去应有之义。因此,我们应力求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性。

如何提高课堂价值,体现评价的艺术性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因人而异,不拘一格

于漪老师早就大声疾呼:“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卓越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强调指出:“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语文教学需发展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不同能力层次,不同认知特征、不同价值取向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班级语文整体素质的提升。

在教学中便努力追求评价的“因人而异”“不拘一格”。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学生大体划分为三类: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我将学生分为感性、中性与理性;根据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将学生分为积极型、观望型、消极型。如此以来,一个学生便具有了三个维度。如W同学属于“尖子生”“感性”“积极型”,L同学属于“学困生”、“中性”“消极型”。若他们都回答了一个问题,对于W我会重点评价她的语言之美,会点出她答语中的关键词,甚至会让学生记录下来,此外,我还会引导她打开思路,向问题的更深处漫溯;对于后者,我则重点评价他的参与意识,会将他的回答加以提炼,润色,并争取同学们的认同与鼓励。

二、倾注真情,鼓励成长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激发学生的热情。但表扬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

只有切切实实关爱孩子,真真正正地为学生的哲思而惊叹,为他们的偏误而惋惜,为他们的批判精神而喝彩,学生才会将您的评价看作动力之源。

当学生回答出色时,我们不应吝惜赞美之词。当学生迸发有哲理的语言时,我们不妨这样评价“你的颇具哲理,耐人玩味。对了,大家可以把它记录下来,要注明这则语录的作者是××哦!”;当学生的回答“不走寻常路”时,我们不妨评价:“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创造性,这点我特别欣赏。请大胆探索,永远做幸福的思考者!”;当学生的发言能条分缕析时,我们不妨说:“看,我们的大才子(才女)对这个话题如此有研究,而且表述起来层次明晰,这便是学者之风啊!真了不起!”。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便能不断领略到成就感,参与意识便会越来越强,对待问题也自然会深思熟虑,表述起来定会追求完美。

三、兼顾理性,不可盲从

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学生一味接受“激励性”评价---尤其是缺乏是非评判的“激励性”评价会产生危害,甚至贻害无穷。所以,身为教师也须兼顾理性,不能一味地“讨好”学生,盲目依从学生的“观点”,从而导致他们是非不分,良莠不辨。

笔者曾听过一堂课,老师执教的是《智子疑邻》,品析完课文,他问学生:“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明白了:有好的建议千万别告诉别人,因为好心总是得不到好报。”老师想也没想,便说:“好,不错。下一位同学请你谈谈。”我便不解了,这样的回答也好吗?作为老师,你的职责是什么?难道不需要纠偏吗?这样的老师,毫无理性可言,带给学生的只有“负效应”。

假若是我,我肯定会明确地告诉学生:“你的回答有点偏激哦!的确,在生活中好人被误会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我们要相信,误会总是暂时的,邻人之父定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那个富人也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本文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大家再好好想想。”

四、扶“危”济“困”,巧妙点拨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最担心的便是发言者回答起问题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甚至脸一红,索性僵在那里。有的老师会选择等待,会说:“再想想!”,可孩子有时就是不给力,你总不能放下其他学生不管,让他“想”一节课吧。所以,我们要学会在这个时候,扶“危”济“困”,巧妙点拨,或许他们真的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呢。

当我感觉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我会说:“或许是过于紧张吧,没关系,坐下后再想想,或许能打开思路呢。不过,你要先请一位‘外援哦!”,这样的评说后,学生便有了台阶可下,之后,他在聆听中会更为专注,随后的表达即使无法翻出新意,最起码也能做到有话可说了。

当学生的回答陷入“死胡同”而无法取得角度的拓宽时,我们切不可“袖手旁观”,应准备随时“救场”。那次,我在执教《心声》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心声”的内涵,一向睿智的方良同学却急得抓耳挠腮,原来他说出“‘心声指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读书,不过,好像还有其它方面,我再想想”,其他同学盯着他,他越发焦躁,我想,他定是思维短路了,于是,我引导他“你是从学习角度来谈的,如果从家庭、教育等角度考量,‘心声还有哪些内涵吗?”他终于豁然开朗,作出了精彩的表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五、适时互动,倡导多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应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不宜唱评价的“独角戏”。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能让课堂交流呈现多边化的良好态势。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

如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我可能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一开始,他们的评价局限于“定性”—“好”“不好”,后来在一步步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从语音、语调、语气、语感等角度进行评说。

我也适时安排学生进行自评。若他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还会给他纠正提高的机会。

被评价者有了自主评价的权利,会逐步形成“自知之明”,克服不足;评价者在聆听中学会了思考,在评价中便学会了表达,在交流中激越了思维。这样一举多得,教师才真是少费力,多欢喜了。

其实,课堂教学的评价艺术内蕴丰厚,值得每个教师不懈探求。我想,只要同仁们始终心怀学生,尊重生命,专注成长,评价的妙趣定能凸显,智慧的花朵自会绽放!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第二中学342700)

猜你喜欢
心声同学评价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