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对大连经济的带动作用

2014-04-29 00:39连靖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性区域

连靖文

摘 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此时代背景下,逐渐的衍生并明确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定义,关于这一问题最初起源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在过去20几年的发展累积中,环渤海地区正逐渐的扩大规模,显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大连为核心城市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如今更引人瞩目。大连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交通网络便捷,科技人才密集,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深化区域合作对带动大连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分析环渤海地区对大连地区的经济效应,并在科学层面对大连地区在环渤海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连市;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3602

随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与影响,环渤海经济圈正逐渐的发展成为我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区域,仅次于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其快速的崛起于前行当前已经被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而对于大连这座城市而言,是环渤海经济圈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因此担负着推动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前行、实现与国际经济所接轨的社会职责,更为重要是还需要以自身为中心有效的推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前行。所以说,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于这一经济形势,大连必须认清形势,确保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生产要素不断趋向自由流动的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则表现为具体的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的一种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国民经济的实体。其次是一体化进程进展的驱动力,即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体的目的和动机。这种目的和动机是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阻碍货物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及集团成员国间一切国籍为依据的歧视,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各成员获得最大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军事利益)。受此种利益驱使,各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活动,就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驱动力。第三,集团的组成一般是地缘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具有一系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如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联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等。

2 环渤海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位

环渤海区域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它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环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2.2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区目前已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区域龙头。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南方经济的冲击作用,致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环渤海地区作为主要投资对象,把北京作为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设在天津、大连、青岛等地。由此我们可以预见,京津冀都市圈在现有的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基础之上,将实现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

3 大连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简述

3.1 大连地区所处位置及布局规划

大连隶属于辽宁省,是我国所下设的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其中一个,其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海,是东北著名的港口城市,向来有“京津门户”的称谓。近年来,大连市发展徐苏,正逐渐的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

大连市沿岸水域较深,建港条件良好,拥有众多港口,其中大连港、大连新港(大窑湾港)、长兴岛港等都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深水港。大连市沿渤海和黄海,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它在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战略中拥有“五点”中的“两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其中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位于瓦房店市,沿渤海;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位于庄河市,沿黄海。

3.2 大连地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3.2.1 优势分析

(1)丰厚扎实的产业基础:作为东北地区著名工业城市,大连市在过去几十年间累积了丰厚扎实的产业基础,工业的发展涉及石油化工,制造业等各个行业范围,在中国都显示出不可或缺的影响价值。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各类高科技技术行业的崛起,为大连创造了更多的优势,并将电子技术优势进一步的扩大到整个亚洲地区。

(2)丰富的资源储备:大连市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海,在资源储备上占据先天独到的优势,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供输的主要来源。同时良好的气候条件,也让大连在农业发展领域得到很大的推动,已经逐渐发展成我国主要的水果产地。

(3)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大连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海内外的重要枢纽。其中大连港、大连新港(大窑湾港)、长兴岛港等是连接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周水子国际机场是我国重点的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

(4)丰厚的文化底蕴及人力资源:大连是我国十分著名的文化中学,城市中有多所高校及研究院,文化气息浓厚,人力资源丰富。大连地区现有高校29所,教育项目涉及到各个行业领域,从而建设成完整全面的教育网络。

3.2.2 劣势分析

(1)传统的计划体制影响较大:相对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别的城市而言,特别是天津,大连这个城市在注重商业发展的文化历程上有明显的欠缺。长期以来,深受计划经济理念的制约,城市企业的发展过度的靠政府所支撑,距离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还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严格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理念,从而导致城市内部发展动力的不足。endprint

(2)承担的历史负担过重:在大连市中,存在很多的大中型企业,由于企业内部运作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下已经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所生产的产品销售状况不佳,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状况不理想,或者是倒闭不能运营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催生一大批的下岗物业者,催化了人才流失问题的加剧。

(3)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内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发展起以本地特有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种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产业分工不合理,缺乏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规划的区域产业分工和地域分工,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在下文中我们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这五个省市地区作为研究目标,选择运用区域经济学领域所提到的地区彼此之间工业结构对比计算数学公式(

Sij=(Xin·Xjn)/(Xin)(Xjn),在上述公式中,Xin与Xjn依次代表i、j地区n部门生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据的比重分量)去计算它们之间工业部门结构的相似系数。根据表1中的数据来分析,可以得知,环渤海地区每个省市地区间存在较为严重的趋同化现象,相似系数都超过0.600,因此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4 大连地区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4.1 大连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

