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教案(第二课时)

2014-04-29 08:13袁阳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5期
关键词:秋声赋秋声波涛

袁阳梅

教学目标: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受。

体味作者的人生感怀,又能够辩证地看待古人思想。

教学重点:

1.结合文意全面理解本文的线索性语句。

2.鉴赏本文化无形的秋声为有形的写法,感受本文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3.领悟本文由自然事物的描绘而引发的感慨,思考作者得出的人生哲理。

教学设想:

抓住几个问题重点探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合作完成课文的学习。

主要教学环节:

一、问题探讨

1.“异哉!”

(1)听到秋声让作者产生了惊奇之感,秋声为什么会让作者产生这种感觉?

讨论:作者笔下的秋声变化多姿、来势迅猛。明确文中描写秋声的语句:“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2)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鉴赏这一段文字。

本段文字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连用三个比喻,以有形之声写无形之声将秋声渲染得具体可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一个比喻是:“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初”表声音刚刚被听到时的情形;“忽”表忽然到来的情形。这两个副词的连用,展示了秋声的到来的自远而近,自弱而强,自隐而显的过程。“夜惊”、“骤至”强调了声音突如其来,这就一下子打破了夜读书时的宁静环境和气氛,显得声音到来时是惊心动魄的。用波涛声、风雨声来比喻秋声,既有具体的声响,又有惊人的气势,扣人心弦。第二个比喻是“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作者展开想象,像这种波涛声、风雨声接触到外物时,很像金属东西相互碰撞,发出鏦鏦铮铮的鸣响。这还是一种听觉的形象。鏦鏦铮铮这组象声词,用来直接描写金属的碰击声,能对人的听觉器官发生强烈的刺激。第三个比喻是“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从金属相互碰击的声音,又设想到这种鏦鏦铮铮的鸣响,很像军队在夜行军时的情况。这里写的是夜行军的场面,沙沙的脚步声、盔甲兵器的噹噹声,战马前进时的得得声。这几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就把听觉形象转化成了视觉形象,由可闻变成了可见的东西,从而使读者从夜间行军的场面声势中去具体感受到秋声的声势、力量。这三个比喻都是以声写声,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孤立的。前面提到由一个比喻引申出另一个比喻,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把无形的秋声赋予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3)品赏相关语句。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品赏:这是童子的回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前三句是説秋夜的景色,是一幅静景,所谓万籁寂静的景象。这三句是为了突出第四句“声在树间”。“声在树间”是一幅动景。作者是拿前面的静景来衬托这里的动景。写树叶、树枝经过秋风的冲击,而发出沙沙的响动声。这种声音正是风在树中间流窜的形迹。形迹可以看得见,所以说视。前人对这几句评注説“借视陪闻”。即用视觉的形象来陪衬听觉的形象。这可见作者笔下的可感形象。

2.“胡为而来哉?”

从下文看来,作者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1)答案是什么?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加以阐释。

讨论并明确:文中有“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秋带来了浓浓的肃杀之气,是要执行上天的意旨尊严天地之正义,肃杀天地万物于盛时,使万物萧条衰败。

(2)作者循着什么样的思路探寻到这个答案?

明确:作者由秋声想到了秋的情状,全面描摹、渲染秋的情状和声音,感叹秋的浓浓悲意。紧接着又从自然现象入手,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探究秋的肃杀的心性,并从音乐的角度加以证明。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3.“亦何恨乎秋声?”

(1)文末,作者感叹“亦何恨乎秋声?”此时,作者还像先前一样伤感于秋声吗?为什么?

讨论并明确:作者已经不再怨恨秋声了。文中有“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意即“为什么要用不像金石那样坚固的身体想要和草木争荣盛呢?”

(2)作者怎样得出了这样的认识?

明确:作者由感慨自然界的秋上升到感慨人生的无形的秋。“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外界的忧劳必然损耗人的内在精神。“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有很多人还会追求那些力量不能达到的事物,诸如名利等物,这将对人的精神造成极大的损耗。

4.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明确:人事忧劳甚于秋的肃杀。

二、补充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并指导学生辩证看待

《秋声赋》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这年欧阳修已53岁,尽管这一时期他渐入顺境,受到朝廷重用,在写该文的前一年结束了长达九年之久的贬官生活,回到京城加龙图阁大学士,权任开封府。后几年也步步高升,地位显赫,但意志却越来越消沉。他看透了世事,淡于名利,所以在本文中告诫人们不要追名逐利自我摧残。这反映了他内心不平与清醒的一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223002)

猜你喜欢
秋声赋秋声波涛
《秋声赋图》
——文图合璧中的秋天
声声慢 秋声
你是一顷波涛
——大型民族歌剧《涛声依旧》 选曲
秋声赋·隶书条屏
沉没的城市:波涛之下真实的『亚特兰蒂斯』
卧剥莲蓬听秋声
一片秋声入心来
苇花深处睡秋声
汪波涛 藏石欣赏
“以秋写哀,以赋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