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2014-04-29 00:44石磊
工业设计 2014年12期
关键词:道法自然

石磊

摘要:哲学是一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终极概括,也是文化的核心,影响并侵润于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导思想,造园的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于商周,发展与魏晋,成熟与唐宋,发达于明清。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运用其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一直贯穿着主导作用,陈从周曾说过要研究中国古典园林,首先从传统哲学思想入手,才能真正做到则求其体,研究其源,随之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方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纵观近几年在学术方面对古典园林的研究,发现对于古典园林史论性的研究很多,包括园林理水、建筑、布局、道路系统等。很少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其中,并且挖掘传统美学对其影响,缺少一种历史的感召力。书籍类文献对古典园林的研究大部分是史论性研究,研究者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且研究的实证性强是基于实地考察报告而成书,其共同特点是,以描述事实和技术性内容为主,极少掺杂个人 议论。

哲学是一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终极概括,而美学是作为深层的人文文化意蕴,二者相得益彰。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道家文化的剖析,不但从精神上张扬和激励当代的人们,而且对当代人了解园林的博大精深文化更是作用甚大。“天人合一” 它主张顺应天道的发展,像自然山水之美靠拢,重视生态的保护以及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它的哲学思想带有非常浓重的自然主义,生态主义的色彩。它提倡要顺应自然和人的发展,顺应本性,不违背它的自然发展,一切要顺其自然。而庄子从道家的自然主义哲学出发,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看着是真美、纯美,而一切的美,都被认为是对自然美的破坏,而这种“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审美观,知道人们从自然的高度去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出自自然,天地之间唯有协调发展才为至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到,道法自然” 儒家的学说则道家“天人一体”的力量并提出了人语天地万物本来就是生命的整体,血脉相连,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都是人类的父母,而人类的最高理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固然是我们心中的主流思想,但他们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儒、道、禅三种思想共同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文化,并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产生过深远影响。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安邦立国的根本,是中国道德观念的主要根基。在其影响下的审美主要以比德自然审美观为典型,以中和之美为审美标准,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以及和而不同的人文境界下,奠定了儒家生态性审美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山水和植物的比德审美,形式、功能和内容之间的尽善尽美,发乎情又止乎礼义的中和之美以及景观与人文统一的生态伦理传统。 道家和儒家文化相互补充,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道家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泉,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的道家哲学思想主要包括道法自然、无为之道和虚实相生,在此基础上,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即意境美、和谐美和生态美的追求,而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具体设计手法包括:山水相映、以动衬静、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和情景交融的设计手法。 禅宗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标志着中国式审美文化的成熟,它把儒家和道家思想整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心性论思想体系。禅宗以平常心是道、直觉顿悟审美、追求精神自由为自然审美观,用审美的心境去看待自然,重视精神审美境界,促使人们透过纷繁的世界来反思自我,体悟生命,进入个体生命的诗意审美境界。禅宗思想的发展成熟,推进了意境审美不断走向空灵飘逸。在禅宗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主要表现为梵我合一、妙造自然、芥子纳须弥、生活真趣、智慧的结晶。禅宗让园林成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是物化了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禅宗思想与园林文化的结合,让中国园林具备了生态美、简约美、含蓄美、空灵美、智慧美等审美特征,并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特色文化内涵。 风水学是人类在长期的选择居住环境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古人流传下来的择居理论。风水学中饱含丰富的环境心理学、仿生文化、尊重自然、生命美学思想,缔造了华夏理想环境审美的传奇,并形成中国特色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法。风水思想影响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在风水择基的原则上,形成地域文脉主义、仿生主义、生态主义的景观环境设计。风水学融合了儒、道、禅审美思想,成为中国一直以来选址规划的主要依据,且它具备了一套独立的系统理论,为大多数人理解并接受。儒家审美思想成为风水构图格局的主要依据,讲究伦理道德和尊卑秩序美,其比德自然审美成为园林设计的典型表现手法;道家的师法自然、无为之道、虚实相生思想在风水景观的组景造景中,广泛运用,并初步形成意境美;禅宗审美推进了风水景观进入另一个高级审美层面,为人类创造了一份永恒的精神天地,在那里,心成了主题,悠然、闲适、豁达的人生,都取决于豁达明朗的内心。重新品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精神、体会其内涵,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道家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何运用在古典园林中,并结合中国传统美学,进而对现代园林设计有着深刻的启发与思想理论基础,领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古典园林的完美契合。

回顾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园林的发展是其重要的文化产物。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势必相应地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繁复,从低级到高级,这就形成了园林发展的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放眼望去,现代园林设计过多地借鉴国外造园艺术形式和手法,从而丧失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所表达的语言。 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将古典园林其精髓传承下去,方可不让这份博大精深的文化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彭一刚 著 1986.12

[2] 园庭信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解读[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曹林娣 著 2011.5

[3]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思想 [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顾炳2008.11

[4]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 [J] 铜陵市建筑设计院第二设计室   徐春 2004.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
巍山小吃道法自然精神探究
论老子美学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当今生态危机环境下重析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态思想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现实应用探析
“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
浅析中国古典建筑的哲学特征
中国山水文化的哲学蕴涵探究
《老子》自然政治思想内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