(1)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姿态:作为地区区域经济的中心,大连最先要做的就是实现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的有效衔接,有效利用域内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共享域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借助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区域竞争地位,并最终为城市发展带来更为坚实的基础保障。

(2)有利的政策环境,开发政策的比较优势: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大连成为我国家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到了九十年代,党中央在十四大会议上明确指出将环渤海地区作为下一步开发的主要对象。因此,一直享有区域内的各项优惠政策,这极大的推动了大连城市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也成为当下大连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4.2 风险分析

(1)逐渐呈现白热化的区域间经济: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大连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也同样面临来自区域间的激烈竞争压力。因此,对于大连市而言,要想有效的提升自身竞争水平,推动对外贸易值的上升,就一定要在原本投资环境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深入探究国际资本流向以及产业转移动态等问题项目,充分利用自身所有的机遇优势,确保风险因素的有效解除。

(2)区域周边环境愈发的不稳定:当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美国日本等国家心存戒心,从政治、经济等领域采取一定的措施制约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朝鲜及台湾地区形势的不稳定,同样会给大连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5 关于强化大连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域,促进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加强区域建设,提高服务辐射能力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大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要加大把握力度,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实现自身经济水平的进一步飞跃。不仅如此,作为环渤海经济区域的主要城市,大连应继续加强立体交通、现代物流、金融创新、商贸流通、信息联动、人才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等方面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辐射能力。

5.2 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战略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对大连地区来说,由于缺乏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缺乏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缺乏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在打造自有城市品牌的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自身在区域及产业上的定位至关重要。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应当充分注意内外部环境、竞争环境、考虑城市顾客的需求与品牌期望,遵循差异性、协调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原则,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综合水平,积极发挥在旅游、工业、软件、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整体城市品牌,同时不断加强对城市品牌的传播整合。

5.3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谋求聚合效应

大连地区的经济总量尚小、历史地位不高,与国家规定其所承担的职能相比,发展空间也有限。因而,在大连地区的经济聚合发展中,应当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多方面合作。聚合经济性包含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外部经济性、生态经济性、循环经济性等内容。大连地区要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架起合作的桥梁,促使区域内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效益,形成聚合经济性;要注意产业对接,搞好三个方面的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企业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协调推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何翎.环渤海地区联合起来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17.

[2]李靖宇,宋洋.关于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定位论证[J].东北亚论坛,2008,(3):681.endprint

(2)承担的历史负担过重:在大连市中,存在很多的大中型企业,由于企业内部运作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下已经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所生产的产品销售状况不佳,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状况不理想,或者是倒闭不能运营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催生一大批的下岗物业者,催化了人才流失问题的加剧。

(3)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内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发展起以本地特有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种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产业分工不合理,缺乏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规划的区域产业分工和地域分工,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在下文中我们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这五个省市地区作为研究目标,选择运用区域经济学领域所提到的地区彼此之间工业结构对比计算数学公式(

Sij=(Xin·Xjn)/(Xin)(Xjn),在上述公式中,Xin与Xjn依次代表i、j地区n部门生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据的比重分量)去计算它们之间工业部门结构的相似系数。根据表1中的数据来分析,可以得知,环渤海地区每个省市地区间存在较为严重的趋同化现象,相似系数都超过0.600,因此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4 大连地区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4.1 大连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

(1)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姿态:作为地区区域经济的中心,大连最先要做的就是实现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的有效衔接,有效利用域内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共享域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借助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区域竞争地位,并最终为城市发展带来更为坚实的基础保障。

(2)有利的政策环境,开发政策的比较优势: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大连成为我国家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到了九十年代,党中央在十四大会议上明确指出将环渤海地区作为下一步开发的主要对象。因此,一直享有区域内的各项优惠政策,这极大的推动了大连城市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也成为当下大连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4.2 风险分析

(1)逐渐呈现白热化的区域间经济: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大连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也同样面临来自区域间的激烈竞争压力。因此,对于大连市而言,要想有效的提升自身竞争水平,推动对外贸易值的上升,就一定要在原本投资环境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深入探究国际资本流向以及产业转移动态等问题项目,充分利用自身所有的机遇优势,确保风险因素的有效解除。

(2)区域周边环境愈发的不稳定:当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美国日本等国家心存戒心,从政治、经济等领域采取一定的措施制约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朝鲜及台湾地区形势的不稳定,同样会给大连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5 关于强化大连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域,促进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加强区域建设,提高服务辐射能力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大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要加大把握力度,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实现自身经济水平的进一步飞跃。不仅如此,作为环渤海经济区域的主要城市,大连应继续加强立体交通、现代物流、金融创新、商贸流通、信息联动、人才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等方面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辐射能力。

5.2 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战略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对大连地区来说,由于缺乏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缺乏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缺乏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在打造自有城市品牌的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自身在区域及产业上的定位至关重要。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应当充分注意内外部环境、竞争环境、考虑城市顾客的需求与品牌期望,遵循差异性、协调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原则,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综合水平,积极发挥在旅游、工业、软件、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整体城市品牌,同时不断加强对城市品牌的传播整合。

5.3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谋求聚合效应

大连地区的经济总量尚小、历史地位不高,与国家规定其所承担的职能相比,发展空间也有限。因而,在大连地区的经济聚合发展中,应当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多方面合作。聚合经济性包含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外部经济性、生态经济性、循环经济性等内容。大连地区要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架起合作的桥梁,促使区域内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效益,形成聚合经济性;要注意产业对接,搞好三个方面的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企业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协调推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何翎.环渤海地区联合起来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17.

[2]李靖宇,宋洋.关于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定位论证[J].东北亚论坛,2008,(3):681.endprint

(2)承担的历史负担过重:在大连市中,存在很多的大中型企业,由于企业内部运作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下已经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所生产的产品销售状况不佳,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状况不理想,或者是倒闭不能运营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催生一大批的下岗物业者,催化了人才流失问题的加剧。

(3)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内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发展起以本地特有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种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产业分工不合理,缺乏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规划的区域产业分工和地域分工,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在下文中我们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这五个省市地区作为研究目标,选择运用区域经济学领域所提到的地区彼此之间工业结构对比计算数学公式(

Sij=(Xin·Xjn)/(Xin)(Xjn),在上述公式中,Xin与Xjn依次代表i、j地区n部门生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据的比重分量)去计算它们之间工业部门结构的相似系数。根据表1中的数据来分析,可以得知,环渤海地区每个省市地区间存在较为严重的趋同化现象,相似系数都超过0.600,因此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4 大连地区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4.1 大连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

(1)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姿态:作为地区区域经济的中心,大连最先要做的就是实现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的有效衔接,有效利用域内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共享域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借助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区域竞争地位,并最终为城市发展带来更为坚实的基础保障。

(2)有利的政策环境,开发政策的比较优势: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大连成为我国家批准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到了九十年代,党中央在十四大会议上明确指出将环渤海地区作为下一步开发的主要对象。因此,一直享有区域内的各项优惠政策,这极大的推动了大连城市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也成为当下大连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4.2 风险分析

(1)逐渐呈现白热化的区域间经济: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大连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也同样面临来自区域间的激烈竞争压力。因此,对于大连市而言,要想有效的提升自身竞争水平,推动对外贸易值的上升,就一定要在原本投资环境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深入探究国际资本流向以及产业转移动态等问题项目,充分利用自身所有的机遇优势,确保风险因素的有效解除。

(2)区域周边环境愈发的不稳定:当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美国日本等国家心存戒心,从政治、经济等领域采取一定的措施制约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如此,朝鲜及台湾地区形势的不稳定,同样会给大连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5 关于强化大连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域,促进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加强区域建设,提高服务辐射能力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大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要加大把握力度,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实现自身经济水平的进一步飞跃。不仅如此,作为环渤海经济区域的主要城市,大连应继续加强立体交通、现代物流、金融创新、商贸流通、信息联动、人才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等方面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辐射能力。

5.2 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战略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对大连地区来说,由于缺乏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缺乏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缺乏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在打造自有城市品牌的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找到自身在区域及产业上的定位至关重要。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应当充分注意内外部环境、竞争环境、考虑城市顾客的需求与品牌期望,遵循差异性、协调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原则,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综合水平,积极发挥在旅游、工业、软件、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整体城市品牌,同时不断加强对城市品牌的传播整合。

5.3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谋求聚合效应

大连地区的经济总量尚小、历史地位不高,与国家规定其所承担的职能相比,发展空间也有限。因而,在大连地区的经济聚合发展中,应当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多方面合作。聚合经济性包含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外部经济性、生态经济性、循环经济性等内容。大连地区要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架起合作的桥梁,促使区域内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效益,形成聚合经济性;要注意产业对接,搞好三个方面的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企业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协调推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何翎.环渤海地区联合起来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1):17.

[2]李靖宇,宋洋.关于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定位论证[J].东北亚论坛,2008,(3):681.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渤海经济性区域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分区域
600MW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定量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心收敛和空间溢出性——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论测量的经济性
环渤海发展纲要获批将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